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禽流感又来了!
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禽流感,两个变化显而易见:
一个变化来自政府。
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处置者,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远远比过去更重视、更从容、更有章法。 他们高举“依法”的大旗,拿出准备的“应急预案”,及时而有效果。
另一个变化来自公众。
不再是前年非典突如其来时的恐慌,不再是去年禽流感暴发时的惊慌,不再是年初面对流脑的心慌……尽管公众仍小心翼翼,但整体的冷静心态表明,公众承受力已经强了很多。
产生变化的原因不止一个,但信息公开,肯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这些天来,从关于禽流感的第一个消息被媒体披露,疫情及对其处置的信息从未间断,一天多似一天,一天详于一天。什么是禽流感,如何预防?哪些地方已发生了禽流感疫情,采取了哪些措施处理?未发生禽流感的地方,如何预防?等等。全方位的信息发布,不但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也有利于公众做出理性评判和选择。
恐慌始于流言,而流言止于公开。只有在不公布信息或者不完全公布信息的夹缝中,流言才得以生存和肆虐。当准确而权威的信息及时公布时,绝大多数的公众都会全面地读、理性地想、冷静地做。
信息公开,让公众更加理性,也让政府更加勤政。
前年非典时期,国务院及时公布实施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实施“信息发布制度”,且“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对于正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的中国政府来说,这无疑是不小的考验,尤其是要满足“全面”原则。
对于承担信息发布义务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来说,“全面”意味着三层“压力”:
第一层,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疫情的真实进展情况;
第二层,也要发布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第三层,还要预见到公众的反应,在信息发布中提前解疑答惑。
如此一来,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举一动,完全为公众知晓。想偷懒,不行!没有成效,也不行!这推动着政府致力于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让政府及其官员更加尽职尽责。
当前,要打赢这场阻击禽流感的战争,理当用好信息公开这味
“良药”,政府发布信息要更加“及时、准确、全面”。尽管这只是“战争”中小小的一环,但却事半功倍,不可忽视。
希望信息公开,及时再及时些,准确再准确些,公开再公开些。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