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成为德国企业最大买家
●去年近300家德国企业被中国人买下,多数买主是民企
●德国政府和百姓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来德国投资收购
【本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不久前,德国颇有影响力的经济报纸《商报》刊登了一条消息称,去年德国有近300家企业被中国人买下。从被收购德国企业的数量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德国企业的“最大买家”。
《环球时报》驻德国记者了解到,中国人购买德国企业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中德两国的中介机构;二是通过参加博览会等直接与被购买对象商洽;三是通过商会渠道购买。专门为中小企业的并购活动充当中介的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一年内,中国公司实际买下了278家德国企业,而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120家左右。中国购买的德国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这些公司营业额一般在100万至1000万欧元(1欧元约合10元人民币)之间,雇的工人和职员在几十人到数百人之间。这些收购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其中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电子行业表现更为明显,但餐馆和小旅行社等并没有计算在内。
对中国企业购买德国企业投下的资金,该公司估计,至少已经投入了20亿欧元。
多数买家是中国民企
购买德国企业的中国买主都是什么人呢?德国商会的米歇尔·瓦尔瑟先生说,有一些买主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大集团公司,他们的目标一般是大中型企业。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民企买家,他们购买的德国企业数量占了大多数。他们的购买目标主要是德国的中小型家族企业。上海民企华盛公司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2003年4月,他们买下汉堡破产企业威尔兹钢瓶公司。在尝到“甜头”后,华盛公司前不久又找到同一个行业中的两个购买对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中国的买家来自国内各个省市,其中以浙江、上海及山东等地的民企最多。一位来自浙江温州的企业家告诉记者:“德国已经推动了作为‘世界大工厂’的地位,但作为‘大商场’却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前景相当诱人。”
许多中国企业家认为,收购德国的企业,主要是为了获得技术和品牌方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有些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世界先进技术,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长期以来只好替国外大公司代工生产产品,大部分利润都被别人赚去。因此,一些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更看重德国企业的品牌。例如,德国帕绍地区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卢茨公司虽然已经破产,但它生产的电动工具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欧洲家喻户晓。为了这个品牌,宁波中强公司董事长陈诗歌出资300万欧元,经过激烈的争夺,终于收购了这家公司。
“买空”德国只是炒作
如今,中国人购买德国企业,成为当地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些媒体趁机炒作:“中国人这样大量收购,是否会把德国买空呢?”这种炒作也引起了许多不明真相的德国人担忧。
德国亚洲问题专家波勒强调,德国企业被人宰割的前景其实根本不存在。记者比较了中德双方的投资额,中国在德国的投资根本无法同德国在华投资相比。德国在华投资项目已经超过3500个,实际投资总额近100亿美元。大众、西门子和拜耳等德国公司,以良好的质量和效益在中国赢得了信誉。在中国去年生产的200多万辆轿车中,有70多万辆是由德国厂商参与制作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6%。有些专家还表示,对美国、日本等收购德国企业,没人说什么,而中国在德国买下一些快破产的企业,为德国创造就业,为什么老有人说三道四?
当地政府和百姓欢迎中国企业
中国购买德国企业,对德国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德国老百姓的态度最有说服力。前些年,一些中国企业在国外买下有关企业后,就将该企业搬回中国,例如多特蒙德的钢铁厂整个被搬到中国张家港。这让当地人不满,一些当地人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这种作法引起了许多人失业。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中国购买德国企业,不但不搬走,还雇了许多当地人。威尔兹钢瓶公司总经理蒋洲手下的中层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德国人,工人就更不必说了。由于为当地创造了就业,许多中国企业家与德国当地政府相处得非常愉快,一些中国企业家还成了“友谊使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德国企业”,共找到
1,360,850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