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安徽泗县大庄镇“夺命疫苗”事件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泗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去年江苏宿迁曾经发生过一起“假疫苗”风波,而那次事件中的疫苗批发商,竟与此次“夺命疫苗”事件中的疫苗批发商同为张鹏一人。(6月28日《新闻晨报》)
据调查,2003年底到2004年5月,不具备疫苗经营资格的张鹏使用假发票,向宿迁市妇幼保健所非法出售6000余支免疫疫苗,获利30多万元。事后,宿迁市药监部门对此事进行了调查,没收了非法疫苗和当地妇幼保健所的非法所得,但张鹏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时隔不到一年,他又故伎重演,向大庄镇防保所出售了3000支疫苗。不久,“夺命疫苗”事件发生,2500多名孩子的生命健康被笼罩在阴影之中。
一叶知秋,两次如出一辙的违规经营活动表明,当前繁荣的疫苗市场已经有了“染病”迹象。而违规经营蔓延与政府监管不力,是疫苗市场的主要病状。
当前的疫苗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总销售额20亿~3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5%,超过10%的国际平均水平。同时,由于疫苗这一商品的特殊性,我国的疫苗市场又是一个捆绑着“冷链”的不完全开放市场。因为疫苗大多属于活性生物制品,需要在冷藏状态下运输和流通,必须按照生产厂家———省级卫生机构———地市———区县———乡村的“冷链”系统逐级供应;这在客观上造成市场中间环节的增多,使得下游疫苗价格虚高。这种特殊的市场格局,意味着只要经营者绕开“冷链”,就可以占据竞争优势、获取巨额利润。于是,一片放开疫苗市场的呼声中,众多批发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绕开“冷链”,从疫苗生产商手中购得疫苗后,直接卖给医院、诊所以及基层卫生防疫站,从中赚取可观的利润———张鹏就是其中之一。
单从经济角度考量,绕开“冷链”的行为虽属违规,但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十分符合市场效率原则。但是,疫苗并非普通商品,而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药品,因此,效率并非疫苗市场的最高价值诉求。违规经营的蔓延,意味着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的积聚。市场机制不能完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而在疫苗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蔓延的结果,往往意味着无辜生命的消逝。因此,政府必须对疫苗市场实施严格的管制,相关监管部门要制定刚性的规则,约束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销售行为,对违规者进行严厉的惩罚,以弥补市场不足,防止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忽视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然而,现在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对于张鹏这样存在明显不良记录的违规经营者,监管部门既没有对他进行有力的处罚,更没有剥夺他的从业资格,以至于他可以继续踩踏着人们生命健康,实现个人财富的积累。
悲剧已经发生,查明真相与追究责任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有关部门正积极追查张鹏的下落。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当透过“夺命疫苗”这个个案,深刻反思当下疫苗市场的病症。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有效率的疫苗市场,那会让我们得到更便宜的疫苗;但我们更需要一个严格监管之下的疫苗市场,那会保证我们的生命免遭“夺命疫苗”的伤害。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夺命疫苗”,共找到
2,044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