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储蓄率导致的资本外流必须扭转
昨日晚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答谢晚宴上发表演讲强调,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慢了也可能有风险。
谈及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资本市场时,周小川指出,中国能适应这一环境来进行资本市场建设。 他援引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2004年在世界银行会议上的说法:“全球化”包含的内容除了贸易发展、资本流动和人员交流的全球流动外,还出现了储蓄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即低储蓄国家将利用高储蓄国家的资本。
“中国恰恰就是高储蓄的国家,而且每年的储蓄率是以每年0.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周小川坦率表示了对高储蓄的担心,“国务院鼓励以内需为导向的发展,但中国却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成为一个净资本输出国,即净国际投资头寸(NIIP)向外输出国家”。
周小川指出,“2002年后,中国国际收支中‘误差遗漏项’的金额从负变为正,又从10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这表示每年有大量的资本向海外流出。”周小川说。
因此,周小川认为,既然全球化的冲击已经来临,那么中国的资本市场就应该学会适应和利用这一风潮,“有人说要开放得慢一点或者控制节奏,也许有道理,但也可能蕴藏其他的风险。把握开放的‘度’是一个问题。中国资本市场只有大约15年左右的历史,要注意不能犯‘幼稚病’的错误。”
尚福林:H股的对价办法还在斟酌考虑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现在还没有考虑过要缩短股权分置中的“锁定期”。尚福林是在“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结束后向《每日经济新闻》作上述表示的。
此外,尚福林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H股的对价办法还在斟酌考虑之中,需要慢慢考虑。(冯桔 蔡战波 ) (责任编辑: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