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封面故事:国际经济学家眼中的中国经济走势
 BUSINESS.SOHU.COM   时间:2005年08月09日15:01   来源:《中国投资》      作者:布尔古德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需过四关

  ○ 布尔古德

  有人说,外国的经济学家看中国,就象是站在2万米高空—— 一方面,可能因为站得高,视野开阔,使得这些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更加超脱,也为客观;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缺少近距离的感受与第一手的资料,触不到关键而让结论难得其详。

  分析中国的经济,到底要和中国走多近?恐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验。

  中国的先哲们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似乎是在说,要了解中国的经济,离得近未必能够看得清,听听圈外的声音恐怕还是必要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入2005年,中国经济能否维持增速?抑或是发生波动?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世界上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先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分析总结了这些来自2万米高空的声音,我们发现,要想让2005年的中国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速,需要面对的考验还真不少。

  第一关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迈·拉詹说:“现在中国非常依赖于出口市场,但对于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是过分依赖出口,就会有一些风险。如果其他国家把自己的贸易大门关上,就会对中国产生极大的影响”。

  来自摩根斯坦利的研究表明,目前出口占中国GDP 的36%。这意味着出口增长每放缓5%,中国的GDP 增长就会失去1.8 个百分点。

  “美国是高度的保护主义”,荣获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说。中国纺织产品在2005 年头几个月大量进入美国和其他主要市场,进一步煽起这些国家的反中国火焰。中国目前已经被认为是造成美国工人恶劣境况的罪魁祸首。

  随着责难中国之声在全球响起,特别是美国、欧洲的责难声也越来越响,现在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正联合起来反制中国的出口。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指出:这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设置限制——可能会促使中国延迟货币改革——从而进一步激起在西方国家正在扩大的反中国保护主义浪潮。

  斯蒂芬罗奇认为,中国自行实施限制出口的新举措将无助于消除美国国会的反中国情绪。中国出口在本年余下日子势将显著放缓。中国出口增长放缓在年内对中国本身以至泛亚洲地区的GDP 增长都将带来重大影响。

  第二关

  过度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目前中国增长最大动力来源。据统计,在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占中国GDP的整整44%。2005年,中国政府对过热投资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速。

  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说:“中国面临着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生产能力过剩,另外还有房地产价格下降的风险。目前就计算出中国生产能力过剩的规模还为时过早。我们所知道的是,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从1998年的3430亿美元上升到了2005年的10000亿美元”。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抑制过热的投资。但是从2005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进入2005年以后,固定资产投资继续炽热地迅速增长。在4月份上升了26%。远高于政府设定的16%官方增长目标。预计在2005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占年度GDP 的比重将超越50%。

  过度投资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继而引发经济过热、通货紧缩直至经济衰退。房地产泡沫同样是一个日益叫人忧虑的影响内部稳定的因素;在中国,房地产开发占固定投资总值约20%。这意味着房地产投资每放缓10%将使中国GDP 增长失去约一个百分点。

  斯蒂芬罗奇认为,在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会出现实质性的放缓。因为中国政府日益坚定地对房地产投资实行调控,致力抑制房地产泡沫的过度膨胀。这些措施——特别是最近于5 月中出台的给供求双方设置严厉的限制,有可能最终导致中国沿海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爆破。

  第三关

  金融市场自由化

  中国正在推进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中国的金融市场自由化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银行体系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和一个更具弹性的货币机制。斯蒂芬罗奇指出,进展主要体现在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上,在货币机制方面的改革则较谨慎。

  普利斯克特认为,中国一下子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行的。但他强调,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是第一要务,“必须有很好的金融机构、很好的银行来吸收储蓄,要做很科学的投资决策。” 他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建立一个有竞争性的银行体系;第二,排除行政对资本的控制;第三,建立一个独立的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央行的角色就是保持一个有效率的支付和信贷体系,保持价格的稳定和利率的稳定。”普利斯克特说。

  斯蒂芬罗奇在他的研究报告里呼吁中国应该加快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步伐,以便能够迅速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和利率机制,以配合日益市场化的中国经济。现在的金融市场改革步伐过于缓慢,有可能酝酿着重大的资源错配风险,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性。

  谢国忠指出,缓步提高利率将逐渐冷却过度投资和资产泡沫,从而最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软着陆。中国逐渐升息,以减少房地产泡沫、减缓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投机。在这一情况下,中国经济将有序降温,能源价格将会下降,从而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投资减速将有助于减少过剩的产能,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此外,这种政策选择有助于减少人民币的投机及保持美元的稳定性。美元的稳定和更低的原材料商品价格,能给美联储的升息提供更多的时间,中国和美国将会有最好的政策配合,从而有助于全球经济实现软着陆。

  在中国经济成功着陆之后,对人民币的需求将反映实际情况,这时中国也能浮动人民币汇率,不需担心国际炒家歪曲人民币的真实价值。这一政策选择对中国最有利。

  “欧元之父”蒙代尔列举了一系列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后果:银行坏账上升,带来失业问题,FDI(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农村地区发生通货紧缩,人民币的对外作用削弱,中国对世贸组织的承诺难以实现,进而带来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不稳定以及亚洲经济的放缓。

  谢国忠也警告说:如果近期人民币升值15%~25%,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硬着陆,因为热钱会涌出套现。原材料商品价格将猛跌,美元会走强,加之产能过剩压低价格,中国很快就会遭遇通缩。

  第四关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

  根据摩根斯坦利的估计,尽管2004 年中国GDP 仅仅占全球总值的4%(按市场汇率计算),但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原油耗用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铝材是20%;而钢铁和煤炭则介乎30%~35%。即使是来自中国官方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高速发展,是以超量的资源消耗为代价的。

  谢国忠说:石油价格高涨对中国造成的冲击是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向好中最脆弱的环节。2004年,中国每天的石油消费量是700万桶,因为油价高企,中国全年要多支付200亿美元;如果2005年中国在进口石油上所付出的成本超过2004年的话,有可能要支付中国GDP的2%。

  谢国忠认为:在目前的石油价格水平下,中国经济不可能保持目前的高速增长势头。

  除此之外,中国在发展中对环境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国际金融公司(IFC)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发展经济绝对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为从长远看,这样做得不偿失。拉古拉迈·拉詹说:必须要更加注意环境的可持续性,要克服那些负面的污染环境的状态。

  从目前中国政府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来看,北京方面已经认识到,如果要让中国保持健康的增长态势,必须要注意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的经济增速会放缓吗?

  中国的经济增速会放缓吗?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已经让很多经济学家吃惊。

  但是,有证据显示中国的进口增长已大幅度下降:在2005年头4个月,进口同比增长平均只有13.5%——比2004 年总体增长36%显著放缓。这也许可视为中国工业活动将进一步转趋疲软的一个重要信号。

  如果中国经济真地减速,世界的经济也会被拖慢。事实上,中国进口增长在过去6年已成为推动泛亚洲出口工业的发动机。以韩国、台湾和日本为例,现时输往中国的产品占了其总出口的整整20%。从日趋紧密的同区贸易活动可以看出,近来中国进口增长放缓对区内其它地方已产生严重的骨牌效应。上述国家/地区的最近期出口数据均显示增长已明显放缓。进而增加更广范围全球GDP 增长放缓的风险。

  斯蒂芬罗奇在他的研究报告里说:总体来讲,目前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共占中国GDP 约80%。中国的真正考验来自两股力量的交互作用——旨在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内部举措和旨在压缩对华贸易的外部措施。为了消除房地产泡沫,北京正欲调控收紧其中的最大板块——国内投资,而华盛顿则瞄准出口部分。对于过度依赖出口和出口导向投资的中国经济而言,形势可谓极为严峻。这个潜在的双重打击对于缺乏内部私人消费的中国而言,有可能是近代中国遇到的最严峻的宏观挑战。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经济走势",共找到 4,095,700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李淑琴)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封面故事:消费 能否左右经济走势
·封面故事:中国经济走势之争(序)
·中国经济走势:经济不会放缓 将平稳较快的增长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图: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嘉宾云集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