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夏斌:深交所呼风唤雨27个月(法制早报-搜狐财经 独立报道)
1995年的冬天特别冷。夏斌第一次留在深圳过了春节。“就要离开了,总要向曾经关心过深交所的人有所交代。”这之前,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的位子上坐了27个月。
就是这位曾在中国证券市场权重一时的上海人,至今居然连怎么开户都不知道,他从没炒过股,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中国股市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从最早提出在中国建立证券交易所的构想,到深交所的首任总经理,极具理想主义的夏斌与中国股市紧密相连。
交易所老总
指挥整个股市
“太忙了,还有好多报纸都来不及看。”6月29日下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见到夏斌时,他指着书桌和茶几上堆放的四五沓足有半米高的报纸说。
现在的夏斌,身份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依旧很忙碌,但却少了在深交所时的紧张。看起来,他倒是很乐得享受目前的这种忙碌与淡泊。
此时,他已离任深交所总经理近十年,“经历过太多,所以心态放得很开”。
1993年初,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把夏斌要到中国证监会,任交易部主任和发审委委员。当年7月,夏斌奉命南下,出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一职。他在一到深交所的员工大会上,就说出一番豪言壮语,“我们要玩命地干,我们正在干着一件大的事业,我们的努力在中国证券史上写不上几句话,哪怕是划上一个标点符号也就足以自慰了。”
当年的慷慨陈词是否兑现?夏斌给出的注解是,“至少,深交所从区域性交易所变成了全国性交易所。”在他看来,当时的那番话更像是自然情感的流露。
夏斌是1984年从五道口(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的。1985年,五道口毕业生们成为中国第一批金融市场改革的倡导者、启蒙者和推动者。“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我们只能是从政策理论层面呼吁、写文章,希望推动金融改革。既然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的确是心存远大抱负,很想把深交所做成中国最大的交易所。”
当时,中国股市尚处起步阶段,股市的发展与推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一举一动,有人用“两大诸侯割据”来形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当时的监管概念确实不像现在这样,1992年初才刚成立证监会,这和我当总经理几乎是同时,股市又没有明确系统的监管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的是两个交易所老总在指挥整个股市。
交易所老总可以“呼风唤雨”。在股市形势不妙时,四川股民传言说“夏总病重病危了”,一时间,股市乱了方寸。为了辟谣,夏斌第二天赶紧出来接见外宾,《证券时报》随即头版头条刊登了他接见外宾的照片。这居然成了镇静剂,股市也随之稳定下来。
“还有一次,我去民族证券北京营业部看了一圈,第二天,报纸就拿这件事情做了头版大标题。”
不仅如此,那时就连夏斌的名片也是金贵得很。“当初,做深交所老总的时候,我的名片很值钱。过海关的时候,拿着名片就能过,当时好多人巴不得认识我呢!”
一句话平息
一场股市风波
坐在交易所总经理的位置上,拥有的不仅是对股市的巨大影响力,同时还有危险甚至是性命之忧。
夏斌刚到深交所时,一直下跌的股市突然开始飘红,因为有人传言,“我是朱镕基派来的人,还带了几十个亿来救市,这种说法我也听过,根本没有的事情。”
不久,股市又开始下跌。那时,每天都有恐吓信邮寄到深圳证交所,夏斌甚至记不清收到第一封恐吓信是什么时候了,“后来,恐吓信越来越多,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情绪,秘书干脆就不让我看了。”
认识夏斌的人实在太多了,出与安全考虑,他还不得不去香港买了假胡子,“但一直没有用过。”
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平仓案,更是将夏斌推到了峰口浪尖上,“做不好,进监狱都有可能”。当时,北京、武汉、上海都出事了,很多股民也在闹事。为了谨慎起见,夏斌一直没有宣布价位,对照当时上海的价位,夏斌专门找人进行详细客观的调查,经过仔细研究,他心中有数了,于是向市委反映处理意见。而市委领导则全权交由夏斌负责。“越相信我,肩上的责任就越大。”
突然有一天,市政府门口被大批股民包围,当时正处于“两会”期间。于是,在两车警察的护送下,夏斌赶到现场。“我记得当时游行集会搞了两天,分别是多头、空头两方轮番来闹,可能是怕我被其中一方的眼泪所迷惑,所以轮番‘进攻’。一方面,我对双方进行安抚,同时又找人在上海调查详情,后来终于敲定了一个价位。”
那段时间,交易所也经常聚集很多股民,夏斌最担心的是有人会炸交易所。就在市委商议具体价位的那天,夏斌就对公安局长说,“一旦交易所被炸,要惊动的不仅仅是深圳市政府,那么多股票交易的资料如果被毁了,股市一定会大乱,可能影响全国。”公安局长听完这话慌了,因为事情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他的预料,“夏总,你给我8分钟的时间,只要8分钟,防暴警察就能赶到。”凭着夏斌“三寸不烂之舌”,应付8分钟绝非难事,而8分钟之后,防暴警察按时赶到交易所,一切安然无恙。
最后,夏斌宣布了一个让大多数散户不赔钱的价位,风波就此化解。“大家以为会出事,结果没想到事情竟如此顺利。”如今回忆起来,当时的分分秒秒依旧是惊心动魄,“我做了一件很漂亮的事情。”
让利异地政府
打败上交所绝招没实现
27个月的深交所总经理生涯,留给夏斌一个永久的纪念——糖尿病;而夏斌带给深交所的,不仅仅是交易所的升级。
1993年11月,《证券时报》创立;尽管是夏斌创办了报纸,但这却非他的本意。在创刊新闻发布会上,夏斌语出惊人,“第一,鄙人不愿意不赞成深交所办《证券时报》;第二,由于中国证监会不管住上海交易所办《上海证券报》,所以我们也要办《证券时报》。”
但是最终,夏斌没能实现“把深交所做成中国最大的交易所”,就带着满身的疲惫离开了深交所。夏斌透露说,自己本来是有绝招可以打败上交所的,“采用让利给异地政府的方式,吸引当地企业到深圳上市,这绝对是一个狠招。只可惜,没有机会去实施。”
而互联网业务没能深入,也是让夏斌引以为憾的。“我是中国最早第一个做网络业务的。网通老总田溯宁的第一桶金就是赚的我们交易所的钱,所以他见了我很客气。”
刚回北京时,尚福林对夏斌的印象是“面带菜色,说话有气无力”。当时,夏斌的糖尿病已经很严重了,为此,夏斌在家里休了10个月。“每天看看小说或是历史书,做做饭,很多人都想不到我能如此安静下来。”那段时间,夏斌的妻子是最满意的,“终于没那么忙了,而且每天回家还能吃到我做的饭。”
闲不住的夏斌,又想做事了。1996年,在同学吴晓灵的建议下,夏斌决定重回央行。
当时,行长戴相龙给了他三个选择,夏斌最终选择了“冷门”的政策研究室。1998年,他又入主非银司做司长。
2001年7月,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的《中国私募基金报告》问世,让夏斌再次成为焦点人物。直到现在,还有人要买这份报告。
从最初的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夏斌似乎又回到最初的起点上。但在经历过深交所的惊心动魄、非银司的整顿风暴之后,夏斌已绝非当初了。“我经历得太多,什么都干过,所以敢说话。”
( 责任编辑:李淑琴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夏斌”,共找到
20,113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深交所”,共找到
903,668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