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三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明确国企高管以低价收购等手段进行财产转让,造成国资流失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是我国首次在重要法律中就国企高管收购(MBO)做明确规范。 此间专家认为,物权法草案中加入国企高管收购的相关条款,是将规范国企高管收购上升到了法律层面,这是4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之后,我国对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进行规范的又一重大举措。 物权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说,“国有和集体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无偿或者以低价折股、低价出售等手段将国有、集体企业的财产转让,造成国有、集体财产流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权威人士6月26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物权法作为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要维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上述条款主要是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增加的,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去年年底前后,伊犁股份董事长郑俊怀利用信托违规搞MBO东窗事发,集中暴露出国有企业MBO中普遍存在潜规则:自卖自买、暗箱操作、虚假评估、风险转嫁。 近几年,在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中,由于“内部人操纵”、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出现了管理层自卖自买,暗箱操作,人为压低转让价格,隐瞒或转移资产,违规融资,损害投资人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等现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专家说,在物权法草案中对国企高管收购进行规范是一件具有积极影响的事件,它使国企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有了法律规范。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物权法”,共找到
127,454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孙可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