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从1990年代初的浙江金融监管处长,到浙江证券、浙江国投、天一证券、金信证券董事长,林益森的职业生涯,是浙江省证券业历史的缩影。林曲折的职业经历,也是一代证券业者生存状态的反映。
有人说,从1990年代初的浙江金融监管处长,到浙江证券、浙江国投、天一证券、金信证券董事长,林益森的职业生涯,是浙江省证券业历史的缩影。 林曲折的职业经历,也是一代证券业者生存状态的反映。
证券江湖游侠
8月的上海,闷热而潮湿,在金信证券撤回杭州一个月后,坐在新的办公室里,林益森悠闲地抽着烟。
金信证券撤走后,林被一家期货咨询公司邀请,担任要职。
巧合的是,林现在的办公室,在位于延安西路的华敏翰尊17楼,撤走之前,金信证券同样在华敏翰尊,林在12楼的办公室比目前的宽敞得多。
然而,从林的脸上,记者看不出太多的失落,“过两天公司就会搬到浦东去,这里是暂时的。”
2004年,林加盟金信证券,担任董事长,由于金信证券股权转让,一年之后,50岁的林再次面临职业生涯的选择。
据悉,有几家公司邀请林出任董事长,均被其婉言谢绝。近30多年的金融生涯,让他经历太多变化,林益森显得厌倦。
上世纪70年代,参军7年后,林获得了在浙江省某金融院校学习的机会,毕业后分配在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工作,先后在金管、监察等非银行处室任处长,从事金融监管工作。
当时的林可谓年轻气盛,一心要在金融界折腾出一番成就。
1998年10月,由于浙江证券经营不善,41岁的林,被浙江省委省政府任命为浙江证券董事长、党委书记,去拯救一堆烂摊子。
林是以救火队员的身份出现,当时浙江证券不良资产达8.2亿,在其离任时,不良资产降到3.9亿,其中已实现利润核销坏账,1999年核销6945万,2000年1到5月核销了5694万。
意料不到的是,这段经历给林近30年金融从业经历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两年之后,浙江省政府一纸调令,林出任新近组建的浙江国信控股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兼任浙江国投董事长。
在当时国信控股高层中,林是实权派人物之一,然而,个性突出的林很快就离浙江国信控股而去。
这一直让外界猜测不已,有人士透露,林无法忍受其传统的经营方式及复杂的人事之争。
事实上,林已经在天一证券发现更为合适的平台。
天一证券的前身宁波证券,只是一个地区性小券商,注册资本金1个亿,作为董事长,林开始实践改造宁波证券地方性小券商的计划。
改名天一证券后,扩张计划正式开始,2001年3月增资扩股,注册资本10.02亿,2002年迁址上海,取得综合类券商的全部业务资格。
在天一证券成为浙江最大的券商之后,林再次离开,“在公司发展成型后,不愿做违心的事,也不愿意受到更大的压力。”林向身边的朋友如是解释。
“我‘跳槽’的速度年轻人都赶不上。”林不知是解嘲还是得意。
遗恨浙江证券
尽管有一个年轻人的心态,在聊到浙江证券时,林恨恨地掐灭了手中的香烟。
场景回到了2001年,市场上一度沸沸扬扬“浙江证券违规”案。
中国证监会《处罚决定书》对浙江证券处以5.03亿罚款,原董事长林益森、时任董事长项建中警告并罚款3万,时任总裁郭良勇罚款30万等等。
近四年之后,林依然清晰地记得,2001年12月接到证监会处罚决定时的情形。在天一证券,任董事长的林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拿到处罚决定书,林一直无法接受,即使在处罚名单中,作为原董事长的林情节最轻。
在记者的要求下,从抽屉里,林拿出厚厚一沓材料,这是藏了多年的文稿,包括法庭诉讼材料,给各级领导包括证监会、浙江省的汇报,甚至处罚决定书。
在一份名为“我的陈述”的文件中,林坦陈了浙江证券的三个问题———操纵钱江生化(600796)股价,挪用客户保证金,为客户融资。
1998年9月26日上任浙江证券董事长,林在12月中旬了解到公司大量资金在坐庄钱江生化,且从证信公司(浙江证券全资子公司)投入1.2亿人民币,立刻进行了制止。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前,浙江证券挪用了4亿客户保证金,林先后三次向杭州特派办书面汇报,确定占用4亿客户保证金,但任期内没有安排挪用。
2000年初,公司提交的融资、配资方案在林手上被拒绝。林提到这样一个细节,1999年其发现一笔数额为5万元的为客户融资的行为,他都加以了制止。
“我是金融监管出身的,知道金融领域的风险。”林坚称自己是无辜的,说这话时,林表现出少有的激动。
处罚决定认定客户股票交易提供融资时间为2000年1月至10月,而1月26日,林离开了浙江证券,被任命为国信控股副总经理,兼任浙江国投董事长。林正式被免去浙江证券董事长职务是在2000年5月。
营业部融资、配资业务有少部分在2000年3、4月间发生,大部分在6月中旬台州会议之后发生。
林认为,浙江证券违规经营与自己无关,在听证会上,林备感委屈,“我是作为救火队员前往浙江证券的,在此之前,公司已经存在违规行为,资产质量较差,经济效益滑坡,财务状况恶化。”
早在1998年浙江省审计厅对浙江证券资产、负债等情况进行审计,已经发现借用他人账户申购新股和向客户以股票进行抵押融资。
在外界看来,对林的处罚决定并不严重,然而,四年过去了,林依然愤愤不平。
“客观地说,浙江证券案件发生时,已经离开的林与并没有直接关系,”浙江一位资深的证券人士发表了个人看法,“现在看来,监管部门的处罚确实可以更为严谨一些。”
致力浙江版图
浙江证券带来的处罚到底对这位浙江业界能人产生什么影响不得而知,然而,至少在外界看来,在浙江证券界,林依然是一个实力派人物。
从浙江证券、天一证券、金信证券,林在追求一件“大事”。
从2002年到2003年间,近10次给浙江各级政府报告,提交了几万字的重组合并方案,核心观点就是浙江券商必须做大做强,不仅要做产业大省,还要做金融大省。
2003年,市场上纷纷流传金信与天一证券重组合并。
林证实,当时确有一个明确的合并时间表,向金信信托董事会提交议案,在2003年12月31日前,与天一证券高层会谈,确定工作计划,成立重组合并领导小组。
当时的方案是,合并重组不新增资金投入,名称为金信天一或者天一金信,其中中国银泰持股35%,金信信托35%。
合并案幕后主导正是时任天一证券董事长的林益森,为重组合并领导小组组长。
浙江券商长期以来规模较小,在市场上缺乏号召力,走合并之路,做大做强浙江券商,一直是林益森的心愿,在天一、金信合并暂停之后,浙江券商的统一战线反而更趋明显,愿望更为强烈。
在林看来,历史上的浙江就是一个金融强省。然而,当前的浙江金融业不仅与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四大行(浙江兴业银行、农民银行、盐业银行和金城银行)时的繁荣相去甚远,而且落后于上海、福建、广东、江苏、山东等兄弟省市。
近年来,浙江省确立和巩固了经济强省的地位,与此不对称的是金融业发展滞后,没有属于自己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机构。
2003年4月-5月,宁波市天一证券的发源地,林益森向市政府提出,以天一证券、宁波市商业银行、金港信托为基础,组建宁波市金融控股公司。
宁波财政将商业银行14.39%的股权划转给全资公司金江资产,后者再以现金认购2.7亿,成为第一大股东。
按照林的方案,宁波市金融控股,注册资本15亿。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靠各金融机构自身实现利润的积累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混业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金融业务的集中度日益提高,如果不采取超常规发展战略,迅速壮大金融业,将有逐渐消失的危险。
林主管过浙江省金融监管,使得其始终有一种冲动,“浙江的券商、金融企业资产质量不错,重组合并起来,能够成为有实力的券商。”
然而,宁波金融控股难有下文,2004年10月,“以浙江国投为依托,整合浙江证券资源”的方案再次提交到浙江省政府高层手中。
当时的宏图是,浙江国信控股是金通证券的大股东,宁波金润、中国银泰以天一证券股权60%出资,增资国信控股后,注册资本为14亿。
增资扩股完成1年后,以金通证券、天一证券为主体,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注册资本在25亿-30亿的综合类证券公司。
3-5年内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净资本达到80亿到100亿。浙江国信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国际知名的证券控股集团。
和林益森交谈下来,记者发现,浙江券商的重组被其当作了一件历史性的事件在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证券控股集团,在国内证券业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在浙江金融界浸沉二十几年的元老来说,这是浙江金融业的未来。只是随着金信证券的撤退、金通证券的转让,证券业市场环境的恶化,梦想越来越模糊。
值得探讨的是,作为国内经济相对发达,民营经济活跃的省份,为何浙江省金融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形成气候,现有的金融企业也是屡屡走在越轨或亏损的边缘。
如何发展金融产业,也许是浙江省各界需要反思之处。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证券",共找到
23,752,273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浙江",共找到
50,359,401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金融",共找到
32,965,908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