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禹刚发自北京
就在对当前宏观经济走势讨论日益热烈时,部分学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正值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时期,这给人民币汇率调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投行的经济学家们也表示,考虑到汇率政策应有利于下一阶段国内经济结构性调整,近期的宏观经济条件和对该问题理性预期的回归,有助于改革措施的出台。
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赵晓在一个小型论坛上表示,当前汇率改革的环境已经成熟。他认为非价格性的调控已经发挥效果,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此外,国际资本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不太可能了,房地产业的调控也在掌控之中。
“换句话说,人民币汇率这一仗已经打赢,目前情况下可以调也可以不调,取决于政府”,他半开玩笑地表示,“政府可以在一个黄昏喝茶的时候调整汇率,当然不调也可以。”但赵晓也强调,汇率是一个宏观问题,但是汇率管理是一个战略问题,因此“政府应该更多考虑人民币调整的成本是什么,收益是什么。”
知名投行雷曼兄弟的经济学家罗伯·萨巴拉曼(RobSubbaraman)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也表示,在当前合适的时候采取更弹性的汇率政策,符合下一步经济增长的利益。
他认为近十年来,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增长非常快,2004年已增至GDP的4.2%,且今年预计达到GDP的5.0%,但与此同时资本流入同样迅猛,出现较大“双顺差”现象。
据雷曼兄弟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为690亿美元,但是净资本流入将近是其两倍,即1380亿美元。将两者相加,去年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为206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2.5%。萨巴拉曼表示,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也曾出现较大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但同时也有大量资本流出,两者相抵其国际收支顺差接近于零,“这一不同点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不得不借助发行央票等对冲手段,维持汇率稳定。”
“2003年以来中国央行发行了价值4420亿美元的央行票据,尽管到目前为止公开市场操作在控制货币供给方面还算成功,但根据国际经验,如果继续实行大量外汇干预,这一任务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萨巴拉曼认为,在合适的时候推动汇率调整有助于理顺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
针对当前有人担心金融领域未作好汇率改革的准备,赵晓认为可以在发展中解决一些现存的问题。他表示假如汇率要变动,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他们自身的治理结构、竞争力、管理能力上的问题其实由来已久,跟汇率关系不大”。
“银行大部分的核心业务是人民币,如果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资产远远高于其他资产,对于银行来说是利大于弊。”赵晓还强调,一些银行已经在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风险防范作准备。
他认为一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之时是其经济增长最快的阶段,中国正好处于这么一个时机,“时间进程我们保守估计有十几年,我们叫作新一轮的‘黄金增长’时期,在这一时期,解决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大,压力越来越小,手段越来越多。”
但赵晓也表示,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特别考虑,提供国内银行更多可用的对冲汇率风险的手段。
萨巴拉曼表示,如果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国内的商业银行所担负的责任更大。他认为,日本在80年代货币升值曾引发国内经济动荡,为了避免经济衰退,需要非常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因此需要一个更加健全的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资产助长了房地产价格泡沫,并导致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停滞。”
他认为,为阻止热钱流入而维持低利率的政策,是促成了近年来贷款的快速增长以及房价急速上涨的原因之一。而在汇率调整时期,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银行的作用更加重要。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汇率”,共找到
3,897,503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