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上海金融报
热钱“弃房转股”
房价在高位,债市在高位,期货在高位,黄金在高位,如果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市场还有什么大的机会,就数已经跌了
4年的股市。
在政策面向好的市场里,谁来发动行情?权衡市场各方力量,以实力论非游资莫属。 一时间,游资的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2005年6月1日,七部委新政正式实施,国内房地产市场至此迈过一道关键之“坎”,转入前途未卜的低迷态势。
近日,有消息指出,热钱将从楼市撤离,转投股市“怀抱”,一时引来各方“伸颈”关注,楼市更显被弃之怆!
“房价是该跌跌了,股价是该涨涨了!”
这是近几天,记者听闻较多的一句感叹。如果您问:为何大伙儿都这么说?那么,请不妨上网浏览一番或阅读某份报纸,关注一则调查报道———《6000万楼市热钱流入股市,更多炒家仍旧观望》。待读完全文,保证您亦会发出如是感言。
正如该文所述,随着今年6月1日,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正式实施,以及国内各大城市有关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宅标准相继出台,各地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时刻。
房价涨还是跌?政策有力还是乏力?楼市最终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皆成当前市场难解之谜。如此,闻得风声不对,一些投资者便纷纷将资金撤离楼市,转投股市建仓。而更多职业炒家开始选择持币待机,在两个市场间观望。
加之买房者捂紧钱包、成交量持续萎缩等种种情况,无疑都对业已错综复杂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进一步影响。楼市“艰难时世”已然到来!
中介纷纷叫苦
若要谈起当今市道如何不利、生存如何不易,最有发言权的,当属那些大大小小的房产中介。
“你想啊,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府当然会鼎力扶持。再说2010年,上海还要召开世博会。在此之前,房价说什么都不会跌的。我对楼市的前景,就是这么看好。这店的生意,将来肯定还会更好!”
这是去年11月的某天,当记者在上海市芙蓉江路某房产中介与店面经理李女士攀谈时,对方所表述的观点。记者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李女士当时所流露出的表情,是那么踌躇满志,信心十足。但是,现在呢?
巧得很,在写作本文前的一个周末,记者恰好陪朋友去李女士店里查询房源,当时未见其人。店员相告,李女士患了小中风,刚住院。
“呵呵,也许是最近几个月生意实在不怎么样,才气出病来的。”熟识的业务员小黄同记者小声地说笑。她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一下子出台那么多政策,把楼市的“牛劲”整个儿翻了个转,连带着中介也“倒了霉”。来挂牌的人少了,有意向买房的也不多,生意较去年同期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虽然房屋租赁业务还过得去,但比起二手房买卖交易,佣金自然差之甚多。
“喏,李经理上个月刚把武宁路的分店关掉,前一个礼拜还把业绩不好的两个业务员给辞了。不知何时就会轮到我!不过也真是怨不得她,谁料这世道突然就大变样了呢!”小黄不无忧虑地说。
的确,今年以来,房产中介的日子确实很不好过。先是年初,上海市二手房网上交易平台开通,鉴于其信息透明、交易资金安全,市民纷纷选择在网上进行二手房交易,使传统房产中介突遭“寒流”,客源锐减。接着,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推出经纪人免费上门及银行贷款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撼动中介市场,并“殃及”众多无证房产经纪人的饭碗。
而最重磅的“炸弹”当来自于七部委新政。楼市“6·1”变局,向不少中介的经营延续乃至生存直接发出了巨大挑战。除一些原本业务就不景气的“夫妻”店被加速淘汰出局外,那些实力较弱的中小中介也被逼入“背水一战”之境地。可以说,李经理店面的情况,正是当前市场芸芸中介所处窘境的一个缩影。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兼并与收购、收缩或倒闭,如此“波澜”还将在房地产中介市场连绵“起伏”。没办法,谁叫市场是要不断变革向前推进的呢!谁叫竞争是残酷的呢!
炒房炒成房东
不过,虽然目前中介的日子不好过,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寂寞”。因为,还有一批“难兄难弟”也在当前楼市的低迷境况中无奈叫苦。这些人名叫“投资者”,或被称为“投机客”。
近几年,杭州炒房人一夜暴富、温州炒房团在各地楼市掀起一波又一波“圈钱”热潮,引领着“炒房”两个字日益成为不少人心中盘算的大事。
拿上海来说,这年头楼市那么火,谁瞅着心里头不痒痒?于是,很多人“入伙”了,开始将买卖房地产作为最主要的投资选择。他们或坐收租金以房养房,或低进高出赚取差价,钞票赚得不亦乐乎。更有“眼光”者,干脆加入了“职业炒房”这一行当。
可是,诚如2000年全民炒股时流行的一句话:连卖葱姜的老太太都关心行情了,股市也就到顶了。楼市也是如此。更何况,这市场的走向原本就已不甚理性,怎会不逼得政府好好出手予以整治!现在,别说一些家底并不厚实、输不起的普通投资者,因盲目入市跟风吃进,以致叫苦不迭,就连颇具实力的投机客,不少也是“炒房不成,反成了房东”。
“报上说的没错,就是受政策影响,许多投资者6月1日前未来得及将手中房产抛掉,现在没办法只好当起房东,把房子出租,转做长线投资。”智恒房产某分店业务员王小姐向记者表示,“6·1”过后,改变投资理念的房产投资者的确很多。以前,投资者多是快进快出,简单买卖房屋,从中赚取差价盈利。最近,如此短线操作的投机客明显减少。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楼市新政令投资者的交易成本骤然上升,匆忙抛售必损失惨重,投资者被迫转换思路,决定2年内先将手中房产出租,从短线炒作转向长线投资。拿王小姐所在店面来说,出售的房屋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0—40%,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出租的房屋却增加了近20%。
21世纪不动产分析人士沈先生也指出,面对楼市愈显可能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迹象,许多手中有房,不愿降价出售的投资者,纷纷考虑将物业先出租,以期在未来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临时卖出一个理想价位。因此,租赁市场业已成为投资者无奈之下选择的一个避风港。
听了以上两位业内人士的分析,想必读者也同记者一样清楚了:难怪目前租赁市场发展势头这么好,原来这其中有不少变卖为租的投资者所做的“贡献”。不过,不知投资者们有无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租赁正在成为他们最后的一道防线,那么,一旦租赁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滑,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又当如何?
炒房炒成“房东”?“房冬”?还是“房冻”?这大概只有投资者自己心里最为明了!
热钱退烧房市
“买楼赠物业管理费”、“购房送空调”、“即日起到×月×日预售登记,有机会获电器购物券”……这些五花八门的广告,想必许多人都曾见过。
随便翻开报纸或一些房地产杂志,常会看到诸如此类有打折或送礼内容的楼盘广告。有降价优惠的、有赠购物券的、有抽奖旅游的,甚至还有送“户口”和小轿车的。
业内人士指出,售楼降价或送礼,一是开发商为开盘造势,以加速回笼资金;二是销售尾房或部分有问题房源采用的手法;再者,就是当前市场不景气,楼盘销售远不及以往火爆。基于房地产“买涨不买落”的定律,开发商只得采用送礼的方式变相降价。
的确,楼市调控令开发商的日子也变得不太好过。不要说现场售楼,就连历年都人气旺盛的房展会,在楼市调控背景下,而今也渐渐转入“休眠”状态。
如今年4月下旬,于东亚展览馆举行的“2005春季上海房地产中介服务二手房交易展示会”,又如“五一”长假期间,于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假日楼市”,均未呈现昔日房展之红火景象。展会上,纵然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卖力吆喝,但观众就是不领盛情,有意向的购房者远不及来展会打探行情的人多。作为楼市历来的晴雨表,房展会的尴尬无疑折射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依旧浓郁。
再来看看七部委新政实施后,于昨日刚刚闭幕的“2005中国·上海第17届房地产展示交易会”。
同以往相比,本届房展开发商参展热情高涨,共有90家开发商、150个楼盘参展。许多开发集团均拿出了地段不错的主打产品。一些开发商表示,参展目的之一就是为寻找客户,争取达到一定的销售目标。为此,部分有价格优势的开发商,索性就将房价直接贴在了展台的显眼位置。
可见,在当前楼市整体状态低迷的境况下,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已经意识到房价对于楼盘销售的重要性,开始弃暴利,重理性。不过,基于目前观望心态仍唱主基调,因而仍有不少观众只是到展会现场考察行情,为下一步的购买计划作准备。
洋洋洒洒描述了这么多文字,楼市究竟会走向何方,又有何解?在持续多年昂首迈进后,房地产市场的拐点是否就将于今年出现,由此转“熊”?而股市,是否就将进入“牛”市?
对于上述问题,非业内行家的记者无法断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基于以往全国大中城市房产出现的泡沫现象,典型的如几乎所有报纸都成了房产广告报、雇人找托儿排队登记购房、不规范的房产中介多如牛毛等,若不对此及时加以调控,势必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今,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举措,确已有效遏制虚高楼价,也使正在观望的买房者变得更为理性,从而给楼市带来了转折性的影响。
现在,调控是否已到位,市场还未给出定论。楼市何时能走出这段“艰难时世”,当前也未可知。毕竟,在人们预期消费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就妄下断言,似有不妥。当务之急,还是要继续引导楼市回归理性,而不应像股评家一样为市场算命。
随后,楼市是否起稳?股市是否雄起?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
链接
近期上海楼市六特点
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庞元日前在第17届中国·上海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表示,近期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势有六个特点: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有所下降;二是新建商品住房交易量降幅较大,且已走平,主要是大户型、高价位住房交易量下降较大;三是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上涨趋缓,小户型住房均价较为平稳,大户型住房均价有所回落;四是二手房交易量由增趋减,均价稳中有降;五是房地产贷款增幅相应回落;六是市场逐步趋向理性。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热线",共找到
37,484,077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