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傅成玉反思中海油收购案
 BUSINESS.SOHU.COM   时间:2005年09月01日18:38   来源:中国企业家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文/本刊记者 杜亮 王志强

  8月24日。中国海洋石油大厦一间会议室里。刚刚从一场收购案大战中解脱出来的傅成玉,打理思绪,接受了《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专访。这是自8月2日,中海油宣布退出对美国第9大石油公司——优尼科的并购后,首度公开对国内媒体说话。

  这位喜欢喝咖啡的中国大型国企领导人,会对外界说些什么?他会为中海油这次擦肩而过的世纪收购做怎样的反思和总结?

  在6月23日,中海油报价185亿美元,发动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收购大战之后,傅成玉本人以及他所领导的中海油,就落入了来自媒体和公众质疑的中心:

  花这么多钱收购,到底值不值?

  是商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

  为什么国际上别的大油公司不买,就你中海油买?

  中海油的市值没优尼科大,这不是蛇吞象吗?

  就是买下来,你有能力整合好一家西方公司吗?

  ……

  对于这些大大的问号,沉浸于商战之中的傅成玉并非浑然不知。但是——正如他对《中国企业家》所言——当时的情况下,“我没时间说”,也“没办法说”。

  在任何一起重大商业事件中,由于掌握信息丰厚程度的巨大落差,以局外人的角度和以局内人的角度评判观察,可能会得出是非对错截然不同的结论。

  而今,收购大战已尘埃落定。收购的内幕曲直似乎也该到了复盘的时候。本文要揭示的,就是傅成玉作为这起重大商业事件的核心当事人,对中海油世纪收购大战的还原与反思。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

   1 中国人应该如何评价中海油此次并购?

  “我们不能按西方常规的MBA教科书上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这次并购。”

  《中国企业家》: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这件事情,根据我们的观察,国际媒体的报道正面的比较多,但是国内媒体和公众舆论,几乎是一面倒,绝大部分是说中海油不好。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傅成玉:我只听到一部分。我分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国的媒体、有关的学者和专家对这件事本身了解不多,所以理解不深。还有一个,我们很多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按西方教我们的传统模式思维,用西方教我们的标准去评判。我们这次收购虽然没有成功,以至于让中海油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但是通过此次并购,中海油也对下一步走出去收购积累了经验。

  中海油收购这件事之所以至今余波未平,是因为大家都感到中国公司收购外国公司不容易,尤其是像中国的国有企业,毕竟是长期在计划经济熏陶下长大的。国人提起来收购外国公司往往第一是害怕,第二认为成功的机率很小。我们相信,这些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有一些地方需要重新进行思考。

  国人所谓好与不好,全是按人家的标准定。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谁都说中国发生了巨变,靠的是什么,不是靠西方的模式。在理念上,在认识上,不能用常规的甚至大家读MBA教科书的方法分析本次收购。为什么?我们靠西方模式能变得这样快吗?是靠我们把西方的一些理念,包括经济学的某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改造,改造以后既不是西方的模式,也不是中国原有的模式,才发生了重大变化。用西方的理念、西方的思维来解释中国的变化,无论从经济学到政治学,都找不出依据来。既然不能用西方的理念、西方的发展模式来解释中国的巨变,就更不能用西方理念衍生出来的评判标准,包括MBA教科书的标准来简单地评判中国企业的行为。

  看中国走过的道路,无论是从共产党创始到今天,哪一条是完全按照西方教科书上的、马克思教科书的理论。像我们搞企业管理也是,西方的管理好不好,好啊。他的理念你可以用,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但是这种方法、这种理念都得经过改造。你看看中国企业家成功的东西,基本原理大概是一样的,但和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对照,哪个跟他们完全一样?

  所以过去总结毛泽东思想,说是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借鉴了西方的很多经济管理甚至政治上的理念,有些方法包括市场经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造,在世界上找不到中国的发展模式,但是中国成功了。搞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考虑西方上百年、几百年企业管理好的理念和好方法,我相信我们也不能成功。但是我们把这个方法、把这个理念完全照搬,我们不会跑到西方前面去。我们只有把这样一些理念、把好的办法结合中国公司的实际,创造自己的管理方法,才有可能和西方公司同台竞技甚至有可能打赢。

  所以在思路上,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包括教科书讲的,永远做不到。我们收购,等二十年也等不来,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标志是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所以按照西方MBA教科书走永远做不到。但是我们又不能等到我们工业化完成了,企业管理水平上升到那个程度了再和人家较量。这就像当代中国既有工业化没有完成的一面,又有后工业化的一面,像知识经济中的高科技,要同时进行。一方面加快提高管理水平,包括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做和西方企业竞争的准备。

  今天能走出去,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初叶,西方公司已经走了上百年。过去我们叫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源,已经两次,但我们今天已经来得非常晚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要想什么都是很好的,哪怕有一块金子大家都叫你去拿,没有了!今天我们说走出去,就要树立要打硬仗啃骨头,走崎岖的荆棘小道。不能按常规出牌,要体现出创造性思维。

  《中国企业家》:在中海油收购这件事上,西方的一些舆论认为你背后有政府的支持,说你不是商业行为,实际上是不是这么回事?美国的政客阻止收购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傅成玉:先纠正一下,不能简单地说西方舆论都认为中海油背后有中国政府支持,不是商业行为。准确地说是雪佛龙公司和美国的政客们这样说的。在我们竞购期间,国际主流(主要是美国的)媒体,先后发表了13篇社论,全部是反对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这件事上用政治干涉商业交易的。

  其实不仅美国的政客们这么说,国内也有些人这样说,这是典型的用人家的思维,用他们的标准来评判我们自己。其实国际上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国有的还是私营的,当他走上国际市场时都是得到了本国政府支持的。美国的政客们说,我们是政府控股的公司,政府有补贴,是为中国战略服务的。先说政府补贴,这本来就是无中生有,具有欺骗性。我们自有资金30亿美元,从国际投资银行贷款60亿美元,再发25亿美元的股票,其余是从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没有一分钱利息补贴。政府控股也是人家的借口,其实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多其它国家,如欧洲和中东一些国家,政府控股的油气公司在过去都收购过美国油气公司的油气资产。最典型的是委内瑞拉政府控股的石油公司(CIGO)就在两年前收购了美国的1万多个加油站和部分炼厂。所以,这些只是借口而已。

  他们还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会威胁美国的能源安全,这也不是真话。因为优尼科在美国本土的产量占美国消费量的不到1%,其国际上的产量都不供应美国市场,怎么能影响其能源安全呢?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不希望中国公司控制优尼科的亚洲资源,是其扼制中国图谋的一部分。为了扼制中国,公开使用双重标准。因此,我们不能天真地认为他们反对收购是因为中海油是中国政府控股的。

  2 185亿美元买值不值?

  “外界说我比雪佛龙给的多,管他给多少,关键是我能得到多少。”

  《中国企业家》:我们回到外界关心的具体问题,人们最大的一个不解:中海油为什么要出185亿美元的价格?这个价格是不是太高了?是不是显得不够理智?

  傅成玉:中海油在市场上的记录和形象都是以为股东带来高回报为标志的。不要说中海油,任何企业去做并购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个。不是像外界说的,由于中国政府需要能源,中国的国企就可以不惜代价去做。我想做这种判断的人,就是太简单的人,而且落入了别人的圈套。为什么?政府需要能源也要讲经济代价,如果我花很多钱,花不该花的钱去买那些储量、产量,还不如到市场上买,因为现在市场是开放的。这是非常简单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大家认为中海油的收购好像不是什么划算的好事?我想直接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中第一次出这么高价——185亿美金,去买一个外国企业。长江三峡目前的累计投资都没这么多,可长江三峡经过了多少年论证?全国人民共同建设。所以大家对中海油报出这样一个数字感到震惊。

  第二,双方的差价都已经暴露在那儿了,人家(指雪佛龙)出170亿美元,你(指中海油)花185亿美元,你这不是“冤大头”吗?这是两个最直接的原因。

  还有一个是思维方式上的局限。中国做买卖有两类思维方式,一类老看人家赚多少钱,老想从对方那里抠出来一点。另一类是先看自己赚多少,只要我赚够了,你赚多少都跟我没关系。在这件事上我们是第二类思维。我报多少价首先看它值多少,我能得多少,再考虑出什么价。虽然我出的价比雪佛龙高,多15亿美元,达185亿美元,最后可能是190亿美元(加上收购成功后要付给雪佛龙的分手费),但是我拿回来的价值远远超过200亿美元。怎么样看优尼科公司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看:

  一是把该公司今后20几年每年的产量乘以一个油价,然后再贴现到今天,这个公司的价值远远超过220亿美元。这里,使用的油价是关键。我们用的是什么油价呢?我们用今后10-20年的长期油价每桶25美元到30美元计算的,而天然气则是用今天销售合同实际价格的40-60%来评价的。够保守了吧。即使这样,它的价值也远远大于200亿美元。

  二是在石油行业评估收购的另一个标准是看每桶储量的收购价。优尼科公司按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标准登记的可采储量有17.54亿桶油当量,而实际可采储量高达44.28亿桶油当量。储量绝大部分是不公开的,公众不知道的。之所以不能登记,不能公开,并不是因为这些储量不落实,而是因为按照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比如优尼科在阿塞拜疆的大油田,要修通过土耳其到伊朗港口的管道,管道没投产之前,就不能允许登记储量。再比如天然气,没有销售合同也不能登记储量。天然气市场全球总体供大于求,而优尼科公司的2/3储量是天然气。没有市场,没有销售合同,就不能登记为储量。不能登记为储量,就没有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该公司储量、产量都比中海油大而市值却远远低于中海油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让该公司增值的原因,因为我们有市场。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一桶储量的平均价格在12-14美元,在北美则达16美元/桶。如果我们收购成功,要花190亿美元。若按登记的17.54亿桶计算,每桶约10.8美元,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若用实际的44.28亿桶计算,每桶只有4.3美元。世界上到哪里能找到这么大规模,这么便宜的储量呢?

  三是实际价格要远比上面计算的便宜。为什么?该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现金有17亿美元。6月份卖掉其在加拿大的一个油田,卖了18亿美元。我们若收购成功,最早的交割时间是9月底。按照该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到9月底至少还要增8亿-9亿美元的现金。到交割时它光现金就达40多亿美元。那我们收购实际花多少钱呢?将近150亿美元。实际购买价格是多少呢?按17.54亿桶计算,只有8.55美元/通,按44.28亿桶计算,则低到3.4美元/桶。

  知道了这些,还会有人说它不值吗?我还要告诉大家,这并不是这个公司的全部价值,还有额外的巨大价值,即其它的有形、无形价值。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拥有一个完整的技术和管理团队。现在全球的石油公司都缺少各类专业人才,中海油更是如此,这将帮助中海油实现快速的国际跨越。

  二是该公司的深海勘探、开发技术将使中海油一步迈入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国际一流水平。

  三是该公司在全球拥有13.8万平方公里的可勘探面积。这是巨大的潜在价值。拥有可勘探区块(面积)对石油公司来讲就像房地产开发商拥有土地储备一样,是宝贵的资源。13.8万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呢?拿渤海湾为例,渤海湾水域部分的可勘探面积也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我们在这里已经经营了30多年,现在年产量已达到2000万吨,预计2010年要翻番。

  现在,你可以判断到底值不值了吧?你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值不值。

  中海油今天的产量和储量与优尼科相比基本相同,而中海油发展到今天用了23年的时间,如果收购优尼科,可以使公司产量立即翻一番。节省23年时间值多少钱?

  《中国企业家》:中海油报价是185亿美元,加上成功后5亿美元的分手费,一共190亿美元,这一收购价几乎接近中海油当时的市值,你们是如何筹措这笔资金的?当时考虑过用母公司减持20%股份进行融资,会不会导致控制力减弱的问题?

  傅成玉:此次竞购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现金30多亿美元,以及从高盛财务伙伴有限公司和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获得总计为30亿美元的过桥贷款,从中国工商银行获得60亿美元的过桥贷款。此外,中海油还从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得45亿美元的长期次级债形式的贷款,以及25亿美元的次级过桥融资。其中市场上普遍的担心是中海油总公司通过将所持股份公司70%的股份减持一部分来进行融资的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当时公司决策层考虑通过减持,中海油总公司可以卖出20%的股份。20%可以卖多少呢?40亿到45亿美金,卖给谁呢?当时有的是投资机构要,我们想卖给中国的有关外汇机构。为什么呢?因为将来总公司要是回购比较好谈,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不会导致因卖掉这部分股份引起股东诉讼和弹劾。

  中海油总公司将70%的持股减持20%后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有没有影响呢?看起来百分比是降低了,但是收购后所持的市值比中海油现在总量还大。如果按并购前中海油20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中海油总公司占70%,市值是140亿美元,而收购以后的市值达到400亿美元,中海油总公司的持股虽然减到占50%,但市值从140亿美元变成了200亿美元,所以虽然持股百分比降了,但是母公司的控制能力其实并没有受到影响。

  《中国企业家》:中海油退出并购,是不是“全身而退”?退出成本有多大?20亿美元的保证金是怎么回事?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傅成玉:没有退出成本。我们就花点请顾问的钱,人员费用。关于20亿美元保证金,可能大家不太懂,当时还闹了一个误会。当时我驻美有关机构发回来一个急电,听说“我们承诺优尼科如果这个项目做不成,得赔它20亿美金”。当时他们着急了,说这个事国家政府一定不会批,20亿美金给人家了,会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请有关方面立即制止这种行为。

  事情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跟优尼科谈的收购协议里面有这么一条,就是说如果这个事所有的环节都走通了,美国政府也批了,优尼科董事会也批了,中海油的大股东不批,那会给优尼科造成损失,造成损失了就要起诉你,但中海油在美国没资产,如果起诉,中海油输了,罚款不能到中国去执行,因此得有个保障。当时协商的结果是我们两家共同选一个银行开一个账户,存一笔钱,叫做托管,这相当于我们在美国有一笔保证金。一旦优尼科起诉打赢官司了,实际赔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但是谈判期间钱和存款利息都属于中海油。原来谈的50亿美元,最后我们谈到20亿。但这个约定仅仅是理论上成立。你想什么都办成了,中海油的大股东能不批吗?

  3 既然优尼科公司这么好,为什么要卖掉?

  “优尼科产量比我们大,储量也比我们大,但为什么市值比我们小?因为它很多储量不能登记,不能形成价值。我有市场,拿过来就能登记成储量,就变成价值。就这么一层纸,捅破了是很简单的事。”

  《中国企业家》:既然优尼科这么值钱,为什么国际上别的大型石油公司不买,怎么就你中海油买?

  傅成玉:很多国人,包括我的朋友都说:小心人家雪佛龙是个“托儿”,把价格抬上去让你进圈套。但最后的结果是,我变成了一个“托儿”,把雪佛龙给“托”上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人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运作、思维、规则不清楚,仅仅按照国内的情况来猜测。

  既然优尼科公司这么好,为什么要卖掉?

  前面说了,一,不是这个公司的资产质量不好,而是不能把资产变成价值,该公司的股票价格长期低于同类公司的30%左右,股东不高兴。二是这家公司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上是100%流通的,卖不卖管理层说了不算,股东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股东要求卖掉它,让能使其资产体现价值的人来经营,让能使其资产增值的人来经营。

  优尼科公司产量比我们多一点,储量也比我们多一点;就在中海油收购期间,它的市值是170亿美元,我们的市值是220亿美元。它产量比我们大,储量也比我们大,但为什么市值比我小?首先说明它的资产是不坏的,因为没有市场就不能变为价值;其次就是刚才说的,它的很多储量不能登记,而我有市场,拿过来就能登记为储量,就变成价值。就这么一层纸,捅破了就很简单。不知道的人就认定说这个公司肯定不好,好它能卖吗?

  4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是不是“蛇吞象”?

  “原来我没宣布报价的时候,中海油的股价是受压的,市值220亿美元。宣布报价后,披露了真实信息,股价就上去了,现在达300亿美元。因为投资者看到了收购后中海油不会被债务负担压死。”

  《中国企业家》:中海油的市值在并购前没有优尼科大,有很多人认为你是“蛇吞象”。对此你怎么看?

  傅成玉:这是一个误会。其实,优尼科公司那时候市值170亿美元,中海油市值220亿美元。但两家公司合并以后市值要远远超过400亿美元。我们可以把市值搞到450亿美元,将来再收购一个200亿的公司就很容易了。可是现在220亿市值的公司收购市值170亿美元的公司,人家就说我“蛇吞象”。谁会想到我把它拿过来变成450亿市值呢?合并后不只是把两个市值加起来,更重要的是我怎么让它增值。如果收购成功了,产量当年可以增加107%,储量增长79%。79%是怎么来的?按17亿桶算的,优尼科其余的储量不算。我的销售额,可以增加到多少?原来中海油是67亿美元,合到一起可以达到149亿美元。除税息前的现金流是多大?原来中海油是35亿美元,合并后变成69亿美元。花185亿美元,一年的销售额可以猛增到149亿美元。

  前面说过,优尼科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样,是一家“要破产的”公司。如果收购成功,到交割时,它的账上的现金可达40多亿美元,不超过五年借的债务就可以基本还清了。在所有大型收购案中,一般收购当年每股盈利都是被稀释的。而我们这个收购当年每股盈利却可以增加5%,第二年就达17%。从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可以看得出来,原来我没宣布报价的时候,中海油的股价是受压的,市值只有220亿美元。宣布以后,披露了真实信息后股价就上去了,市值现已达300亿美元。因为投资者看到了收购后中海油不会被债务负担压死。他看了我的融资结构,在这种安排下,资产负债率也不超过40%。中海油是借了很多债,但还能使公司保持在投资级。投资者看到了这些数字,都认为是好事。

  有中文媒体说我要“不惜代价”、“发誓搞定”这笔交易。这话听起来很吓人。我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听来的。我除了在6月23日宣布竞购当天接受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采访外,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中文媒体的采访。但我接受过西方媒体的采访。我说过“I am confident to win”——我有信心能赢,但怎么也翻译不成“不惜代价” 、“发誓搞定”吧。

  5 即便买下来,能不能整合好?

  “我们总体的管理水平还有差距,但等慢慢建好了再走,那咱们还来得及吗?”

  《中国企业家》:近两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逐渐形成热潮。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完成收购容易,资金并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整合的难度。像联想、TCL都碰到这样问题。这也是人们对中海油的这次并购一个担心所在。你怎么看?

  傅成玉:我先举个例子。前几年我们花了近6亿美元收购了西班牙Repsol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公司,接收了850多个正式员工,还有1000多临时工,还加上30多名外籍雇员。头两年我们只派了两个人过去,到现在也不到20个人,但是我们管理得非常好,四年不到,整个投资60%已回收完了。原来预计是32%。

  按我们现在对自己的了解,中国企业包括中海油,在整体管理水平上,还达不到西方一流公司的程度。因为咱们的工业化还没完成,生产力水平还没到那个阶段,所以生产关系跃不过去。生产关系跟生产力是对应的。但是你不能因为管理水平还有差距,就非要等到将来什么时候才去做,等慢慢建好了再走,那咱们还来得及吗?你必须得两步并成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那怎么走呢?

  第一,要学会使用和管理人家的人,不要全靠咱们自己的人。咱们走向国际要学会用外国人,学会管理外国人。如果你把中国人都派过去,学西方公司的收购整合办法,把人家都赶走,把人家的系统都改掉,那你肯定会遇上大问题。我们要走自己的路,就是继续用他的管理层和管理体系。

  第二,用他们的管理体系反过来改造中国的管理体系。有人说国际上的收购案70%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是整合难,整合难的原因是文化不同。这只是表面现象,你看国际大公司之间是怎么整合的呢?他是把人家都踢开,用自己的体系、自己的人。

  第三,国际性的大公司,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它的作业。人家原来的公司不管好坏,他跟当地的文化是融合的,你是新来的当然不合了。你要换系统,要换人,和当地的文化、当地的法律都要重新整合,需要一个磨合期。我们则不然。我们不想一下子把他那套改了,我先派去几个人,而且还不去主事的人,我派当副手的人,干什么呢?学习。只要他那套原来的东西维持不变,就达到我的目的了。我观察1-2年以后,看清了在哪里我可以做得更好,然后再进行改进。

  第四,我们石油行业和制造业的性质不同。制造业是什么特点呢?你收购了,要首先想技术是不是有变化,产品是不是有变化,客户、市场是不是有变化。石油行业则不同,不论谁当业主,产品是一样的,技术是一样的,客户不会变,市场也没变。不论是谁产的油,全世界一个价。我的天然气20几年的合同都没变。只要生产方式上保持不变,该出一吨油还出一吨。你担心什么呢?只要油一吨不少,你这块就不会出事。然后我再研究如何增加价值。我可以花1年-2年时间观察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别一下子把人都踢走了,原来的做法全改变了,那我自己也完了。对我们来说,在初期的整合最主要的是什么呢?是计划预算、资金、财务和销售。只要这些方面建在一个平台上,就是联个网,公司的关键问题就抓住了,其它的作业方式先不要改。它的管理系统我先不要改,好的我可以拿过来改改国内的,要反过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管理创新。所以说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不能简单用西方MBA的标准来简单地评价中国的企业。更不能把西方教科书上的东西不加研究地简单引用,一定要研究中国企业的特点,研究行业特点。

  6 中海油还要继续“走出去”吗?

  “在旁人认为不可为的情况下能为还得能为成,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中国企业家》:我们知道中海油是一家创新型公司,中海油的CEO一直以来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企业先进的东西。收购优尼科这件事,你能不能梳理一下它和你自己的关系。这件事没成,你自己会受什么影响?或者说在你自己本人的职业生涯中,怎么评价这件事?毕竟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机会来操作这样的事。

  傅成玉:这个应该是我们海油人集体智慧的体现。整个过程中是我们是一个班子在谋划、在决策,我起了一个主要角色应起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件事既反映了我们的管理和决策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同时,也表明我们公司的领导集体在世界眼光上,在对国际资本市场的理解和操作水平上,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且,也非常冷静、客观。我们并不是说因为这个东西好就头脑发昏,我们也没有因为大家说不好的时候就止步不前。应该说在国际资本运作这一块,我们不输给西方公司。在整个收购案和将来的整合打算上,我们有我们的独到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并没有完全按照西方的管理模式去做,我们是基于对中国今天的现实,中国企业和我们公司的现实来做的。应该这么说,我们今天走向国际已经非常晚了,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后来者等待你的已不是鲜花、也不是那些赞誉,后来者要准备的就是要啃骨头,要走荆棘小道。但不是说你走不成。如果你在这个上面没有充分的准备,或者说你没有坚定的决心,中国企业就别想往外走。中国企业一做点啥,外界评论这儿风险大,那儿风险大,没风险能轮到你中国企业吗?西方世界发展几百年了,大公司在那儿摆着呢?容易的好事能轮到你吗?但是不能因为难就不走了。思路非常重要。你怎么走,既要准备啃骨头走荆棘小路,又要走成功。这就需要创新思维,创新管理。为什么我要举爬雪山、过草地,两弹一星的例子,在别人认为不可为的情况下你能为还得能为成,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所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要简单说你看风险那么大,没有风险,能轮到咱们吗?这是一个。第二,明知有风险,你得有能够战胜风险的决心和信心,这个决心和信心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我们不仅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更有20多年对外合作的经验。我们知道国际大公司的长处,我们更知道自己的长处。这就是我们的基础。

  《中国企业家》:最后在收购优尼科这件事上,你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

  傅成玉:第一,没买到非常后悔,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我们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第二,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在市场上的操作每一步都被华尔街充分认可,这标志着我们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在市场操作上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同时,尽管美国政治上强烈反对,但是没有一篇文章说中海油不好的,说我傅成玉不好的。它们对这个公司,对我们的管理层是认可的。中海油毕竟是中国国企的一个代表,在外面来看它已经把这件事作为中国企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这件事儿是早晚要发生的,今天不发生,明天一定发生,中海油不做,其它公司一定会做。我相信我们这条路还得继续走。这次是为下一次走做好了铺垫。

  第三,通过这件事,使我们看清楚了,虽然自由贸易的规则是西方国家制定的,但既使你完全按照他的游戏规则去做,当他感到利益受到威胁时,他随时也可以改变规则,公开地实行双重标准。

  因此,我们不能天真地、自觉地与世贸规则“较劲”。伤害国家利益时,一切规则都得改。

  因此,我们也该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立法了。

  中海油与竞争对手实力对比

   中海油 雪佛龙

  总资产 1532.6亿元 932.8 亿美元

  负债 536亿元 113亿美元

  历史 23年 126年

  排名 50左右 4

  注:截至2004年底

  中海油并购资金来源

  中海油自有资金30余亿美元

  高盛、摩根大通提供的过桥贷款30亿美元

  中国工商银行提供的过桥贷款60亿美元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提供的长期次级债形式贷款45亿美元

  中海油大股东提供的次级过桥融资25亿美元

  中海油收购案始末

  失去收购优尼科的机会,中海油或许满腹委屈,但它显然不是一个黯然的“失意者”

  文/本刊记者 王志强 杜 亮

  2004年12月26日(美国西部时间12月25日),美国加州正被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所覆盖。此刻,在加州首府洛杉矶某饭店一个暖意融融的餐厅里,只身赴美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

  

  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正和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董事长威廉姆斯进行着一次秘密会晤。

  谈话围绕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内容展开,由于交谈甚欢,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的傅成玉甚至忘记了那天是圣诞节。当晚,兴奋不已的傅成玉便返回北京。

  正是这次非常私密的会晤,拉开了一场长达8个月之久、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涉及金额最多、影响最大的海外收购大战的大幕。有媒体甚至将之渲染为“世纪收购”。

  第一阶段:寒冬蛰伏

  2004年12月26日-2005年2月27日

  傅成玉和威廉姆斯见面仅过了10天,消息灵通的英国《金融时报》就率先披露了中海油洽购优尼科的“秘闻”。1月6日,该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正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优尼科公司发出逾1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这起交易将是中国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宗海外收购。”尽管傅成玉本人事后对《中国企业家》讲“130亿美元”只是一个“可能”,并非实际报价,但中海油跨国并购的雄心已然浮出水面。

  “在更早的时候,中海油就已经在为跨国并购做准备了。”回忆起年初洽购优尼科的初衷,傅成玉如是说。“过去几年,中海油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单靠内部持续增长很难实现我们的中长期目标,尤其是在实现海外产量目标方面。”

  2004年年中,中海油通过对12家亚洲油气公司过去几年的收购情况研究时发现,靠收购区块资产的方式实现持续增长效果不彰。一般来讲,较为成功的油气资产收购都发生在低油价时代,进入高油价时代,资产收购的难度和成本就会增大。“必须从资产收购向公司收购转变。”傅成玉在中海油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说。

  战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选择收购目标。第一轮的筛选范围很大,北美、西非和里海等地的数十家独立油公司,甚至包括加拿大国家石油、科麦奇和莫菲这种中等规模的石油公司都进入了中海油的视线。按照“资产价值小于200亿美元;有储量和产量增长潜力;中海油的承受能力、中国LNG业务和可获得性”等各项指标,中海油在经过三轮的筛选后,最终将收购目标锁定在优尼科。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优尼科是一家有一百余年历史的老牌石油企业,在美国石油公司中排位第九。近两年其经营不甚景气,市值低于同类公司30%左右,因此董事会一直在考虑寻找买家。

  中海油选择并购优尼科,主要看中的是优尼科在亚洲的油气资源。在优尼科已经探明的17.5亿桶油气储量中,70%位于美国本土以外,包括亚洲的印尼、泰国、缅甸、孟加拉和中亚的阿塞拜疆等国及里海地区。优尼科的资产分布与中海油在中国东南沿海加紧实施天然气战略可谓“天作之合”——优尼科气资产分布最广、与中国地理最为接近的东南亚正是中海油沿海天然气市场最理想的气源地。

  2月27日,优尼科提供了初步资料,邀请中海油作为“友好收购”的候选公司之一。同日,中海油总公司党组和管委会在听取了有关人员的汇报后,正式认可优尼科是符合中海油长期发展目标的收购对象,并决定2月28日正式启动该项目。

  第二阶段:初试锋芒

  2月28日-4月4日

  2005年2月28日,“誓师大会”在中国海洋石油大厦举行。会上,中海油宣布成立由傅成玉、罗汉、蒋龙生、周守为等四名执行董事和曹云石、杨华、刘健等三位高管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小组,涵盖技术、法律、财务、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及交易支持和价值评估等领域。同时中海油还聘请了各领域的世界知名顾问助战。投资银行是高盛和摩根大通;法律顾问是DPW、Herbert Smith;税务顾问是德勤;技术顾问是Miller Lents;公关和媒体顾问是Brunswick, PSI;政策顾问是Akin Gum。

  项目启动后,经过8昼夜的紧张工作,3月7日,中海油决定向优尼科提出一个每股59-62美元的报价区间。该报价属于意向性报价,不具有约束性。“其目的是表明中海油对本次收购的诚意,争取一张进入优尼科收购者行列的入门券,以打开进入尽职调查阶段的大门。”傅成玉说。

  中海油这次报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刺探”优尼科的心理预期价位。报价的同时,中海油当时还慎重提出和讨论了项目的风险,如储量/产量、环境责任、区块的有效期和合并后的整合等。

  3月10日,优尼科董事会接受了中海油的非约束性报价,允许中海油进行“确认性”尽职调查。时间为2周半。

  三天后,也就是3月13日,包括董事长威廉姆斯在内的优尼科十三名高管组成的特别小组杀到北京。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就中海油关心的优尼科核心油气资产和储量等问题做现场陈述,并回答来自收购方领导小组的各种问题。

  当时优尼科高层之所以主动向中海油投去橄榄枝,奔赴北京进行谈判,据分析有三点原因:第一,中海油掌握着巨大的天然气市场,由它收购,优尼科的股票会增值;第二,中海油已经表态,收购后优尼科的高管层会基本留下,这对优尼科管理层来说,算吃了一颗定心丸;第三,由于中海油的大部分股票不能全流通,所以要收购就得全部拿现金,对于优尼科的股东来说,这很有诱惑力。

  “当时优尼科惟一担心的是中国政府不批,对美国方面一点也不担心。”傅成玉回忆说。为了取得中国政府的支持,优尼科甚至搬来了美国前国务卿、赫赫有名的“中国通”基辛格来做中国政府的游说工作。事实上,这种担心完全多余。这样一桩两全其美的收购案,中国政府怎么可能不批呢?

  优尼科的十三人小组回国后,根据中海油开列的问题清单,又提供了大量内部资料,作为对第一批资料的补充。尽职调查结束后,中海油收购项目组最终确定了优尼科公司的估值范围——51.9-67.7美元/股。在北京这次关键的接触中,优尼科董事会跟中海油合并的意愿几乎完全确定下来,中海油一度接近成功的边缘。“但我们的确在走一个非常艰难的独木桥,找好了平衡点就能站住,找不好就会掉下来。”傅成玉并不讳言当时仍旧存在的不确定性。

  第三阶段:卧薪尝胆

  4月4日-6月23日

  3月30日,是按照约定由中海油向优尼科提交准确报价的最后期限。然而,由于中海油独立董事的犹疑,这一天召开的决定报价的董事会不欢而散。傅成玉的担心变成了现实。

  5天后,更大的变故出现了。4月4日,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横刀夺爱,宣布以25%的现金(65亿美元)、75%的股票(1.03股雪佛龙股票换1股优尼科股票)收购优尼科公司。按照雪佛龙公司4月1日股票59.31美元的收盘价,收购价约为62.07美元/股。优尼科管理层初步接受了该报价。

  “现在看来,我们失去了赢得并购的一次最佳机会。”谈及此,傅成玉至今扼腕不已。中海油为何没能在第一时间出价、一锤定音?3月30号的董事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在那段时间,中海油已经获知雪佛龙与优尼科在加紧接触。如果3月30日中海油的董事会上,能够确定最终报价,他们就会赢得主动权。然而,那次会议上,据称中海油的四名外籍独立董事均拒绝对该并购计划表态。部分独董表示,因时间仓促、未能对收购方案有深刻理解,他们担心公司管理层一味追求规模而进行不理智的兼并。也许并非巧合,4月8日,中海油外籍独董之一的舒爱文因健康原因宣布辞职。

  一个现实的难题摆在了中海油管理层面前:如果独立董事公开表示不支持该方案,公司的中小股东和资本市场就会质疑该兼并是否对中小股东有利,从而影响中海油在资本市场上业已形成的良好形象,进而影响中海油的股价。经过慎重考虑,中海油管理层同意给独立董事们一定的时间研究该兼并方案。为了争取独立董事的支持,中海油管理层甚至为个别独立董事聘请了单独的顾问和律师,最后约定给其两三个月的时间进行研究。

  “我们失去了3月30号这个机会,后来再报价就比人家多加了15亿美元。”傅成玉说。

  独董风波后,中海油其实还有机会。按照美国法律,在美国证交所批准雪佛龙与优尼科的交易之前,其它公司仍有机会出价抢购。

  “解铃还需系铃人。”中海油管理层遂加紧了说服独董的过程。从4月5日开始,直到5月21日,与独董终于达成一致。

  6月22日晚6点,再次就竞购优尼科的价格“拍板”的电视电话会议在中国海洋石油大厦25层进行。经过长达6个多小时的讨论,董事会最终授权管理层在65美元到69美元之间给对方进行报价。当晚,还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作为独董之一的柯凯思以“避免利益冲突”为由,回避了对收购一事投票,其余七位董事则一致同意收购。

  经过充分思考,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12点半,傅成玉操起越洋电话向优尼科董事长威廉姆斯进行了口头报价—67美元/股(总价18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按当时的股价,超出雪佛龙报价9.4%。五个小时后,中海油以传真形式,正式向优尼科确认了这个价格。并于早上向香港联交所和美国证监部门发出了收购公告。“董事会给我授权最高出价是69美元,以为我一定会报69美元,我报67美元连董事会都出乎意外。”谈起当时的决断,傅成玉不无兴奋。“我的考虑是,如果需要再加价,我手里还有两美元的余地。”

  当天上午10点,全球分析员和媒体电话会议同时召开,中海油总裁周守为率先做了《中海油+优尼科=亚洲石油天然气的领导者》的报告,随后,傅成玉和公司首席财务官杨华接受了13家媒体的采访。一时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消息成为各大通讯社和主流媒体的重磅新闻。《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这是“不请自来的收购,报价低于预期。”“中国已经从一个被动的美国国债投资客变成了拥有大把钱的主动投资者。”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中海油的探宝船已经驶入充满敌意的美国领海。”

  分析员也纷纷发布研究报告,态度多为正面和中性。在宣布报价前,中海油的股票价格一直遭压,报价之后,消除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股价遂迅即抬头。

  当日,中海油的股票在香港和纽约分别上扬1.80%和3.45%。

  6月23日下午,中海油召开宣布报价后的第一次内部通气会。会上,还沉浸在兴奋状态的中海油总裁周守为,对此次收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和优尼科先谈的恋爱,可先和其定亲的却是雪佛龙。现在我们只有出更高的彩礼,才能娶得佳人归。”

  一夜没有合眼的傅成玉,至此也长舒了一口气。当然,他此时心里明白,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而对手是资产规模数倍于自己的雪佛龙。

  第四阶段:全面较量

  6月23日-7月20日

  对中海油的高调登场,美国的媒体当时还显得比较克制,并无过于激烈的言论,甚至还带有欣赏的成分。但是一家中国公司、一家中国石油公司并购美国本土一家大公司,毕竟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特别是美国国会一些议员的神经。他们以“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加紧院外活动,试图阻挠中海油对优尼科的并购。所以从宣布报价开始,中海油就面临着两条战线上的较量:一条在商业层面,一条在政治层面。

  6月24日,中海油报价后的第一天,美国国会能源商业委员会主席Joe Barton和Ralph Hall致信布什,表示了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担忧,称其对美国能源和安全构成“明显威胁”,要求政府确保美国能源资产不出售给中国。当日,共有41名国会议员向布什总统递交了公开信,要求政府对中海油的并购计划严格审查。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白宫写信“反映问题”的议员不断增加,据统计,前后共有64个国会议员参与到这场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游说行列中来。

  这么多议员如此集中地对中海油的并购发表“反对意见”,似乎并不完全能用“担忧国家安全”来解释。据英国《金融时报》后来搜集的公开资料显示,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部分美国议员从2002年起累计从中海油此次并购的对手——雪佛龙公司获得超过10万美元的政治捐款。《金融时报》称,这也引发了人们对雪佛龙涉嫌操纵政治力量、阻挠中海油收购的猜测。当然,作为直接竞争对手,雪佛龙也不失时机地加入到这场质疑中海油收购企图的杂音合围中来。

  6月24日,雪佛龙副董事长Peter Robertson在《纽约时报》发表讲话,称“雪佛龙与中海油进行的绝非商业竞争,而是与中国政府在竞争,这是不公平的。”6月27日,52位众议员联名致信总统布什和财政部长斯诺,要求财政部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依据《埃克松-弗洛里奥修正案》(EXON-FLORIA)法案严格审查中国政府在这一收购案中扮演的角色。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一片阴沉的政治气氛下,6月28日,中海油代表团赴美与优尼科展开新的谈判。一到美国,首先参加了财政部为此次收购案举行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会议。“提前听取外国投资者的汇报,这在美国是史无前例的。因为中海油刚刚报了一个价,并购双方还没有达成协议。”傅成玉说。“当然这是我们通过公关公司自己争取的,为的是获得主动权。”由于外部压力太大,听证会无果而终。

  接下来,中海油代表团马不停蹄地与优尼科开始谈判。然而,当初曾经主动向中海油示好的优尼科公司,此时却显得犹疑起来。优尼科表示,中海油的报价虽然比雪佛龙高,但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美国的《埃克松-弗洛里奥修正案》法案。该修正案以是否危害国家安全为标准衡量外国投资,若答案肯定,则监管机构有权中止一切投资活动。中国IT企业联想集团在收购IBMPC业务时,曾艰难地跨过这个门槛。作为一家中国的能源企业,中海油面临的局面显然要比联想复杂。

  除了优尼科董事会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外,由于雪佛龙报价在先,中海油在谈判中一开始就处在被动地位。经过近一周的艰苦谈判,中海油就包括以下主要问题在内的兼并协议达成了一致:1、在中海油违约不进行交割的情况下,法院判决如何执行的问题(因为中海油在美国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所以双方约定中海油要在美国一家银行的专用账户中存入20亿美元);2、为获得EXON-FLORIA法案的批准,资产的处理问题;3、因为中海油的加入,如果导致雪佛龙与优尼科的谈判破裂,中海油需要向雪佛龙支付分手费(5亿美元);4、在兼并完成前,油价的保值问题。

  在中海油与优尼科正式谈判期间,美国一些国会议员也没闲着:6月30号,众议院投票通过财政拨款修正案,“禁止财政部将拨款用于审查中海油并购优尼科”;7月11日,两位参议员写信给美国商务部,要求审查中海油的贷款是否违背WTO的规则;7月13日,众议院军事服务委员会举行了听证会,会议的内容亦主要围绕中国的崛起可能给美国造成威胁的内容展开。

  面对政治压力,中海油也不示弱,主动展开公关活动以求消除“误解”。在宣布报价之后的二十天内,傅成玉先后接受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多家海外媒体的专访,反复解释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商业动机和价值。

  7月6日,熟谙英文的傅成玉更是在《亚洲华尔街日报》亲自撰写《美国为何担忧》一文。傅承诺,优尼科在美国境内出产的石油和天然气只在美国销售。此举首开中国企业家在西方主流媒体上撰文表达立场的先河。

  7月14日,优尼科董事会召开会议,要求雪佛龙和中海油加价,并宣称如果双方都不加价,拟另觅买家;7月15号,优尼科董事长威廉姆斯给傅成玉打电话,第二次要求中海油加价;7月16号傅成玉回复对方说,可以加到69美元,但有三个条件:一、优尼科付5亿美元分手费;二、优尼科要站在中海油的立场游说政府国会;第三,承诺雪佛龙出局。

  但优尼科坚持加价应是无条件的,双方于是僵持不下。

  在中海油5天坚持不涨价的情况下,7月19日,雪佛龙被迫加价,报价改为40%的现金,60%的股票,测算下来合每股63.1美元。当时,雪佛龙与优尼科达成了一个条件——即不能将加价的消息告诉中海油。当时,有很多人,包括傅成玉的朋友都认为雪佛龙是个“托儿”,目的是逼中海油出高价。对于这种说法,傅成玉一笑置之:“现在看来,我倒成托儿了。把雪佛龙的报价给抬上去了。”

  在雪佛龙加价后,中海油的价格优势已经基本丧失——中海油报的67美元同雪佛龙的63.1美元之间,虽有4块钱的差价,但这一差价尚不足以补偿“政治风险”和“时间成本”。失去价格优势的中海油并未急于再加价,而是采用了静观其变的方式。当时在华盛顿,排华情绪已达到了最高潮。“这时候收购已经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傅成玉说。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我们无从判断到底多少钱可以完成收购,70美元,80美元,还是90美元?只要不怕花钱,一定可以做成。但这件事的成败已经超出价格因素之外了。”

  傅认为,美国政府在这件事上一直保持了冷静的态度。“直到今天,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要政治干预的话,阻力主要来自国会。”相反,在中海油宣布报价的最初两周,倒是有格林斯潘等重量级人物站出来反对政治干预。

  7月21日,中海油发表声明,表示了三点意见:一、对优尼科没有改变推荐表示遗憾;二、认为中海油每股67美元的全现金收购依然有很强的竞争力;三、鉴于维护自己公司股东最大利益的考虑,没有意愿改变价格,同时将继续关注市场发展的动态。

  当日,中海油在公司内部第二次召开“收购优尼科项目通报会”。与6月23日的那次通气会相比,这次会议气氛显得有些沉闷。会上,傅成玉带着遗憾地语气说:“从现在来看,事情的结局基本就这么定了,改变的可能性估计不大。”

  此刻的傅成玉,在竞购优尼科的事情上,几乎“去意已决”。这一天,傅成玉和他的很多同事一个月来,第一次在午夜之前踏进家门。

  第五阶段:全身而退

  7月20日-8月2日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干扰中海油竞购的政治压力依然没有减弱,并在7月30日达到了顶点。是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能源法案新增条款,要求政府在120天内对中国的能源状况进行研究,研究报告出台21天后,才能够批准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这一法案的通过基本排除了中海油竞购成功的可能。

  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此时,距离8月10日优尼科董事会最后投票决定“谁是赢家”还有8天的时间。

  “说实话,我们做出退出决定不是在8月2日那天。之前一个礼拜、甚至两个礼拜我们就做好了退出的准备。”傅成玉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当时管理层决定,如果要退,一定要找一个最佳时机。”

  “第一,我们决定退出来,要有资本谴责美国国会的那些议员,要让世人知道,是他们的政治干预,而不是我们价格上失去竞争力迫使我们退出来。第二,我要让优尼科的股东理解,我们是认真的,不是虚晃一枪、闹着玩儿的。第三,我们中海油的股东,要认为我们做得对。第四,资本市场的分析员认为这个也是对的。”傅认为,根据当时美国的政治环境,如果等到8月10日投票那天,优尼科董事会一定不会选中海油。所以,综合权衡之后,中海油选择了在8月2日那天结束这场游戏。

  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收购机会,中海油可能满腹委屈,但它似乎并不是一个黯然的“失意者”。宣布退出当天,中海油股票上涨了5.6%。事实上,自6月23日开始,到8月10日,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中海油市值就上涨30%以上,从220亿增长到300亿美元。在中海油竞购过程中三个大的关键点:6月23日宣布初始报价、7月21日决定不加价,到8月2日正式宣布退出,三个点上,中海油的股价都有明显上涨。中海油没有赢得结果,但赢得了过程。

  飙升的不光是市值,还有中海油的影响和傅成玉本人的声望。本文开头提到的英国《金融时报》,在8月3日的报道中称,“如果调查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结论肯定不是死于自然原因。这是一项不公平竞争明显的案例。美国政界的反对扼杀了此次竞购。”香港《南华早报》8月3日的报道指出,“傅先生以及中海油可能是这场没有赢家的收购战后惟一屹立的,原因如下:整个收购战中,中海油证明了自己是世界级的跨国公司。”美国的主流媒体对中海油退出竞购一事虽然没有“高度评价”,但在美国的公众中,很多人都知道了傅成玉和他领导的中海油。

  8月11日,从不分昼夜的并购大战中彻底解脱出来的傅成玉,意外地收到了美国费城一名高中生的来信。这位名叫Matthw Restaino的学生在信中写到:“我从《费城问询报》上看到了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报道。对我来说,学习您领导中国最优秀公司之一的中海油的才能非常重要。”

  “我即将升入大学,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学会中文是我的目标之一。”Matthw Restaino写道,“因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看起来未来的商业将围绕中国展开。”

  在信中,这位高中生还请傅成玉给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提出建议。

  在信后,Matthw Restaino还附上了《费城问询报》关于中海油的两篇报道。一篇发表于7月3日,题目是《中国最西化的公司》;另一篇发表于8月7日,题目是《(中国)国有石油公司赢得了影响》。

  

(责任编辑:雨辰)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海油 收购",共找到 89,423 个相关网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中信泰富拟全面收购大冶特钢 加快内地战略布局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
·兰太实业要约收购获豁免
·东方通信4212万收购两公司股权
·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际控制人获准公告收购报告书并豁免要约收购义务的公告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