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设立制度让掌握资源的人无法浪费
北京新街口,郑女士等了将近20分钟,没有等到她“心仪”的夏利出租车,不得不改乘价格更高的北京产的现代出租车。为此,她的花费要从16元增加到20元。
天津生产的夏利,在中国首都面临被“驱逐”的局面,因为它的排气量小(1.0左右),而且“档次”不高。 夏利被淘汰后留下的位置,使更上“档次”的现代(排气量1.6)成为北京宽阔马路上的新贵。
不仅是夏利,其他一些小排气量汽车,比如奇瑞QQ,也是同样的遭遇。
包头市公安局的一项规定要求,车的长度在3.5米以下、排气量在1.0以下的车,8月1日后不允许在几条主要干道上通行。
地方政府“爱面子”
节约,这个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最近在中国上升为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8月15日,温家宝总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被各大媒体转载,而很多媒体都强调其中的一句话,“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
温家宝力挺小排气量汽车,使得关于常识的争论告一段落。但是,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却不乐观。
天津夏利汽车公司是国内比较早的生产小排气量汽车的厂家,而由于各种土政策的影响,公司月产量从两万辆,下降到今年7、8月份的1.5万辆。
夏利公司一位负责人向《瞭望东方周刊》抱怨,“实际上也有市场恶性竞争的原因,因为小排气量汽车经济实惠,市场竞争能力强,大汽车生产厂家有通过政策支持争取市场的嫌疑。”
这位负责人的言外之意是,大排气量汽车成为新宠,并非那些官员们不知道小排气量汽车对节约型社会贡献大,而是有其他因素。
目前全国依然有22个省市区的84个城市,以有损城市形象、造成交通拥堵等理由对小排量汽车进行限制。
在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小型车盛行的国家,几乎都曾经或依然在采用“对购买大排量轿车加以重税,对购买小排量汽车减税甚至给予补贴”的做法。可在中国,不仅汽车购置税税率对大排量或小排量车都“一视同仁”,而且在停车费、高速路口通行费等费用收取方面,也是大排量、小排量,豪华型、经济型一个样。国家政策“只打雷,不下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地方政府打自己的算盘。
以此保护本地汽车工业、带动本地GDP的上涨等经济利益驱动,或许才是一些地方政府限制小排量车,纵容豪华车消费的真正原因。
中国一些省市还规定,新运营出租车的排量必须在1.5升或1.8升以上才允许上牌,市区运营的出租车如果更新,必须是排量2.0升以上,且车价需在20万元以上,理由是出租车是城市的名片,提高出租车档次才能显示城市的发达程度。
“太节约办不了事”
但是,即便地方政府听从总理的告示,取消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也并不见得每一个消费者都会选择购买。
准备买车的北京人张亮说,在聚会或郊游时,开着一辆小排气量车,在朋友面前太没有面子。
唐女士是北京一家私营高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她的坐骑是一辆广州本田,排量气3.0。还在1993年,她就开上了小汽车,车型不断更换,排气量越来越大。“在做生意时,客户很注意看你开的什么车,如果是好车,马上态度就不一样。这象征着公司的实力。”
可以说,这样的想法,在中国几乎每一个企业主那里,都是基本常识。脸面和关系仍然是中国商场上的黄金定律。
每做一次生意,几乎都要大摆排场。一位客户的父亲过生日,唐女士送了一万元礼金。据说,还有人送更多的,这都是为了今后好签单。
唐女士一年到头,要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钱财用在“润滑”上。由于是私企,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常常很困难,因此要疏通政府主管部门。
“就说邀请一位官员出去玩,用小排量汽车去接送他,这也不合适。”她说。
常驻北京的香港某公司王先生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极为不解:为什么常识问题在内地会成为难题?比如,喜欢开大排气量轿车的人希望借此显示身份,这种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已经被文明社会唾弃。
他提出,在内地工作,要把将近一半的时间用于协调各种关系,搞大大小小的“政治”,而不是用于自己的事业发展。“这是多大的浪费啊。”
消除浪费需要解决体制问题
不过,总的来讲,私企还算得上精打细算了,毕竟,花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
王晓勇曾经是一家集体企业的员工。据他透露,这家县级集体企业每年“业务招待费”就要花掉20万左右。还有各种名目的差旅费、福利等,都属于“不花白不花”的范围。
但现在他自己当起了私企老板,很多都要节俭。
在原材料的采购上,王老板是货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廉的供应商,“一般的国企采购部门只用关系好的供应商的货,这样生产同类产品,成本可能就要高很多。”他说,“不同的体制必然有不同的结果。”
但“节约”还是找上了国企。大唐集团安全生产部副主任侯国力在介绍其节电目标时说,2005年末煤耗降低后,一年的发电成本将会降低五个多亿元——换句话说,在没有采取措施前,这家单位每年多消耗的资源真是惊人。
8月14日,17家中央直属的大企业同时签订了资源节约承诺书,对国务院承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节约能源方面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华能集团是17家企业之一,8月18日,该企业的一位高层官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确实对国务院承诺并且开始落实实施。”
但是,17家企业之一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领导层成员金华(化名)更担心的是,“这阵风过去之后还有没有人关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则认为,国有大企业资源浪费严重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产权归属不明晰、监督不到位。“监督往往不到位,而不挥霍主人财产的管理者有几个呢?”
谁也挡不住追求高生活水准
在推行节约的后面,则是中国社会出现的“挥霍主义”的事例。
6月,在号称亚洲举办的首次顶级奢侈品展览——“上海国际品位生活展”上,从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到钻石珠宝、时装名表、贵族百货,应有尽有。据估计,2000多位精英人士应邀参观,每位参观者个人资产均在千万美元以上。
拥有全球最昂贵汽车品牌之一的宾利公司称,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已创造三项纪录:总销售量亚太地区第一;销售增幅全球第一;价值1188万元的宾利728型销售量全球第一。
中国似乎正在成为全球新兴的消费主义国家。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价值约为20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额的30%。
对名牌趋之若鹜的不仅限于富豪,一些大城市中的青年人也在日益膨胀欲望。他们的支出远比收入高,消费信贷的急剧膨胀,正催生一大批现代“负翁”和“月光族”。
消费主义导致人们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竞相攀比、竞争和模仿。这种心态,成为了阻止节约型社会的最大因素之一。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梁小民说,提倡节约型社会与鼓励消费之间并不矛盾。需求和消费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现在,人人都在大谈节约,有人甚至说,使用过的牙签也应该留下来,下次吃饭时再用。这就是矫枉过正了。
如何使人们在享有较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而又不铺张浪费,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艰深问题。
唐女士说,不能单凭排气量来看是否节约,而更要考虑技术先进性。排气量3.0的本田车耗油十个,而1.6的富康耗油却达八个。
因此,也有论者认为,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创新。比如,开发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降低汽车的价格。据称,这已提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官僚和腐败是最大的浪费
现在,许多小职员都收到了文件,要求在办公室里调低空调温度,合理利用电脑,以节约电力。不过,仍有人指出,最大的浪费,还是政绩工程和决策失误。
安徽前副省长、贪官王怀忠想把阜阳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耗资3.2亿的阜阳机场,如今成了杂草丛生、鸟兽出没的天堂。
据有关部门估计,王怀忠的一系列政绩工程使阜阳财政负债达20多亿元,相当于目前财政可支配收入的五倍,至少透支了阜阳未来10年的财力。
四川绵阳机场在2001年竣工通航,当年就亏损3800多万。根据审计部门调查,绵阳机场目前未发挥或未完全发挥投资效益的资产高达2.2亿元。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中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损失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元。
汪玉凯教授认为,政绩工程和腐败给社会造成的浪费和伤害是最大的,其根源在于公共财政约束机制和对官员约束体制的不健全。他说,“必须刻不容缓地建立有效机制,让掌握财政大权的人无法挥霍!”
中国为什么要推行节约型社会
最近,中国正在开展一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全民运动。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周大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果保持现在的能源高消耗,难以再维持中国的经济发展!”
有专家估计,按照目前的消费能力,如果中国经济总量达到美国水平,意味着中国将消耗全球124%的原煤、120%的铁矿石、108%的钢材、160%的水泥、108%的钢材和100%的氧化铝。
也许这样的类比不是很恰当,但正如专家所言,如果不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将成为世界资源、能源的“黑洞”,反过来,会严重威胁中国的政治安全。■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郭高中、实习记者柴爱新/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