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一致呼吁社保要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
    近日,“纪念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成立5周年暨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对中国社保体系的建立、健全、发展进行了充分、细致、深入的讨论。 与会者一致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把社会保障工作切实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尽快在社保基金的立法、资金来源、投资运作、监管等诸多方面有所突破。
    应为社保基金单独立法
    著名法学家江平在发言中表示,在中国,社保基金还是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无论是法人性质、财产性质、管理模式还是监督方式,社保基金都有很多特殊性,因此,不能够套用我国现存的任何一部法律法规。既不能套用公司法或公务员法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套用社会团体管理的模式。所以,完全有必要视其为一个特别法人来规定其法律地位。另外,不论是就社保基金的现实社会地位、作用和影响而言,还是就资金量而言,都有必要专门搞一个法律或法规使其更完善。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郑功成表示,目前,我国对社会保障的相关立法严重滞后。其他国家都是先立法后实施,而我国从1992年成立相关立法小组至今,历经13年,该法律仍然没有制定出来。
    须解决责任划分不清问题
    国税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表示,完善社保体系,首要任务是分清责任。对现存体系内的城镇居民以及由于承包土地被国家征用而失地的农民,其社会保障责任理应由政府承担起来,其社保资金的来源理应是国有资产。但目前对此还没有在制度上予以解决,相应的漏洞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许善达认为,应该把社保制度建立前后的两部分人群划分清楚,并应准备不同的解决社保问题的办法。否则,混在一起,社保问题将永远算不清楚。目前,社保基金资金来源难以保证的根本原因就是责任不清。解决机制问题,首先要落实资源主体和社保责任的对应关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也表示,我国现阶段的突出矛盾是,人民群众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较为快速、彻底地采取措施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对政府职能的再认识和转变。
    郑功成表示,在社会保障改革方面,有人认为要警惕福利病。但我国社保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保障不足,“预防福利病”的问题还根本无从谈起。他强调,造成我国社保不足的重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到现在一直模糊不清。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政府责任与企业责任、市场责任与个人责任的边界都还模糊不清。责任划分不清,影响到制度建设进程,也必然影响到全国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和结构。
    尽快扩大社保基金的规模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表示,扩大社保基金规模,首先要解决基金的资金来源问题。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超收幅度仍将维持在高位。为了解决预算超收带来的问题,不妨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每年的财政超收部分,都要优先用于社保基金的拨付。
    高尚全指出,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尽快扩大社保基金的规模是一个关键点。而目前,我国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也不够稳定。今后,在财政方面,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公共产品的支持上。在稳定、扩大财政对社保基金支持的同时,要尽快解决国有资产划转社保基金的问题。应当看到,国有资产取之于民,就应当用之于民。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胡学好表示,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有加大的趋势。财政部在保证对社保基金预算拨款的同时,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怎样利用股权分置改革的有利时机,划转国有股份充实社保基金;对各种充实社保基金规模的可能性和资金来源进行积极探索。
    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认为,如果要让社保基金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一定要保证社保基金尽快达到万亿的规模。但即使在这样一个规模上,如果收益率能够达到5%的水平,每年的收益才只有500亿。而目前养老金的发放,每个月就需要400亿左右。因此,在保证持续增加社保基金规模的同时,还要增加投资渠道、增加投资工具。因为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投资收益率很难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慧敏同时提醒,社保基金对实业的投资,排除其他诸如管理上的难题外,最大的风险来自流动性不足。如果社保基金在这方面投资很大或是投资比较集中的话,一旦需要支付,很可能没有变现能力,风险很大。
    他说,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目前,虽然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比保险资金还要宽,但随着社保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后要上万亿),也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对这一点,作为保险资金投资的操作者,深有体会。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社保",共找到 2,138,128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