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污染威胁兰州饮用水源 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记者赵民望兰州报道】
黄河穿城而过,既是兰州的风景,更是兰州的生命水源。但是,面对黄汤般混浊的水流,又有多少兰州人会将此般模样的黄河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事实上,危机早已来临,兰州不得不在守望黄河的同时,着手寻找新的饮用水源地。
黄河被严重污染了,水质比混浊的颜色本身更为可怕。根据2003年甘肃省环境统计数据,黄河甘肃段污水排放量为2.37亿吨,其中黄河兰州段废水排放量为1.88亿吨,占黄河甘肃段污水总排放量的79.3%。统计数字说明了一个事实:黄河已被严重污染。另据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
河水污染的状况及危害进行的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在一个事实的背后,工业废水排放、城市生活排污从两个主要渠道,持续的污染着黄河的水质。其中,若干大型国有企业的污染更是黄河的污染大户。据查,仅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长达26.77千米的油污干管的排污口,每小
时的排污达3550吨;兰州人引以为豪的“黄河40里风情线”上,竟有30个排污口。
对此,兰州市政协的一份建议案指出,针对目前黄河兰州段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市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施严格的规划和环保准入制度,严格限制发展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
去年,在省环保局向省政府上报的《关于加强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中称:我省沿黄河城市年排放生活污水1.41亿吨,占到全流程污水排放总量的59.5%,已成为黄河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主要存在排污口多、管网收集率低、处理能力小、效果差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方式落后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市场引导,政策扶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城市化进程。
然而,由于治污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污水收集处理率低,部分工业污染源治理进展缓慢,中石油兰化公司油污干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环保部门执法力量不强,检测手段落后等原因,黄河兰州段结构性污染突出,污染物排放水平居高不下。
正是如此,有关方面从长远着想,认为兰州有必要着手研究论证新的饮用水源地方案,以确保兰州市饮用水符合国家饮用一类水标准。
日前,兰州市政协十一届十六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案》,这个建议案共列举了两个引用水方案:一是从永登树屏乡的引大入秦工程东一干渠处取水,将从天堂寺引来的大通河水经过约10公里管道直接引入兰州市自来水公司处理后,经生活水管网供给全市使用。自来水公司的原取水口仍作为工业和非饮用水水源地;二是直接从刘家峡水库取水,经过约60公里管道接入兰州市自来水公司。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