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位专家学者年中展望中国宏观经济可能之变化
■见习记者 孙汝祥
增速回落成学者共识?
“第一,全年GDP增长速度呈现下降的态势,尽管全年GDP增长率会维持在8.6%的较高水平。第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较大的下滑,到年底将为负值。第三,货币与准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到年底降到10%以下。”以上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对2005年中国经济的预测结论。结论一出,立即引来许多专家学者的各种声音。
虽然声音众多,但得出的共识有一点,那就是中国经济的巅峰已过,增速已经在回落甚至将下降。
中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说,中国经济的高点已过,回落是肯定的。但他同时表示,今年的问题不是太大,但会对明年、后年产生大的压力。目前最重要的是不要让经济回落得过快。他主张,在短期政策上,稳定投资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度上,要放开对民间投资的限制,要统一内外税制,地方财政行为应该得到校正。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是稳中趋降,2004年已到峰值。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曙光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长肯定比去年低。他提醒人们要考虑内外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等长期问题。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说,在既没有充足的消费,货币也比较紧的情况下,如果信贷和货币收缩政策不作调整的话,经济增长就会有较大的下滑。他认为,中国这两年经济高增长主要依靠两个条件:一是粮食价格的政策性支持拉动消费价格;二是房地产价格较高。而下一步,食品价格已经不可能再上涨,又没有其他新的消费出现,消费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另外,房地产价格不可能再高涨下去,一定会造成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整体下落。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对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预测结论是:2005年四个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9.6%、8.9%、7.9%和8.0%,全年平均增长率为8.6%;四个季度的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分别为1.14%、0.89%、-0.81%和-0.62%,全年平均增长0.27%。
通货紧缩或将到来?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通货紧缩在下半年基本上不可避免,但今年经济增长速度维持9%甚至高一点的增长速度是完全有可能的。明年很可能继续通货紧缩,但经济增长速度应当可能维持在8%以上。
林毅夫认为,即使是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也不能忽视通货紧缩,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解决通货紧缩背后的机制问题。他预测今年的消费增长在7%-8%之间,投资增长在15%-25%之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9%,低于9%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明年的消费增长在7%到8%之间,投资增长在15%左右,低于10%的可能性没有,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应在8%左右。
林毅夫强调,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维持经济高增长,并不是说就可以不管通货紧缩,如果通货紧缩的瓶颈不消除,生产能力过剩一直存在,对投资和消费终究会产生压力。他认为解决生产能力过剩的最好方法是保持对存量的需求,而目前最重要的是解决农村消费的瓶颈,通过政府公共支出的投资转向农村来解决限制农村消费的基础设施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中心副主任范剑平则认为,现在所有表现出来的迹象都不能得出中国经济会出现过快下滑或严重通货紧缩的结论,中国经济在从前一阶段的加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转换。他认为,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和现有产能开工率不足等促使经济下滑的因素,同很多行业的产品销售价格仍处于高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的幅度并不大,消费增幅高于去年,进出口贸易顺差等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目前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中国经济正由上升期转入稳定期,表现出较高的增长水平与较低的物价水平相伴随的特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赵晓表示,当前的投资数据不是紧缩性政策失效的信号,目前更要警惕的是投资下滑导致经济下滑。他说,如果政府能够意识到现在经济运行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政策及时往回作一些调整,真正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他还表示,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占23.5%的房地产投资已经基本被控制住,而且有进一步下降的态势。政府只要控制住房地产的增长,那么总投资的控制就游刃有余。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王小广认为,2005年的中国经济是自1998年以来高增长、低通胀表现最好的一年,目前通货紧缩不容易发生,2006年经济增长可能是前低后高。他指出,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进出口的高顺差不可能长久,但中国并没有做好准备;货币供应偏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宏观室主任易宪容说:“只要房地产市场不发生变化,GDP的增长速度肯定不会下降。”“只要房价不下调,通货紧缩就不会出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建议,全社会应该给宏观调控减压,给政府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宏观调控归位,行政性宏观调控应少为、无为,逐步用市场化手段替代行政性手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国经济”,共找到
67,276,152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