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特约记者 曹兼士
健力宝悲剧从形式上已经落幕,可以说是鬼神各归其位,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它带给中国经济改革的反思远未结束。
健力宝乱局的真相如何?一群资本玩家何以能在国企改制的宏大叙事中风生水起、“搅得周天寒彻”?对此,中央电视台、《财经》杂志和国内外多家媒体已做出全面报道。 事实大致如下:
卖给有钱人
2001年下半年起,健力宝业绩连续下滑、企业内部多年累积的体制问题日益突出,李经纬团队也感压力巨大。以转制求企业出路已成当务之急。但出于对李经纬团队的不满,作为所有者的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坚决主张出售所有国有股给外来收购者。
在经过与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公司、法国达能等20余家战略投资者密切接洽之后,最终三水区政府于2002年1月15日与张海达成交易。控股协议约定:张海出资3.38亿元人民币,占健力宝75%的股份,剩下25%股份中的15%由张海今后再次出资收购,政府占10%的股份。双方并商定:3.38亿控股资金由张海分3次付清。
令人不解的是,面对如此重大的收购,当地政府当时居然并未请财务顾问提供中介服务,也未对买家资信进行调查。
当其时也,李经纬已是执掌健力宝17年半、年逾62岁的企业家,而张海不过28岁,此前是国内有名的“特异功能大师”和资本市场操盘者,身兼数家投资公司老板和高管。当2002年8月底张海在亚洲最豪华游轮“处女星”上盛大“登基”时,急火攻心的李经纬则早已在1月22日因脑溢血住进了医院。
“有”钱人的空手道
别具讽刺意味的是,玩惯了所谓“资本运作”的张海兜里并没有钱,也不打算自己出钱收购健力宝股份。于是张海开始寻找真正愿意投钱进来的玩家。几经辗转,祝维沙出现了。2002年3月20日,正大科技成立,张海、祝维沙、叶红汉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3:3,祝维沙入资2.38亿,张、叶二人未实际出资。5月1日后,正大科技成为健力宝的收购方,健力宝集团董事长仍然由张海担任,祝维沙、叶红汉并未进入董事会。
此后,张海以健力宝品牌、经营性现金流和银行贷款进行多轮资本运作。到2003年12月23日,当地政府的持股比例减至8.87%。当年,健力宝出现重大生产事故,导致价值2亿元的产品报废,全年巨亏达到3亿。
2004年,健力宝所经营的产业进一步凋敝,多元化经营劳而无功和张海对企业管理的极度混乱导致三大股东的关系迅速恶化。到2004年7月,祝维沙、叶红汉控制了董事会,8月,董事会免去了张海董事长、总裁职务,祝维沙开始掌权。然而,此时的健力宝几成空壳,资金严重缺乏、生产全面停顿、银行催债频仍、政府、职工、供应商、经销商集体发难,祝维沙自感大势已去。于是,为了迅速解套,几大利益相关方不久就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开始谋划将健力宝再度转手。
明眼人谁都知道这是一个黑洞,但偏偏有人敢于火中取栗,这个人就是年过半百的李志达。2004年11月上旬,李志达以1.6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健力宝集团91.1%的股份(实际入资1.08亿),开始了梦中控制健力宝的征程。但是,出于对李志达的不信任及对当地经销商利益的维护(经销商希望联合控制健力宝),作为小股东的政府拒绝李志达的实际控制,2004年12月6日,当地政府再次接管了健力宝的日常经营,收购方派入健力宝集团董事会的成员被全部驱逐。
此后,别具黑色幽默意味的是:中风的李经纬“复出”了,“有钱人”张海、祝维沙被抓了……
健力宝作为敢于和“两乐”抗衡的中国饮料业巨头,在创牌企业家李经纬的领导下,年营业额曾高达60亿元,几乎是当地税收的一半,是闻名国内外的民族企业。
而现在,健力宝就这么径直倒下了。
如果卖给经营者……
健力宝案的实质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产权所有方轻率地将一个重要的国有企业交给了一个根本不想经营实业的资本玩家,而玩家们内部的利益纠葛引爆了矛盾的导火索。
谁应该为健力宝的悲剧负责?该负责的仅仅是张海吗?如果当年政府将健力宝卖给了李经纬,结果又会如何?令人痛心的是,在当年健力宝股权出让决策会上,李经纬曾问为何抛开曾为健力宝的发展付出心血且饱含深情的管理团队,一定要对外出售?决策者当即表示要价4.5亿元才肯出售,而且只给一周时间。这个要求对作为国企工薪的李经纬团队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的难题。于是,健力宝很快就卖给了张海。于是,悲剧发生了。 (责任编辑:李淑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