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祝慧
“我们的宗旨就是弘扬民族精神,联合各方力量,打造民营石油航母,开发海外油气资源,补充国内石油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6月29日上午9点,人民大会堂,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民营石油联合企业——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联”)的挂牌仪式上,公司董事局主席龚家龙向到会的所有人这样宣称。
至此,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长联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在一片质疑与肯定的争吵声中,首家民营石油航母毅然起航了。既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的起航必然吸引着众多人的关注。
信心十足
公司董事局主席龚家龙无疑是这几天公司最忙的人。除了会议日程安排的工作以外,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接受有意入股的各地民营油企代表的咨询。而据他介绍,即使在这个会议期间仍不断有公司的代表与其接触,提出入股长联的设想,并且咨询公司的相关业务。
之所以有这样多的人对此感兴趣,用龚家龙的说法就是因为这对全国大、中、小各类民营石油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等参与、合作共赢的平台。
这绝对不是一个自诩的说法,长联有着一个长远的规划:采取逐步扩大的发展模式,吸纳更多的石油企业加盟,通过民营石油企业资源的联合,依托现有的网络,决意在三至五年内,经营资产达到人民币5000亿元以上,成为以石油上、中、下游产业链为一体的大型跨国石油集团公司,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拆分其产业链上的业务,形成最佳组合,在国、内外同时上市。
据了解,长联石油的主营是石油勘探开采、炼油化工、进口贸易和批零销售,涵盖整个石油产业链。目前已经有30多家民营油企加入了长联石油,其中核心股东约有15名。
长联这样一副志在必得的势头,那它真的如他们介绍一样对国内民营石油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吗?
一位来自江西的民营油企代表对记者透露,他们目前还没有投资长联,但是在全国工商联成立石油商会时他们就是积极参与者,今年4月24日还参加了发起人会议和长联石油第一届股东大会。今天通过再次与长联亲密接触,在倾听了多位股东和专家的意见后,投资意向已经明朗。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来自宁夏兴俊实业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长联石油股东这样断言。他告诉记者,长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给民营油企提供了平等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民营油企有着共同的发展志向,通过走资本联合的道路,增强实力,实现共赢。
前途未卜
“当然,尽管我们很有信心,但我们还需要取得国家政府相关的政策支持。”在满怀兴奋之余,龚家龙表示出这样的担心。
的确,尽管长联石油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营石油企业开始从分散走向联合,通过联合做大做强,将会成为中国石油产业领域的又一支重要力量。当然,尽快发展、壮大民营石油企业也是民营企业所考虑的唯一目标。 但是,据了解,尽管这艘“航母”已经大张旗鼓的起航了,但其还有4张油品许可证未到手,即成品油批发许可证、成品油零售许可证、成品油/燃料油进口许可证以及最关键的国内矿产勘探开发许可证。而目前,国内政策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军上游勘探开发业,对成品油批发的资质也一再抬高,长联石油今后成长之路上最大的门槛就是来自政策的限制。
更让人担心的是,中国实行的是石油资源的国家所有制,《矿产资源法》及对外合作开采海洋、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等配套法规,从法律上对石油上游行业的准入做出了严格的限制。 按照有关规定,从海外进口的原油必须拥有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发放的排产计划,否则不许入境。这些民营油企只能选择将进口配额转让,或者将进口代理转交。
对于这些问题,公司新闻发言人认为其可以把勘探和购买原油的目光放在国外。但是据有关专家分析,开采的这些油品却未必能顺利进入国内市场。因为国办1999年颁发的《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见》38号文件规定,国内各炼油厂包括社会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必须全部交由两大集团的批发企业经营,各炼油厂一律不得自销成品油。
问题是,即使这种限制被打破,但由于石油勘探行业属于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进入该行业的企业仍将会面临资金和命运的考验。据了解,中石化2004年勘探开采投入高达212.34亿元,而中石油更是高达1163亿元。况且资金雄厚、联合开发也不能保证一定获得利润。
此外,据有关人士透露,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层人员还没有确定。对此,长联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将会从国外引进一些人才来进行公司的管理。
“我们的人力财力现在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有信心来做好这一切。”长联新闻发言人这样说。
然而,光有信心未必能保证前途。长联此行,注定不会风平浪静。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民营石油”,共找到
74,543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