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访新疆伊宁市市委书记焦宝华
■本报记者 赵红梅 张学标
有消息称,7月,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有望建成。
5月14日,在新疆伊犁举办的“2005中哈经贸论坛”上,来自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官员和学者们热烈地讨论,“这样独特的边境合作模式一旦成功,将可实现中哈自由贸易,这会对两国经贸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在他们当中,对中哈贸易前景充满信心的为数众多,哈萨克斯坦与新疆的贸易额近年成倍增长,在中亚五国中列为第一的骄人成绩更激发了人们对中哈经贸合作前景的期待。
在这其中,最具有地缘优势的新疆伊宁市颇引人注目,伊宁市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她雄踞伊犁河北岸,毗邻霍尔果斯、都拉塔和木扎尔特三个口岸,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北道商埠重镇。
一个“打造中哈经贸合作的重要支点”的构想被伊宁市的市委书记焦宝华大胆提出来,其核心是,借助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为中国的产业转移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不断探索中哈经贸合作的新领域,这切实可行的构想一经提出就吸引了众多眼球。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一旦建立会对新疆伊宁市的对外贸易、经贸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伊宁打造中哈经贸合作的重要支点的提法能否实现?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日前来到充满朝气的伊宁市,采访了伊宁市市委书记焦宝华。
中国经济时报:在“2005中哈经贸论坛”上,您做了精彩发言,提出要将伊宁打造成中哈经贸合作的重要支点,这个提法让很多官员和学者评价为“切实可行、眼光长远”,这一提法的出台是基于什么判断?伊宁现在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焦宝华:把伊宁打造成中哈经贸合作的重要支点,这一提法是鉴于伊宁实际情况,伊宁市地缘优势突出,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西亚各国的交通咽喉和商贸集散地,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立体交通优势。伊宁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和门户,西距阿拉木图市仅400公里,行程4-5小时,连接着霍尔果斯、阿拉山口、都拉塔、木扎尔特四个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优势在国内也少有。
其次,作为伊犁河谷惟一的中心城市,伊宁从上个世纪初走在全国皮革加工前列起,就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优势,伊宁作为中哈贸易的重要支点,有其历史依据。
中哈贸易有很强的互补性,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轻工业较差,木材、石油、钢铁等重工业原料丰富,中国的服装、家电、食品、炊具等近两年来出口额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伊宁发展具有“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中枢地理位置,形成交流和对接,把一部分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设在伊宁,条件具备、客观可能,伊宁市现在已经具备成为伊犁河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和聚集地。同时,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哈萨克斯坦具有趋同的社会人文渊源。双方血缘相亲、民族相连、宗教相通、风俗相近、贸易交流历史悠久,经济互补性强,具有开展城市间、区域间经济合作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经济时报:伊宁市如何保证这个战略构想得以实现?
焦宝华:首先是全面落实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再结合伊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并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制定企业扶持政策。
早在199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伊宁市就提出“以合作区为龙头,全面振兴伊宁市工业”,2005年确定了把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伊犁州的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以合作区为载体,全力打造出口商品加工基地。
合作区依托伊犁河谷不可替代的战略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优势,确立了“环境立区、工业强区、商贸流通业”三大发展目标,“绿色产业、出口加工区、商贸流通区”三大产业板块。
2005年,伊宁市借助合作区争取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同比增长20%,初步奠定伊宁市成为新疆乃至国家重要的边境国际商贸中心的基础。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7月,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有望建立,这样独特的边境合作模式可实现自由贸易,这一突破会对伊宁的对外贸易、经贸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伊宁如何借助地缘优势发展经济?
焦宝华:近几年来,以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出口加工业的兴起为标志,伊宁作为西部最大的沿边开放城市同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同哈萨克斯坦的经贸往来更为突出。
中哈国际边境经济合作中心的正式启动,是伊宁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大机遇,目前,中哈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在进行中,国际物流中心项目招标工作业已完成,伊宁市作为一个重要支点,进一步发挥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载体作用,必将成为中哈经贸合作的亮点,伊宁的目标是成为东联西出的商品加工基地,西进东销的商品集散基地和商贸旅游购物中心。
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以来,伊宁市提出发展“大工业、大商贸、大旅游、大城建”四大战略,其中如何做好“大旅游”文章?
焦宝华:伊宁市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融合的历史名城,风格迥异的各民族民俗风情文化、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具备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客观条件。伊宁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伊犁河两岸为重点,做好伊犁河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依托伊宁市旅游腹地纵深、中心区位优越优势,进一步强化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建设和管理,加强旅游接待和培训,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水平,实现旅游集散地与旅游目的地的有机统一。并以巨大的旅游人流汇聚物资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拉动其他贸易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目标是“建中亚总部基地、迎五国万千商机”,在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伊宁提出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做中亚总部基地,但是西部很多城市和区域也有这个想法,伊宁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吗?
焦宝华:伊宁市面对的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巨大的市场,伊犁河谷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经济有承接互补、市场互融、利益互动的空间。
目前,中国对中西亚等国的商品出口基本上来自我国的东中部地区,必须经过长途运输和转口,加大了贸易成本,伊宁正好可以做这方面的文章,可以抓住东部沿海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承接其产业梯度转移的辐射。
伊宁丰富的农副产品也有无以伦比的优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满足中亚国家的市场需求。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经贸合作”,共找到
3,208,832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