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中印崛起:改写全球经济格局的力量
 BUSINESS.SOHU.COM   时间:2005年08月22日10: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于杉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摩根斯坦利曾表述过这样一个观点:如今就是中国和印度的时代。尽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仍将是以中国而不是印度为主,但这种趋势是不容否认的。两个大国的崛起将对全球资源需求、经济重心,以及实力均衡产生巨大影响。
中印的崛起将对全球构成最大的挑战,同时,或许也是最大的机遇。

  最新一期美国《商业周刊》封面故事及特刊专题报道了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崛起。《商业周刊》指出,凭借其规模和经济发展动力,中印两国将合力改写21世纪的全球经济,影响比19世纪的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上海的城市规划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未来走向。未来的上海不仅有着大片新兴的汽车和石化行业的工业区,不断拓建的地铁线路、飞机跑道、高速公路和码头,以及建设中的2010年世博会会场,更有9个各能容纳80万户居民,大型公园、购物区、人工湖、学校等配套设施一概俱全的远郊县居民社区。而在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工业区之一的浦东新区则有着数以万计的科研机构,甚至即将建成一条悬浮列车路线。这一切都传达着一个讯息:上海正在走出工业时代,逐渐成为一个全球人人梦想的、拥有高素质劳工的城市。因为在信息科技时代,一个兼具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城市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上海的故事代表着中国。这个有能力动员成千上万的劳动力、人均实际收入在20年间翻了3番的国家,已经使3亿多人摆脱了贫困,而它依然在为未来数十年内的新经济增长不断地打下基础。

  说到印度,从外表来看人们或许很难相信这将是未来的超级大国,即使在它的商业中心贫穷场景仍然处处可见,交通体系的混乱使得城市常常陷入瘫痪状态。但如果进入办公楼内或是研发中心,人们就能看到奇迹的产生。印度在全球创新链中的角色价值无可衡量,摩托罗拉、惠普、思科系统等诸多科技巨头的新一代产品都依赖于其印度开发组设计的软件平台和多媒体功能,许多华尔街上的蓝筹股公司,如Google、波音和通用汽车等也将核心研究项目转移到了印度。令人振奋的是印度自身的创新速度也在加快,印度公司开始尝试自己研发芯片、软件、药品等高科技产品,思科的高级副总裁更称印度是“1999年的硅谷”。由于印度公司设计的许多商品在具备高质量的同时价格却依然低廉,许多分析家预测未来印度将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超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表现要优于印度。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远,都大致相当于美国的1/20。但到2004年,中国的人均实际收入已达到美国的15%,而印度则相当于中国的一半。1980至2003年期间,中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上升了300%,而印度则上升了125%。

  中印经济同时起飞

  战后时期,日韩经济率先起飞,但是这两个国家并没有能力主导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相反,中国和印度却拥有足够的力量彻底改变21世纪的全球经济,就如同19世纪拥有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和超前的高科技、在多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年美国的崛起尚不能与今天中印的腾飞相提并论。因为这一次,是两个人口合计占世界1/3的国家的经济几乎同时并持续稳定的起飞。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为9.5%,印度为6%。

  经济学者们预测,除非发生战争或是巨大灾难事件,印度将在三十年内追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则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将占全球生产的一半。人口基数大、成长迅速的中国、印度及美国鼎足而立,将使其它国家的经济相形见绌。

  中国和印度经济力强大的特别之处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中印在科技发展及经营管理方面正在以一种加速度的趋势前进,两国为世界提供的已经不仅是大量集中的劳动力。中国在大型制造业中仍扮演重要角色,并还是少数在电子及重工业生产厂上投资数十亿美元的国家。印度则是软件、设计、服务及精工业的新兴力量。这不禁使人发问:如果中印联合成为一个巨人,世界格局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佛雷斯特研究公司的经济分析师那维·拉裘认为,如果中印两国在产业方面合作,他们将有可能掌控全球的科技产业。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中印两国的经济力量已经开始融合。尽管目前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仅有14亿美元,但在当前全球化的推动下,考虑到网络科技的发展及通讯费用的低廉,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软件设计放在印度,将产品生产放在中国大陆。这带来的冲击不亚于一场爆炸。对经济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这将加剧美国的失业问题,导致劳动力价格下跌。当前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感受到来自东方的冲击,所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计划及企业将业务外包到印度都曾引起美国政界的强烈反应。但《商业周刊》则指出,美国等其他国家应该学会为中国和印度制造空间。在21世纪,,两国在消费市场、投资、生产等多个方面都将占到较大的比重。

  消费力量的增长

  美国商业研究力量向中印转移不仅是因为这两国具有大量年轻、能力强、成本低的劳动力资源。用思科首席执行官施恩曼的话来说:“我们来到印度是为了降低成本,我们留在印度是为了质量保证,我们投资印度是为了创新”。

  消费力量的上升是推动创新的动力来源之一。今年中国家用轿车的销量预期将达到300万辆,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手机用户,目前已达到了3.5亿人,预计在2009年将升至6亿;有预测指出,两年后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安装住宅宽带最多的国家。虽然获得的关注相对较小,印度目前的消费力量也不容小觑,其爆炸性的发展趋势和5年前的中国极为相似,印度的手机用户也已由2000年560万飙升至当前的5600万。

  更关键的是,中印两国庞大的消费者需求极大地刺激了企业在先进技术和特色服务方面上的创新。调查显示,两国青少年的生活态度和消费程度与19世纪的美国青少年也极为类似。他们对前途有着乐观的认识,认为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时也将消费品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举例来说,在中国,追逐高端潮流产品的消费者每3个月更换一次手机,因为拿着旧款手机就意味着“你已经过时了”。这吸引了众多国家的手机制造商,为他们开发新一代的多媒体功能、上网装备和无线网络产品服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与此同时,这种趋势也在全球标准的制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飞利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里昂·哈德森称,数年后在对电子产品的消费定义方面,中国的角色将由过去的追随者转变成为领导者。

  尽管中印两国在消费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们一定能成为未来的超级大国。当前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总共只占全球的6%,仅为日本的一半。中印必须继续保持经济迅速增长,为每年新增的数千万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目前两国尚面临着金融系统和社会问题等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劳动力价格的差距也会与西方国家逐渐缩小,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印两国无论是在产品的开发、制造或是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尚未有可以和三星、诺基亚、丰田等相提并论的品牌企业。

  另外,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工作机会的创造更多的基于高储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基础教育普及、快速工业化和日益解除管制的劳动力市场等因素,但创新能力却极度缺乏。

  尽管如此,两国都安全度过了此前的亚洲金融危机,而且两国也都仍存在极大的、极具潜力的开发空间。《商业周刊》认为,印度的发展潜力可能会更大一些。由于中国政府的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的工作人口将在2015年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回落,老年人比例上升。而印度目前年龄在19岁以下的人口接近5亿,到21世纪中期,印度的工作人口将达到16亿,超出中国2200万。如果印度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受教育及工作的机会,他们将更多地推动印度的发展。

  在未来的数十年中,中印两国将引发劳动力、产业、市场等多个领域的变革,这对美国来说是个考验。当19世纪美国崛起的时候,欧洲也经历过相似的“阵痛”。企业战略家凯尼奇·澳荷马认为,将中印两国视作机会还是威胁完全取决于美国自身。美国应该像100年前的一样,抱着更开明的思想。因为这两个亚洲巨人如何融入世界,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21世纪的全球经济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卧虎藏龙雄起的障碍

  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存在无限的发展潜力,但当初经济危机、管理薄弱等问题也曾将东南亚和拉美的经济奇迹尽数摧毁。庞大的人口对于中印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是劳动力,也是负担。两国需要年经济增长率超过8%,才能为每年新增的数百万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要达到这种增长速度,中印必须解决环境、金融等多方面的问题。

  由于此前两国的经济发展重点更多的在制造业上,中印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牺牲了许多生态利益,污染问题严重。另外,两国的环境保护法也尚未完全落实,若不尽快加快进度,两国将为经济增长付出沉重的代价。

  货币和债券的问题也是对两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的潜在威胁。中国计划于2006年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国有银行将因此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果中国政府不能很好的改组银行,金融市场可能将出现混乱。而印度的金融体系尽管相对健全,但是公共财政混乱,财政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高达10%。

  难以为其快速增长的老年人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障,也是中印两国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预计在20年内,中国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将超过3亿,但其中只有5%的人拥有医疗保险。同时,中印两国都面临传染病的威胁,公共卫生问题亟待解决。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中,一旦暴发传染性疾病,必将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在未来几十年内,如果中印两国能避开金融、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危机,经济发展将不会遇到太多的阻碍。但是两国仍然要做好准备,学会如何良好控制这些潜在的危机。

(责任编辑:铭心)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印崛起 全球经济",共找到 7,041 个相关网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油价短期可能破70美元 可能带来全球经济衰退
·油价变化惊心动魄 恐怖主义阴霾笼罩全球经济
·英刊社论: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王巍:是中国崛起还是全球经济在中国崛起?
·楼市泡沫极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