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财富总量在低水平徘徊和奢侈品消费浪潮的汹涌澎湃,这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最好注脚
世界银行在第60届联合国首脑峰会期间公布了一份长达190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财富为9387美元,不到美国人均财富的2%。 (9月19日《东方早报》)同时,安永最新一份研究报告预测,2005年至2008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年增长率将达20%;2009年到2015年年增长率为10%左右;2015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将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9月19日南方网)
2%,这个数字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我国距离“富国”的路途依然十分遥远,公众的人均财富水平远未与国际接轨。在这个数字背后是众多悲伤的真实故事,比如:就在这个中秋节,重庆綦江石角镇白云观千秋村47岁的父亲谢光福因过于劳累猝然死亡,在此之前他每天要劳作18个小时,以供儿子上大学之用;他们家一年的最高收入是2000元钱……(9月19日《重庆晨报》)
全球第二,这个数字却意味着: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非但已经与国际接轨,而且正以令发达国家瞠目结舌的速度攀至国际水平的顶端。而支撑起这个数字的是一连串令人乍舌的“消费神话”: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奢侈品牌在中国都设有分店,全球销量的四成已经被中国消费者占有。100多万元的劳力士手表、30多万元的卡地亚胸针、500多万元的钻石、888万元的宾利加长版……再高的价格似乎都不足以阻挡中国消费者的脚步。全球奢侈品生产和销售行业几乎形成共识:除了日本,没有哪个国家的奢侈品消费者有如此大的胃口。
2%,这个数字证明中国人是普遍清贫的;全球第二,这个数字又证明中国人的高端消费能力是惊人的——这两个结论看似矛盾。然而,第三个数字的出现轻松化解了“2%”和“全球第二”之间的矛盾,给予我们一个最富有说服力的解释。
第三个数字是0.45。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中新网9月19日)。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警戒线为0.4,而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越线,且有继续扩大之势。
人均财富总量在低水平徘徊和奢侈品消费浪潮的汹涌澎湃,这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最好注脚。奢侈品的消费者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这1亿多人掌握着总量极为可观的财富,集中迸发出巨大的奢侈品购买需求;他们火热的购买需求和强大的购买能力支撑起了容量急剧膨胀的奢侈品市场。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几千万绝对贫困人口以及60%左右消费水平停留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农村居民,他们不仅与奢侈品无缘,连获得必需品也需要耗费一番努力;在人均财富量的计算公式上,他们构成庞大的分母,却对分子贡献有限;作为算术平均数的最后结果让我们在世界各国中排名靠后。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自从2003年以来急剧加大,目前已达到第二严重的“黄灯”警戒水平,今后五年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恶化到“红灯”危险水平。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危害如何,明了得几乎不用多费笔墨。2%和全球第二这两个数字已经足以让我们听到清脆的断裂声,看到两个分立的、迥然不同社会板块——这让所有胸怀和谐社会美好理想的人们感到心悸。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