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擎
虽然在经济学界,有关于宏观经济“通缩”与否的争论还在延续着。但“中国经济外需增长迅猛,内需增长乏力”已经成为共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超过了大多数经济机构和经济学家的预期。 这一经济增长速度,与2003年和2004年全年的经济增速持平。
“今年上半年与前两年相比,增长速度虽然相同,但内需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范剑平说。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上半年出现贸易顺差396亿美元,加上去年同期6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一里一外,货物贸易顺差的增量为464.7亿美元,占GDP增幅的比例从-1.0%上升到4.8%。
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的研究显示,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数量。
在日前的“CCER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宋国青说,在季节因素调整之后,上半年贸易顺差达到529亿美元,而这一顺差总额占我国上半年GDP增幅的比例高达6%。是1996年到2005年的最高点。
“这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长依赖顺差、依赖外需的现象比较严重。”宋国青表示。
宋还进一步预测,2005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将达到1112亿美元。
事实上,不仅仅中国经济增长依赖外贸现象严重,中国财政收入的增收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
“财政收入现在不仅仅是国内的概念,进出口贸易税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与日俱增,中国财政正在‘向外贸依存型转变’。”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说。
7月24日,财政部公布了200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163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
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高达9.5%的情况下,全国财政收入的增幅却还不及去年同期增幅的一半,而中央财政收入增幅甚至仅为近两年增幅的1/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外贸进出口税收的一加一减,是今年财政收入增幅不及去年同期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刘尚希说。
所谓“一加”,是指出口退税方面退税额的大幅攀升。上半年,全国出口退税共完成150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退1044亿元,使全国财政收入增幅下降7.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负担的外贸出口退税同比多退785亿元,使中央财政收入增幅下降9.3个百分点。
“一减”的主要表现则在于:来自进口环节的税收,已经占到中央财政收入接近1/3的水平。而2005年,受一般贸易进口增幅下降影响,1-6月进口环节税收2487亿元,同比仅增长3.5%。
“中国经济对外贸依存度的日益提高正在加剧财政风险。因为国际经济的变化,国际贸易的变化,国际市场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反映到我们国家财政上,这使得财政运行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刘尚希指出。
财政政策被寄厚望
“假如贸易顺差继续大幅增加很难,那么扩大内需就成了一件不干就不得了的事。”宋国青的话虽然拗口,但却耐人寻味。
“当前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需要用财政政策来解决。”刘尚希说。
刘尚希认为,中国经济现阶段已处于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有很多问题会暴露出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多要靠财政政策。
在刘尚希眼里,中国现在面对的最大公共风险,就是五大关系失衡风险:即内外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而这些问题都是长期问题,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
“如果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解决公共风险的角度来讲,财政政策的内含是不一样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属于宏观调控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而稳健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已经不属于宏观调控意义上的财政政策,是属于化解公共风险的财政政策,是解决长期问题的公共政策。”刘尚希说。
财政政策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显然也被各界寄予了厚望。
“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在减免农业税和增加农业支出上有所动作,在进出口税收管理方面的灵活性也有所增强,但在关键的所得税并轨和增值税转型上没有什么进展,如果明年不能取得突破,形势就有可能逆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张曙光表示。
而日前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建议用9亿农民拉动内需,显然也是寄希望于财政的支出政策能够向农村加大转移力度。
在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上,财政部副部长肖捷的观点与林毅夫不谋而合。
肖捷在日前撰文指出了财政政策下半年的着力点。
“财政政策将首先继续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肖捷说。
“其次,要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及社会保障的政策。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深化改革,建立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方面,将抓紧出台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的办法。加快推进税制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立法工作。二是加快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及时总结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将企业新增机器设备所含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实施方案。三是继续研究消费税调整工作。调整酒类、化妆品等商品消费税税率,适当扩大对环境污染和高消费商品征收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四是条件具备时开征物业税,规范城镇建设和房地产领域相关税费。肖捷说。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财政",共找到
16,240,652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经济",共找到
126,432,770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国",共找到
362,602,934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