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霍乱的首例患者是谁?始发地在何处?
根据CDC 预计,2006 年霍乱疫情在发病人数、发病范围均不容乐观。据此,专家认为,明年福建省必须早做预防,对餐馆整顿分类进行,以免被动
本报记者邵芳卿发自福州
10月25日,福州市防治霍乱指挥部(下称“指挥部”),如还未发现新病例,将可能被撤销。
10月20日,从福建省、福州市有关部门传出的消息是,福州市(截至9月28日官方公布全省为271例、福州为203例)已经保持10天零病例纪录。但由于此次霍乱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尚无法确定,该省卫生厅新闻发言人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态仍极为谨慎,认为不确定因素多,不容乐观。
为核实此次福州霍乱的起源和传播链条一种说法,记者接连三日深入福州,从霍乱的源头由下至上展开调查。防霍乱不力就地免职
福州霍乱的首例患者是谁?始发地在何处?在传说中,福州市城区人口名列前茅的老社区——台江区“上海新村”(台江区上海街道所属的13个社区)浮出水面,此处病例数传言一度达到20例。
10月19日上午,一走进“上海新村”,呈现在记者面前是近百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楼房群落。记者看到各楼房下的水沟、围墙的旮旯和一些卫生死角,漂白粉或石灰粉迹随处可见,墙上一张张预防霍乱“三字经”(“喝开水、吃熟食、洗净手”),宣传单不时映入记者眼帘,各大路口都挂有预防霍乱的大红横幅。
“上海新村”内是否真存在霍乱病例,该村牡丹社区居委会主任方映雪称牡丹社区没有1例霍乱患者。她同时还反驳了整个“上海新村”有20例霍乱患者的传言,只称“上海新村”外来租户约达二成,客观上可能给传染提供条件。
《第一财经日报》在牡丹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时,一位医生透露,最早发现的病例是居住在该村怡园社区的一名外地中年男子,其因吃快餐致病,经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确诊为“霍乱”并按规定转福州市传染病院。“所幸家人没有问题!”
对此,怡园居委会一位负责人予以确认。并称,发现病例当日,卫生防疫人员就迅速对此男子居所,以及周边沟渠和楼梯上下全面消毒,家属皆吃药预防,所有家具反复杀毒数日。
随后,新病例不断被发现。
为何霍乱病例首先出现在“上海新村”?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顾问、主任医师陈亢川教授分析称,台江区是福州传统商贸区,小商小贩多,此次病例约占福州全市的70%,多例患者大多属于贫困和文化程度低的群体。“据统计,65%以上是在街头用餐。”
台江乃至福州均有吃全生、半生海鲜的习惯。
出现霍乱病例后,街道要求所有社区每晚8时及时汇报情况。而4000多人的怡园小区仅宣传单就反复发放约8000份,除休息时间外,5个“土广播”不停播放预防信息,全社区撒投石灰30包、漂白粉20包、消毒水50公斤。
“由于工作繁重责任重大,一两个月来,我们街道已有两三位居委会主任辞职。”方映雪称。由于“上海新村”发病基数较大,街道分管领导也受到福州市政府的效能告诫,甚至有街道书记因宣传不力被免职。
另外,《第一财经日报》获悉,邻近“上海新村”的福建医科大学也传出至少收治两例病例。
陈亢川称,福州市最早的两个病例始发于8月12日,其中一位于当日清晨5时上吐下泻,是晋安区一位31岁的福建某报记者,另一位是同天当晚发病的上述“上海新村”32岁的贩卖蔬菜的商贩。“龙王”添乱
由市领导亲自挂帅的福州市防治霍乱指挥部,8月中旬发现霍乱病例后紧急成立并运转起来。
10月2日,台风“龙王”引发百年一遇洪水,淹没福州大片城区,疫情控制的形势陡然变得严峻起来。作为应对,当地政府迅速组织规模空前的消毒工作,对因灾死亡的禽畜实施严格的掩埋措施。
“市里要求禽畜掩埋地下要设置好隔离层,并远离水源,避免二次污染。”指挥部一位成员10月18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10月18日,指挥部后勤保障宣传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截至当日,福州市已经保持了8天零霍乱病例纪录。
10月19日,福州市传染病院副书记冯大军再次向记者强调,福州绝无霍乱死亡病例,“治疗霍乱不成问题!”该院承担着该市所有病例治疗的职能。
疫情控制后,寻找病源和传播链条,福建省、福州市的专家们却伤了一番脑筋。
为查明病源,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后从全国各地抽派了三批,共十几名专家到福州开展抽检分析,但不确定因素太多,一时无法确定具体属于何种原因(何种食品和传播渠道)。
根据CDC预计,2006年霍乱疫情在发病人数、发病范围均不容乐观。据此,陈亢川认为,明年福建省必须早做预防,对餐馆整顿分类进行,以免被动。
根据福州市政府的要求,目前该市餐馆都不能出售全生、半生海产品,而且餐馆菜单(包括学校食堂)必须保留一天备查。
10月20日,福建省卫生厅新闻发言人张美能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证实该省尚无死亡病例并指出,鉴于生活条件和身体抵抗力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不能说已经彻底消除霍乱发生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