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允许外国投资者收购国内中小银行的股份,但中国政府对于出售总资产占其银行业一半以上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则一直非常谨慎。2003年,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终于下决心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彻底的改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解决历史遗留的包袱,清理坏账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机构改组,将政府独资的国有银行重组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创建汇金公司代表国家行使股东的权利;第三阶段主要是强化风险的管理,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为海外上市作准备。
目前,建设银行已经上市,中国银行的改革已经进行到第三阶段,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也已列入行动日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每家国有商业银行都要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以使其所有者结构多样化并提高管理水平。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银行业吸引外资的反应十分热烈:过去18个月里,外国投资者已在中国银行部门总共投资了170亿美元,仅过去四个月里的投资额就达130亿美元。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担负着为政府的财政扩张和隐性社会福利筹集资金的职能,不良资产包袱沉重,商业运作普遍效率低下,风险控制体系脆弱。虽然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了很大改善,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政府的大量注资或不良贷款的转让,而不是靠商业模式的根本改变或是公司治理的加强。鉴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内的投资热潮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使得许多工业领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笔者认为,在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有25%的可能性会出现减速,不良贷款反弹的风险仍相当大。
尽管存在潜在风险,外国投资者对购买中国银行股份的反应仍十分热烈,他们看中的也许是中国拥有4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市场和持续以两位数增长的家庭储蓄。但是,笔者认为中国的储蓄和贷款业务的增长潜力有限:一是因为中国的储蓄率已经远远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银行贷款已占政府筹资的90%以上;二是“十一·五”规划中宣称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促进消费增长和加速发展资本市场,这可能导致今后几年储蓄率的降低,公司贷款的增长率也会下降。
中国政府目前规定任何单一外国机构在中国的银行中之股权比例不得高于19.9%,外国股份的总量最多不得超过25%。尽管这一投资上限有望得到提高,但因为经营理念和商业文化的差异,外国股东对中国的银行在管理行为方面真正能产生多大影响还有待观察。
高风险的投资必然会要求高额度的回报。根据WTO条款,2006年底中国将开放银行业市场,与外国银行进行全面竞争。虽然贷款的潜在增长率有限,但中国的银行零售业务——如抵押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则成长惊人。目前中国银行监管委员会已经批准建设银行进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而国家开发银行也获准推广资产抵押贷款证券,这预示着中国银行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外国商业银行来说,拥有一个中国本地的合作伙伴,能为其大大节省打入中国市场建立零售网点所需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事实上,一些先行者已经将他们的注意力投向更多的发展领域:一些外国投资银行已开始对中国的券商业进行投资,而更多的投资协议正在商谈中。笔者认为,国际金融机构的投资将会帮助中国券商强化公司治理、规范市场规则,和单纯由汇金公司注资解困相比,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更加明显。
对投资银行来说,成为战略投资者将有助于其在随后中国银行的全球公开上市中赢得承销的业务。目前,中国的银行交易的平均股价与账面价值比率大大低于全球标准,假如银行股票按计划公开上市后大幅上扬,就可能获得可观的回报率。事实也的确如此,交通银行今年六月公开上市时,获得来自散户投资者的200倍超额认购和来自金融机构的20倍超额认购,而建设银行最近在香港上市时的定价也在预期范围的上端。
不可否认,中国商业银行的业绩并不稳定。中国各大银行2004年的平均资产回报率远低于全球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但是,得益于人民币的走强,外国股票投资者仍可能在中长期获得高额回报:许多市场观察者都预期未来几年人民币将逐步、但显著地升值,这也部分地解释了自7月份人民币升值以来众多国际投资者急于进入中国银行业的原因。
外国银行进行投资时都密切关注和重视巨大的中国市场,而中国政府则希望这些国际投资能将僵化和低效的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高盈利的现代银行,尽管投资双方都面临一定的风险,但最终可能出现一个双赢的结局。
(作者系雷曼兄弟公司亚洲宏观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姜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