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就纺织品问题第四轮磋商目前正在北京举行。在昨日的磋商中,中美双方进一步交换了看法,澄清了各自的观点。双方将于今日继续进行磋商。
拉锯式的争论
从5月中旬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舞起特保大棒至今,中国已有七类纺织品遭遇到了美方纷至沓来的设限阻挡,中美纺织品谈判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部分原则问题上仍存在实质性分歧构成了影响谈判结果的重大羁绊。其中主要是基准期的确定。据了解,美方一直要以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作为过去一年的基准期。但是由于过去一年纺织品贸易尚处在配额限制下,中方坚持要求应取跨年度的一年期为基准期。中欧协议对基准期的确定就是从2004年4月1日到2005年3月31日。未来协议中配额的确定和所能涵盖的中方产品数量成为了双方直接争论的焦点。美方要求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增幅控制在7.5%以内。但中方则提出了希望出口增幅能够在15%以上的诉求,并对美方的一揽子协议持有异议。
掣肘在那里?
从表面上看来,中美双方纺织品谈判只是原则性问题的争论,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纺织品问题只是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个经典切片,其背后隐匿着的一揽子问题才是焦点所在。
今年11月末美国各州将举行下届国会议员的选举。对于那些参选议员来说,如何给自己拉来选票已成为他们眼下疯狂追逐的目标。然而,目前美国很多州都存在着失业问题,参选议员们自然会在本已不平静的中美纺织品摩擦上大做文章。
不仅如此,人民币升值的妖魔化历来是美国国内部分人士挑起中美纺织品摩擦的重要靶子。在他们看来,是人民币的大大低估诱发了美国对中国日益飚升的贸易赤字。虽然前不久人民币已经作出了2%的小幅升值,但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并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中国顺差来源的第一大户--纺织品出口,也就成了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挤压对象。
谅解有望达成
实际上,中美贸易的正常化发展已经给美国人民送去了福祉。摩根士丹利认为,2005年美国从中国内地的进口总额将可能达到1560亿美元,这意味着从中国内地进口的产品在到达美国消费终端之前,美国企业可以增加6250亿美元的价值。这部分价值相当于美国GDP的5.8%,意味着在美国有超过800万的工作岗位与中国内地的进口紧密相连。如果中美贸易真的受到破坏,那么对中国和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是相当大的。
乐观的分析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看见中美纺织品谈判的希望。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纺织品在美国只是一个夕阳产业,不是什么关系到美国经济前景命运的战略产业,就业人数也有限。不仅如此,在美国国内,来自各个零售协会要求对中国纺织品放宽设限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一些进口商正在为把中国输美纺织品的增幅上限从7.5%提高到20%甚至更多而进行游说。由此迫使美国政府作出公正的选择。
尽管中美之间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存在各自的看法和分歧,但双方已就协议的基本框架达成一致,舆论普遍认为,由于美方在先前的几轮谈判中几乎是寸土未让,而中方已经作出了很大的让步,因此,如果美国能够作出适当的退步,双方达成一个折衷性协议不是没有可能的。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