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日前表示,尽管经济增速较快,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今年勉强超过1200美元,仅为美国的3%。然而却正在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尤其是美国)提供经济“补贴”。 这让中国自身背上了沉重的成本负担。
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使外资企业得以大拣便宜。廉价的生产要素价格,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始终保持在全球较低水平。但是,低廉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中国劳动力保护与环境保护的缺位、扭曲的能源价格、极低的资金成本以及被低估的人民币币值。
另一方面优惠的外企所得税政策和廉价的生产要素极大地补贴了外资企业的出口,施惠于国外消费者和外资企业,不利于国内工人和企业。外商投资也许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中国工人的收入和福利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相应的改善。“补贴”的成本由中国独自承担。中国炼油厂亏损严重,贸易条件日益恶化,这是向世界经济变相地转移财富,我们估计,这两项带来的损失每年约占GDP的2%。其中,汽油和柴油方面的补贴达GDP的1%,三倍于农民财政补贴预算。此外,大规模环境破坏的成本更是难以估量。更为严重的是,过低的生产要素价格刺激产能过度扩张,造成资源错配,为将来产能过剩和银行坏账埋下隐患。压低美国长期利率。人民币对美元的刚性以及资本大量流入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中国不得不大量购入美国债券,尤其是长期债券,从而压低了美国的长期利率,尽管美国短期利率在联储持续的加息步伐中稳步上升。亚洲对浮动汇率的迟疑,变相地帮助了美国购房者,并刺激了消费需求。准确地说,他们从节节攀升的房价中获取了巨大财富。美国住宅价格攀升是经常项目赤字扩大的最主要原因。赤字与美元汇率水平关系不大,因为美元的名义有效汇率自2002年以来已贬值25%,而赤字却持续扩大。
鉴于上述情况,应当采取如下措施:第一,使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合理化,包括劳动力、能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第二,提高汇率灵活度、采取真正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体制,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三,大力促进金融业改革,以增强自身抵御预期中的经济放缓或者全球性经济崩盘的巨大影响,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措施将使中国及全球经济实现“双赢”。应取消能源补贴,使其与国际价格接轨。由“暗补”转为“明补”,由对全社会的补贴转为对农民和低收入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贴,可以采用在国家预算中增加教育和医疗开支的形式。生产要素价格的合理化是以人为本政策的体现,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也可以降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避免外汇储备缩水。
推荐阅读:劳动者低权利让中国“悲惨式增长”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