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储油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将有限
本报记者 李俊 发自上海
中国从2003年开始建设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第一个基地将在年底开始储备石油。
上周五,中央电视台(CCTV)经济频道的消息称,浙江宁波镇海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一期工程的16个油罐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底完成,年底开始储油。
当国际原油价格涨至每桶60美元以上时,市场对于中国何时开始储备石油异常关注。有分析师认为在油价处于目前高位的情况下开始存储石油非明智之举;有人甚至预测国际油价可能会因为中国开始储备战略原油应声而涨。
上海源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分析师刘涛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是从石油战略角度出发,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国的石油安全。油价的收益问题应该不是考虑的重点。
他指出,在目前油价高企的情况下,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同样在增加其石油战略储备。这暗示,增加储备的国家预期未来国际石油市场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目前伊朗问题的出现,更增添了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性。从石油的消费量和进口量来看,美国的需求要远远大于中国,如果说中国开始进行石油储备将推高石油价格,那明显是别有用心。对国际油价推动最大的因素,应该是美国的需求。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梁树和在今年5月28日举办的“第二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曾指出,中国原油进口量只占世界贸易量的6%~7%,对国际油价的影响非常有限。
其实,中国是油价高涨的受害者。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2亿吨,增长34.8%,进口量增速为4年来最快,进口价值339.1亿美元,增长71.4%。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平均每吨进口价格比上年上涨58.9美元,全年共多支付外汇70.68亿美元。同时由于中国没有石油战略储备,缺乏对国际油价变动的适度缓冲,也不利于中国在石油长期合同谈判时和卖家进行讨价还价。
正是从维护中国石油安全角度出发,中国从2003年开始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以保障原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邓郁松对本报记者表示,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是应对国际油价变化的主要经验之一。中国在储存石油时,会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在石油储备的过程中,将采用一个可控的、渐进的方式来完成。
普氏一位人士表示,对中国能源安全来说,今年第四季度将是开始原油储备计划一个合适的时间。因为越快开始建立自己的储备,中国就可以越早的具有应对供给突然中断的能力。
他指出,第四季度国际油价可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谁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油价将会到什么地步,一般来说,第四季度的油价都是一年内最高的。所以从预算的角度来看,第四季度并不是一个好的时间。但是,政府在能源安全和节省费用方面往往会更看重前者。
对于中国开始进行石油战略储备会推高国际油价,他表示,这将对国际原油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力。但中国可以通过购买高硫原油用于储备来避免这种冲击,在将来中国将会建立更多能处理高硫原油的炼化厂。
中央电视台的消息显示,宁波镇海基地是中国首次确立建设的四个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之一,由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负责建设。这四个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分别为,浙江的宁波镇海和舟山岱山、青岛的黄岛、大连的新港。消息援引中国石化副董事长王基铭的话指出,宁波镇海基地的进度最快,估计今年就能把它的一期工程完成;黄岛基地现在正在进行首期工程阶段,估计要到2007年才能完成一期工程。 ( 责任编辑:孙可嘉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储油”,共找到
1,061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