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孙兆康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2005年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但货币当局和学界对于现代货币理论认识有时有些偏差。因为汇率的改革与货币运行机制息息相关,如果忽略货币理论演化和现代货币运行机制,其盲目下的改革和货币当局不当的操作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有必要先理清现代货币理论,再进行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人民币汇率改革。
在1980年代以前,我国的货币理论研究,甚至包括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由于教条主义思潮的干扰,一直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这种困境就是既要排斥一切西方的货币理论,而又无法解释任何金融领域中的新现象。
实际上,货币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18世纪后期迄今的两百多年来,经过古典学派、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多个学派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式的众多学说;但另一方面,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尽管经历了迂回曲折的道路,货币理论仍旧有其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脉络可寻。运用公理化方法鸟瞰,就能够简洁地对这些庞杂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其理论基础做出清理和分析,以及促进和推动新学说的创立。
目前,在西方各国已经形成的众多货币学说中,有的重视货币与各经济要素的数量联系,有的侧重货币与经济运行的互动关系,有的研究货币的均衡,有的致力货币的调控,从而可以归纳出一系列著名的判断(定理)。下面仅以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和货币主义的“唯货币观”为例,作些推导。这两个定理的结论,似乎互相否定,存在着矛盾。其实,是因时代差异,两个定理的背景不同:前者是商品经济初期,交易尚不是循环或连续进行,货币被作为流通手段的初级形态购买手段使用;后者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列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所以,这两个定理的结论虽大不相同,却并不矛盾。
这种情况可以用我们中学所学代数和几何来比拟,即货币理论正如数系是逐步扩充和完善的,它随着时代发展,由金币时代逐渐过渡到纸币时代。这很像由自然数系扩大到整数系、有理数系、实数系和复数系,使一些运算规则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货币理论与几何不同,不能从头到尾“一以贯之”。这是货币理论公理化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且也是我们设定两组货币公理的理由。
首先,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货币与商品交换是表面现象,实质则是商品与商品交换。所以,货币只是遮盖在物物交换过程上的“面纱”,货币并非经济变化的主要动力。
笔者认为,货币在交换瞬间往往都是起媒介作用,且数量能自发调节成与商品相符。因此,货币别无他用,其惟一目的即是购买商品,卖出商品所得的货币,势必迟早会用于购买消费或生产所需要的商品。这样,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实际上仍是商品交换商品,即商品恒等于商品。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就是商品的总供给恒等于商品的总需求,其背后的动力显然就是人们的消费和生产,而与货币无关。
为了证明唯货币观,需补充三条定义。
第一、货币供给量,即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撇开时间因素静态去看,也叫货币存量。这与动态去看的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量)不同。由于同一货币可反复使用,所以货币流量=货币存量×货币流通速度。它们的关系是:货币存量是货币流量的基础,货币流量是货币存量的倍数;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货币流量与货币存量成正比。在现代社会中,货币存量来源主要是中央银行提供的纸币和硬辅币,所以货币存量又叫货币供给量,而且在早期其范围也如马克思所说:“指的是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流通的银行券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在内的总和”。目前,金银货币已退出货币舞台,而且随着信用工具的发展,各国货币供给量通常被划分成多个层次:M0(现金)、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以及较少使用的M3(更广义货币)。
第二、货币需求量。这是西方货币理论所使用的概念。我国引入这一概念初期,许多人认为它就是我国传统概念中的“货币必要量”。其实不然,货币必要量这个概念,是我国学者根据马克思所表述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所说的“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一词加以引申并简化而成。显然,马克思这句话的原意与“流通中的货币”同义。这也就是货币存量或货币供给量,因为这才符合马克思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公式所举实例:“有2镑就可以使所有这些商品依次流通……从而实现8镑的价格总额……这2镑完成了四次流通”。显然,这2镑就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因此货币必要量用西方概念来比拟,应当就是货币供给量,而不是货币需求量。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曾指出:“人们需要货币主要不是为了货币本身,而是因为有了货币,就掌握了一种很方便的购买力。”所以他认为,货币本身有无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他的学生凯恩斯(M.Keyens,1883—1946)就认为,货币需求量就是指公众在某一时期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愿意且需要持有货币,是出于以下三种动机:①交易动机。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生活与企业为正常生产而需要货币;②预防动机,指人们为了预防意外或应付紧急开支而需要货币;③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从证券投机中获利而需要货币。以后,美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货币持有人所关心的是货币实际量,即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并列出货币的实际需求函数式,把影响货币实际需求量的因素细分为七个,其中主要是各种预期报酬率。这样,货币需求量大小便将为人们意愿所决定,它与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货币供给量不同。由于全社会人们的意愿也是一种客观力量,所以中央银行由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必须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使两者相等,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否则,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扩张;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则会形成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这也就是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
第三、货币的名义量与实际量。前者就是以任何一种作为价格标准的货币单位(如英镑、美元、法郎等)所表示的货币数量;后者则是以货币所能买到的商品数量来表示的货币数量,即剔除物价因素后的实物数量,它可以用物价水平去除货币的名义量而求得。
在古典学派和凯恩斯生活年代,由于当时还在使用金币和能兑换金银的银行券,物价稳定,所以在他们的研究中,一般都暗中假定货币的名义量等于货币的实际量,即并不区分名义量和实际量,直到弗里德曼才强调此问题。
其次,唯货币最紧要(Money does matter)。以货币主义作为该学派的中心思想,可阐发以下三个方面:1.货币最重要,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2.货币存量的变动(即指货币名义供给量的增减)是货币推动力的最可靠测量标准;3.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经济周期中货币存量的变动,因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加以调节。这三个命题互相联系、环环相扣。论述严谨。其中,第一命题说明国民经济变化主要由货币推动力决定;第二命题则说明货币推动力的表现形式是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减;第三命题又进一步说明名义货币供给量为货币当局(主要为中央银行)的决策所支配。这样,由货币的重要性又归结到人为调控货币量的重要性,并由之得出“货币最紧要”的结论。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
( 责任编辑:魏喆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货币”,共找到
8,414,60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