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谋求更广泛的协作之路 川陕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BUSINESS.SOHU.COM   时间:2005年11月02日13:36   来源:上海万得资讯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Stock Code:1A0001
     (行情-论坛)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指引下,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省(市、区)发展经验,全省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在西部十二省市区中,陕西作为西部经济强省之一,经济总量虽然小于四川,但不少经济发展效益指标都高于四川。
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陕西具有的发展潜力,将会是四川最强劲的协作者和竞争对手之一。因此,开展两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将对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川陕“资源互补,交通互通,市场互惠,产业互融”,促进川陕双边合作,进而带动西北、西南地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川陕经济发展比较:不在总量,重在质量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和长江上游,面积48.5万平方公里,辖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2004年,全省GDP6556亿元,居全国第10位,西部第1位;年末总人口8724.6万,居全国第3位,西部第1位。四川与西部7个省区市接壤,是承东接西的纽带、连接西南和西北的桥梁,自古以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陕西位于祖国西北要塞和黄河中游地区,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现设10个市和一个国家级示范区,县级行政单位共106个。2004年,全省GDP实现2883.5亿元,居全国第22位,西部第4位;年底总人口3717.2万人,列全国第17位,西部第5位。陕西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与中、西部8个省区市接壤,是中国毗邻省市区最多的省份,也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联贯南北的重要经济地理位置。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加大,川、陕两省根据本身的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轨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从两省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其特点有五:

    1、四川经济总量远远大于陕西,但发展速度没有明显优势

    从经济总量上看:2004年,四川本地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6000亿元,达到6556亿元,居全国第10位,西部地区第1位,与2000年相比,增加2546亿元,增长63.5%,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没有变化;陕西实现本地生产总值(GDP)2884亿元,与2000年相比,GDP增加1223亿元,增长73.6%,在全国的排名从第20位下滑到了第22位,在西部地区仍保持第4名的位次。从表1可以看出:四川的经济总量超过陕西一倍多,差距十分明显,且差距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表1:2000-2004年川陕地区生产总值(GDP)比较(单位:亿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四川         4010.3   4421.8   4875.1   5456.3   6556.0
    陕西         1660.9   1844.3   2101.6   2398.6   2883.5
    四川-陕西   2349.3   2577.5   2773.5   3057.7   3672.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增长速度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四川和陕西的经济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00-2004年四川GDP平均增速为10.7%,要高于陕西GDP的平均增速10.3%,使四川经济总量的增长快于陕西。分年份看,5年间两省GDP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以上,且两省经济增速都呈现出逐年上升之势。2004年,四川GDP增速为12.7%,达到近11年来的最好水平;陕西GDP增速更高达12.9%,比上年增加2.0个百分点,也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虽然前4年间陕西GDP增速不及四川,但2004年陕西经济增速已经超过了四川,总体上看四川近年来发展速度快于陕西,但没有明显的优势(见表2)。表2:川陕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单位:%)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四川           9.0      9.2     10.6     11.8     12.7
    陕西           9.0      9.1      9.7     10.9     12.9
    四川-陕西        0      0.1      0.9      0.9     -0.2

    2、四川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低于陕西,且差距有扩大之势

    经济效益是体现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标志,但要用一个指标来描述整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比较困难。为了使比较相对简单和可行,本文选择了常用的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GDP比例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个就业人员创造的GDP)等指标来进行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除人均GDP四川高于陕西外,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GDP比例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四川均小于陕西,且这种差距呈现扩大之势。进一步分析两省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2004年四川地方财政收入为385.8亿元,比2000年增长64.9%,平均增速为8.9%;而2004年陕西地方财政收入为215.0亿元,同比增长87.0%,平均增速为13.3%。这表明,陕西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都较四川要好(见表3)。表3:川陕经济发展效益指标比较

                                                 2000年                    2004年
                                     四川     陕西     川-陕      四川      陕西     川-陕
    人均GDP(元)                    4784     4549       235      8113      7757       356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          279.0    477.4   -198.4     315.0     563.5   -248.5
    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GDP比例(%)      5.8      5.9     -0.1       5.9       7.5      -1.6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           9040.4   9161.1    -120.7   14557.9   15299.5   -741.6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加工整理

    3、两省虽同属“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但陕西更趋合理

    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近年来,川陕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也得到不断的调整优化。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川陕两省均属于“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但陕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4年,陕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四川,而且下降的速度快于四川;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四川高8.1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接近本地生产总值的一半,已成为陕西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据陕西省统计局测算,第二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分别比四川高9.2和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两省基本相近。根据三次产业中就业人员的构成情况来看(见表5):2004年,川陕两省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占全省就业人员的比重基本一致,但创造的增加值比重陕西却大大高于四川,说明陕西第二产业的经济效益好于四川。同时说明近年来陕西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优于四川。表4:川陕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单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年     2004年     2000年   2004年   2000年   2004年
    四川       23.6       21.3       39.4     41.0     37.0     37.7
    陕西       16.8       13.7       44.1     49.1     39.1     37.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表5:2004年川陕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单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四川       52.8       17.5       29.6
    陕西       51.2       17.3       31.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4、四川利用外资的吸纳能力较强,但强度较弱

    四川和陕西作为既不沿海,又不沿边的内陆省份,有着“先天不足”的区位劣势。但近年来,两省都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对外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04年,四川完成进出口总额68.7亿美元,居西部地区首位,比2000年增加43.2亿美元,增长69.4%;陕西实现进出口总额36.4亿美元,列西部第七位,比2000年增加15.0亿美元,增长70.0%。虽然从进出口总量上看,四川远远大于陕西,但是从反映经济外向度的最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上看,四川与陕西之间仍存在差距。2004年,四川外贸依存度为8.7%,比陕西低1.8个百分点,这说明,四川在经济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成效上不如陕西。

    此外,从反映经济外向度的另外两个指标――国际旅游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占GDP的比重来看,四川也不如陕西。作为都是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省份,2004年,陕西实现国际旅游收入3.61亿美元,四川则仅有2.89亿美元,比陕西少0.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96亿元(按1美元=8.28元人民币计算)。同年,四川实际利用外资7.38亿美元,是陕西(5.27亿美元)的1.4倍,但同期四川GDP总量则是陕西的2.3倍。

    5、四川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但差距正在缩小

    城镇化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四川和陕西作为农业大省,其城镇化水平在全国都居于较低的位置,即使在西部都并不高。2004年,陕西城镇化水平为33.0%,居西部第6位,四川城镇化水平为31.1%,居西部第8位。从两省数据对比看,陕西城镇化水平一直高于四川。但是近年来,四川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其城镇化水平与陕西之间的差距也逐步缩小,2004年,四川城镇化率较2000年提高4.4个百分点,大于陕西0.7的增长,而且,四川与陕西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也由5.6个百分点缩小到1.9(见表6)。表6:川陕城镇化率及变化比较(单位:%)

    年份        四川   陕西   川-陕
    2000        26.7   32.3     -5.6
    2001        27.2   30.9     -3.7
    2002        28.2   30.9     -2.7
    2003        30.1   32.7     -2.6
    2004        31.1   33.0     -1.9
    2004-2000    4.4    0.7      3.7

    资料来源:《川渝城镇化水平的比较与思考》

    二、川陕资源禀赋比较:寻求差异,贵在互补

    1、两省都是能源大省,互补性很强

    四川是水能资源大省,其水能蕴藏量达1.4亿千瓦,居全国第一位。但迄今为止,全省水电生产仅占能源生产总量的11%左右。因此,我省已将水电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确立了2010年水电装机容量2291万千瓦,开发利用率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5155万千瓦,开发利用率45%,在2010年基础再翻一番的发展目标。目前,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雅砻江上的锦屏一级水电站、锦屏二级水电站、官地水电站,大渡河上的瀑布沟水电站,双江口水电站,大岗山水电站等均已开工建设或列入国家开发规划,总装机容量达到3210万千瓦,四川的水电建设正在大规模地展开。随着四川水能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四川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但同时应看到,作为水能资源大省的四川,全年发电能力“丰大枯小”的特点十分明显,调节性能差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虽然随着宝珠寺、二滩、大桥等电站的建成,水电输出能力有所加强,但调节性能差的水电站占的比例仍然较高。这种现象的存在,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影响四川社会经济的发展。

    陕西也是全国能源资源富集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而陕西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煤炭,全省煤炭预测储量达一万亿吨,保有储量为1619.6亿吨,仅次于山西和内蒙占到全国第三位,正在开发的神腐煤田探明储量1400亿吨,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根据陕西“十一五”期间规划,陕西将建成大规模、现代化优质环保煤基地、煤液化基地和西电东送商品电基地。到“十一五”末,煤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

    可以看出,川陕两省一个是水电基地,一个是火电基地,四川水能发电调节性差的问题,正好与陕西煤电资源实现互补利用。因此,两省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上互补性很强。

    2、两省交通关联性强,但互通性差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对于国民经济而言,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诸环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实现国民经济这一整体内各个环节的密切联系,需要通过交通运输这个纽带。

    顺畅的交通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陕西与四川相邻,川陕通道是出入四川的重要通道之一。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不断的建设,四川交通“难于上青天”的景况已有了较大改观。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推进,以宝成铁路、川陕公路为主的陆路交通已经不能适应川陕两省和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四川与重庆及长江流域、“泛珠江三角经济区”的出川陆路通道正在逐步完善。而四川与北面、西北面的出川通道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使得出入川陕两省的陆路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受到了限制。

    3、两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市场联动性差

    川陕两省都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自然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从旅游资源角度讲,四川有4处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17处国家4A级风景区(全国187处),1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世界级风景旅游区,9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历史文化名城;四川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个,省级森林公园50个。

    陕西目前省内有世界遗产1处(秦始皇陵与秦兵马俑);国家4A级风景区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5处,森林公园15处,地质公园3处,历史文化名城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9处,自然保护区17处,森林公园39处,历史文化名城11个。作为中华民文族的发祥地,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境内地上地下共有文物点3575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89个,省级307个。全省共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03座,馆藏文物60多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21件(组),文物数量列全国之最。

    但是,川陕两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发挥联动效应,体制限制、地区封锁、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差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两省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

    4、两省高技术优势较强,科技资源没有形成合力

    四川和陕西,都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两省科技实力十分雄厚。到2004年,四川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3万人,两院院士54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个,在信息技术、核工业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生物工程、农业科技、口腔医学等方面居于全国优势地位。四川拥有成都和绵阳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德阳、自贡、乐山三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中,绵阳市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城,有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大批的高科技研究机构。

    陕西省是我国航空、机械、电子、农业等领域重要的科研和生产基地。2004年有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6万人,两院院士43人,各类科研院所1076个,其中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研究中心11个。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以西安、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骨干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形成。其中,西安高新区是中国首批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杨凌示范区是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均跻身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列。表7:2003年川陕科技实力情况比较

    指标名称                       单位   陕西省   四川省
    有科技活动的单位数               个      744     1721
    科技活动人员数                   人   135997   172723
    科技活动人员数占职工比重          %     4.32     3.55
    科技活动项目经费筹集总额       亿元   123.97   161.16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占GDP比重         %     5.17     2.95
    高技术产值                     亿元   213.13   141.04
    高技术产值占GDP比重               %     8.88     2.60
    万人拥有先进科技成果量      项/万人     0.08     0.05
    万人拥有专利数量            项/万人     0.44     0.47

    从表10可以看出,陕西的高科技产业明显优于四川,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省在高科技方面的协作攻关较少,使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两省科技资源中的人才割据与浪费较为突出,并没有因比邻而形成合力。

    三、川陕经济的发展:重在共谋,路在协作

    比较不是目的,而是通过两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找到推进两省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度来看,西部要大发展,川陕经济的共谋与协作尤显重要。因此,本课题组认为,川陕经济的共谋与协作应以“资源互补,交通互通,市场互惠,产业互融”为原则,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下,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共同打造中国西部增长极。

    1、加强战略合作,增强川陕两省对西部各省区的辐射作用

    川陕两省处于中西部接壤的前沿地带,而且是连接南北的桥梁,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区位角色。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省份,两省之间的合作在西部各省区间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对区域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首先,建立川陕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市场的原则,密切合作,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互补。针对四川水能资源发展前景和陕西煤电开发的可能,在着眼西电(能)东送的同时,川陕可建立水、火商品电互助协议以及其他资源开发利用协议,有效解决能源就近低成本转化,这不仅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对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头兵的作用;其次,建立川陕运输互惠合作协议。这样既有利于四川产品北上,辐射西北地区,也有利于陕西产品通过四川,走向西南;第三,建立两省定期招商协议。根据四川近年来北上北京,南下广州、深圳的招商经验,川陕两省应建立定期招商活动协议,不仅可以加强两省间商务活动,扩大两省之间相互融资,而且对于带动西北、西南以至整个西部区域投资市场都将起到积极作用;第四,加快以成都、西安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步伐。主要利用两地的国家级开发区和科技优势,加强两地的互助合作,扩大两个的中心城市在各自区域的带头及辐射作用,使之成为本区域的“经济发动机”和“增长极”。

    2、加大基础设施特别是两省连通西北、西南交通大动脉的建设,实现“交通互通”

    目前,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已提上议事日程,成渝环线的高速公路建设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四川向东、向南的通道正在形成。在刚刚出台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中,连接川陕两省的高速公路有两条,一条是北京-昆明:途经西安,汉中、广元、绵阳;另一条是包头-茂名:途经安康、达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川陕两省境内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很快,北面出川公路已到川陕边界。川陕要发展,要承接东西,辐射西部,就要打通制约川陕两省经济发展的陆路交通。因此,加强川陕两省交通上的协作,打破两省的交通瓶颈,积极争取国家尽早动工修建北京―昆明、包头―茂名在川陕境内的卡脖子工程,才能实现“交通互通”,畅通西部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3、采取措施,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旅游市场互惠

    川陕应充分利用两省旅游资源优势,共同打造以成都、西安为中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旅游精品环线。首先,加强两省旅游市场的管理,建立更加完备的法规体系,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和旅游行业的竞争;其次,加强川陕两省旅游市场宣传的合作,共同向国内外推介“享自然风光,品文化之旅”精品线路,形成整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景观品牌;第三,完善旅游硬件和配套设施建设,开通成都―九寨沟―西安的直飞往返航班,提高旅游质量;第四,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杜绝对旅游资源的污染、破坏,甚至毁损。

    4、加强两省高科技合作,推进航空产业的“互融”发展

    由于三线建设的投资,目前两省国防科技工业较为发达。四川航空工业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较强的飞机设计生产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发动机研制、试验和生产条件,航空雷达、电子仪表与设备的研制达到了较高水平。而陕西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具有全国唯一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为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拥有占全国航空工业1/3的人员和1/2的总资产,科研生产能力强,产业配套齐全,综合实力在国内航空工业中优势明显,具有国内发展民用飞机最好的研制条件。因此,两省应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的合作,特别是航天及空间资源利用产业的合作,重点发挥军工科研与人才优势,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通过高、新、尖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发展有特色的主导产品,如小卫星、卫星通讯、导航与定位技术、卫星信息传输及综合应用系统和火箭运载技术等。航空工业在巩固提高现有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生产的同时,着重发展系列化、专业化和多用途机型,抓好新一代支线客机和新型货机的研制与生产,扩大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促进飞机发动机、机载电子设备的升级换代,从而共同打造航空、航天及空间资源利用产业。

    5、加强教育产业的协作,打造西部人才基地

    当今社会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教育是改善人力资源素质,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值得关注和重视。四川和陕西,可以说是西部的教育大省,两省普通高等学校达到130所,占西部地区的31.8%;招生人数41.09万人,占42.7%;在校学生人数122.13万人,占43.1%;毕业生数21.2万人,占42.8%。两省在教育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拥有多所全国知名的学府,获得了大量的科教奖项,但还有许多不足,如:两省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均不足7年,与全国平均7.5年的水平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川陕两省教育在西部地区的地位以及共同存在的不足,决定了开展两省教育资源合作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水平上去了,人力资源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经济水平才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挖掘两省的教育资源,加强两省教育产业协作,逐步扩大两省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在两省高校之间建立学科、师资、学生互动机制,实现教学优势互补,共同打造西部人才资源基地。



共找到 762,762 个相关网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