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互联网业界传得沸沸扬扬的雅虎-阿里巴巴购并案将在24小时宣布结果,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其最终版本大致是这样的:雅虎将其在华所有业务尽数转让阿里巴巴,同时再加上一定数量的美金,最终总价为10亿美元,置换阿里巴巴三分之一股权。 根据约定,一到两年后,雅虎将收购阿里巴巴其余资产。
这似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参加交易的几乎每个人都有所得:阿里巴巴的投资方及经营者们通过与雅虎的这次交易,最终将得到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现金或股份;而杨致远的雅虎,通过掌控阿里巴巴这只肥羊,不但得到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而且还获得了大举进军国内互联网市场的顺畅通道;至于马云,除了通过购并兑现大笔现金之外,很可能借此完成从羊到狼的转变,继续执掌囊括雅虎中国之后的新阿里巴巴———对新阿里巴巴来说,至少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比马云更合适的领导者。
这桩即将成真的大购并为正在大受华尔街资本追捧的中国概念又添上了一层浓厚的华彩,仅仅在上个周末,被纳市投资者称为“chinesegoogle”的中国搜索公司百度在美上市,创下奇迹;再上溯半个月,美国企业界偶像级公司google宣布正式进军中国,还挖走了大受中国青年人追捧的李开复博士……这一切迹象似乎在暗示着一句话:中国概念又要火了!
不错,中国概念又火了,但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2005年的中国概念与19992000年的中国概念大有不同。1999年底,中国网民数量仅890万人,至2000年底,网民总量也不过2000万。彼时,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初创,新浪、搜狐、网易鼎足之势初成。马云、张朝阳、丁磊、王志东等互联网英雄虽然赢得大量公众眼球,但在他们背后的还都是一些中小风险投资,投资额充其量不过千万美元而已,即使有一些巨头到来,也均是浅尝辄止,试探运营而已。
再看今日,2005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达1亿以上。在这样一个庞大市场的诱惑之下,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除AOL之外,悉数到场,深度介入:最大的搜索公司google,最大的即时通讯公司微软(MSN),最大的B2C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最大的C2C电子商务网站ebay……如果雅虎收购阿里巴巴成功的话,中国的互联网业者们将会发现,我们曾经风光一时的电子商务公司们已几乎全部“沦陷”于外资之手。
这不是战术问题,而是个战略问题。2000年的时候,巨头们之所以不来,是因为他们嫌中国互联网业的水还不够深,吃不住他们这样的航空母舰;2005年,1亿网民的中国,已到蜜桃成熟时,雅虎们要来抢摘桃子了!
在中国,跨国巨头进入所造成的冲击是个普遍的长期的问题,不仅仅是互联网业所独有。但中国的互联网业其实是最有实力与跨国巨头抗衡的经济领域之一。中国的网络公司无论是在技术、意识、人才还是国际化和市场上都与跨国巨头差距不大,即使在差距最大的资金方面,也在长期的融资过程中与对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基于此,我们相信,本土互联网公司在接下来与跨国巨头的新一轮抗衡中,将为所有中国企业提供宝贵的经验或者教训。
我们无意排斥外资,但即使从企业竞争的角度,跨国公司对中国互联网业的介入过程也确实应该给本土企业家以如下提醒:狼,该来的终归是要来的,它们不来,是因为羊还不够肥。所以,居安思危应是长策,在本土羊们变肥变大的过程中,切切不能忘记———一定要变强!现在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了。以前我们用外国人的钱,但还是我们说了算,但现在外资大举进入的话,就不是了。
当然,跨国巨头的资本介入虽然对既有利益方造成威胁,但对于正在创业或者成长过程中的本土业者却是利好消息———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他们将更容易地实现自己的想法或者将公司卖出套现。
在2005年的世界互联网版图上,基于用户自主信息生产和传播的web20技术正在吞噬着传统门户网站的阵地,但究竟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首先取得商业的成功尚属未知———这个成功很可能决定谁将掌握下一代互联网公司的制高点,我们希望,凭借新一轮对中国概念追捧的助力,本土互联网业者能够在此一机遇中拔得头筹!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