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尚福林:沉着的监管者(法制早报-搜狐财经 独立报道)
他是一步步从底层打拼出来的。18岁参军服役,21岁转业到北京人民银行分理处干业务员,27岁考入北京财贸学院,专修金融,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一干就是18年。从副处长到处长,副司长、司长再到行长助理和副行长,有人形容说:“一个台阶也没有落下,一个台阶也没有跨越。”
“红色星期一”
“还以为有重大利好消息呢!”6月27日下午四点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前,一位记者边向外走边跺脚:“不过,老尚讲完以后,怎么觉着股市踏实了呢。”
这位记者的话,代表了一大部分记者的心理。
这是中国证监会成立12年来,首次在国新办召开新闻记者招待会。因此,国新办卡得很严,没有核准的证件,一律不予放行。
尚福林对股市各层面的规划方向,以及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明确的解答,安定了一直以来低沉迷茫的股市。所以,那一天被称为“红色星期一”。
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券商问题的综合治理和完善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这几个中国股市最核心的问题,尚福林都提到了,而且没有含糊其词。尽管有外交辞令,比如说对“平准基金”问题的回答,但是,不影响记者们了解这位面临诸多困难的证监会主席的意志。
2002年12月27日,尚福林到证监会报到。他会是一个官僚,还是一个务实者?
履新当日,市场反应平平,然而,此后五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连续下跌,并一举创下1311点的新低。不过,1月14日,市场蓝筹股大幅回升,又让人看不清悲喜。
据传,1993年,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的尚福林,跟随朱镕基处理“三角债”。其间,尚福林的铁腕和效率被朱镕基发现并深得其赏识。“飞来的尚福林”,就是朱镕基对当年四十出头的尚福林的夸赞。
不过,在尚福林甫一上任的最初,媒体感觉,他似乎是在“无为而治”。因为人们发现,很少有来自尚福林的消息,更听不到他的谈话。人们只能从报章的片言只语中捕捉尚福林传递的信息。
与海归派的风格不同
不过,在2003年的最后两个月,证监会的新闻,开始频繁了起来。
首先是人事变动,尚福林把曾经担任深交所总经理和深圳市副市长的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庄心一,调进证监会担任主席助理并兼任监管部主任。
11月,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尚福林撰文明确了八项重点,并第一次明确表示,解决全流通问题时,必须切实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12月,中国股票发行体制改革迈出历史性一步,随着第六届发审委的成立,全体委员由过去保密的“地下工作者”全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开始透明行政。
在这两个月,中国股市有了生气。功利的股民们和股评家们对尚福林无为而治的评语渐渐消失,尚福林影响力渐渐提升。人们也理解了他最初的低调,因为他的务实,与海归派的风格确实不同。
“在2003年,尚福林做了他一切能做的工作。”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评价说:“周小川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人,而尚福林更多的是沉默和务实。”
证券市场是复杂的多边形,平衡各方利益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周旋于财政部、国资委以及人民银行的证监会,其权力往往受到制约。再加上相关法律的缺陷,使证监会在行使监管职能时一度显得尴尬。
综合尚福林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前两年,确实是中国股市经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两年。这两年之中,上证指数也经历了从起点回到原点的轮回;券商和基金,都迎来了行业中的寒冬。
有人认为,尚福林并非无动于衷,而是他性格温和,在事业发展上既不急躁冒进,也不固步自封。他在做他的功课,他在“断臂疗伤”,在短期内,病情可能会恶化,但是在长期,是一个趋向健康的开始。
打赢千点战
2005年,他的强硬开始明朗起来。
首先是一系列公司证券方面法律的完善。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改革,尽管分歧颇多,但是尚福林不为所动,为将士们打气:“开弓没有回头箭”。
当股市跌破千点以后,一系列举措闪电出台:6月5日,第29届基金业联席会议上,尚福林表示,基金业要共同推进股权分置改革;6月8日,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运用固有资金进行基金投资;6月16日,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增持社会公众股份开闸;其间,央行为券商提供贷款以保其性命的消息也已传出;6月17日,国资委表示,严控股市扩容,再一次消除市场的担心。这就有了后来的“6·8行情”。
而6月27日的会议,也让人们见识了尚福林搞好股市的坚定意志。他的强硬开始赢得赞誉,股民们对他的强硬,也寄予着厚望。
( 责任编辑:李淑琴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尚福林”,共找到
328,46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