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A先生19日早早地起床打开电脑,翻找网页上关于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名单的信息。但是令他失望的是,他没有找到自己公司的名字。A先生是一家报名参加二批试点的上市公司人士。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呀,很多比我们差的都过了,我们怎么没通过呢?”他对记者表示,真的不能理解。
而像A先生所在的这样的上市公司这次还有15家。
第二批试点改革共有58家上市公司递交了股改方案,通过42家。
闪电战
6月19日晚,中国证监会负责人就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推出的有关问题发表了谈话,同时推出上港集箱(行情 - 论坛)、宝钢股份(行情 - 论坛)、长江电力(行情 - 论坛)等42家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
“6月17日,周五收市不久,大概五点钟我们接到电话,说让报第二批试点方案,而且时间卡的很死,第二天中午12点之前截止收方案,证监会告诉我们过一分钟都不要了。”参加二批试点报送方案的一家上市公司负责此事的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心很急,赶紧准备,此前没有任何征兆,所以没有预料到,保荐人为我们做得很多材料都在我们手上看着呢。”
而证监会有规定,报到会里的材料必须是原件。这位人士告诉记者,他们赶紧组织人把材料整理出来,由于耽误了一些时间,当晚到北京的飞机都没有了。第二天该公司带着材料坐上到北京的早班飞机风风火火地赶到北京。“但还要与我们的保荐人合计合计啊。找中介机构赶紧把包括法律意见书、保荐意见书等文件的原件汇总出来等送到证监会,已经离截止时间没多久了。”据记者了解,连夜赶来,准备不充分的外地公司大有人在。
而证监会从深交所和上交所抽调过来的38名工作人员也开始加班加点审查方案。这38个人还被分成三个小组——材料规范审核、排除风险公司和方案技术审查。
据记者了解,有的保荐机构报了若干个方案,那两夜他们的相关参与人员都是不眠之夜。19日证监会负责人称,由于一些公司方案涉及的有关程序尚未完成等原因,部分公司未能进入第二批试点。这让一家投行的人士苦笑不已,“我们在外地,要和上市公司联系沟通,还要赶到北京,根本就没有时间把相关程序好好完成,它还涉及到其他的中介机构和因素啊。”而对于那些上市公司自己出方案的,这种与保荐人的沟通就有更大的困难了。
试点遴选标准
“程序上狂飙突进可能会存在问题,而短时间内把这么多家方案评看完,肯定评判也会出一些问题。”一家上市公司的代表人士说,“按说方案应该是技术性很强的,而且证监会也不应该有对方案的干预啊,证监会却恰恰认为我们的方案出了问题。”他还表示,这些年一直讨论股权分置方案,它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东西,为什么二三十个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分出方案好与坏来?
负责审核的一位深交所借调过来的官员给他的解释是,这次证监会就是要方案简单,要求方案普通散户也要能看懂,简单第一。
“什么简单第一?那宝钢的方案比我们的还复杂,有几个散户能看得懂它的什么蝶式权证方案?”
宝钢股份的蝶式权证方案是欧式权证,被好事者称为最令市场普通投资者“头晕”的创新,“蝶式权证”就连许多市场专业人士都很难将背后的利益分配弄得清清楚楚,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更是不知所措。
而且在42家试点企业里,很多公司方案的细节性东西都没有,只是初步的股改意向性方案。“所以,证监会这又是怎么评判的?可能很多方案那些工作人员只是初看了一下。”上述这位上市公司人士指出。
“我们第一批时就报了方案,公司的业绩也很不错,又没什么问题,但没有通过,第二批还是没有通过。到底证监会选试点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到现在还是一片茫然。”一家保荐机构人士直言,也没人告诉公司应该怎么修改,也没人给出不能通过的解释。
的确,市场并不清楚证监会确定试点的条件是什么,尤其是怎么对方案进行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似乎没有谁给出过解释。“评审的人员都是从上交所和深交所临时借调过来的工作人员,他们甚至用三分钟否掉人家三年的心血啊!”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案制定者告诉记者,“至少这些人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对方案的判断应该是有不合理的一面的。”
一位保荐人说,我们只能相信证监会内部有一个评价标准,但至少现在并未公开,不过对方案的遴选又怎么能定下来一个硬性标准?不是说1000家公司可能有1000个方案吗?
“证监会此次股权分制改革的态度是积极的,在审方案时对方案本身做一些技术评价,主要的标准依据应该是对公司的风险控制情况作一些评估。”这位人士说,“而不应该拿方案来说事。这应留给市场来判断。”
但另一位保荐人还是道破了玄机:“只要是全流通的方案都行,其实证监会此次评审方案最大的原则就是全流通,有了这个原则,其他的细节股东双方下去谈。这样一些方案要成废纸了,通不过也是正常。”
“我相信证监会最终目的是将整个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都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所以它应该不会也没理由故意去卡哪家公司,但这并不能掩饰其程序上的问题。证监会在审核环节上总是不清晰,这对市场来说公开性怎么体现,这是不是也应该公开呢?”一家证券公司的分析人士直言。
对于这些公司的不解,一家投资公司的资深分析师董先生并不认同,“前两批试点对上市公司还是有好处的,对股价方面都会有好的影响,对两类股东都有利。既然是市场化的博弈,证监会这样加入对哪家公司造成了耽误,其实就是损害了这家公司的利益。而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这无疑延缓了他们想融资的目的。”
( 责任编辑:吴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