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元慎日前表示,目前已开始了公务用车改革的试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自下而上,改革到厅局级领导干部,厅局级及以下的干部将可能取消专用公务车。(新华网11月8日)
政府机关进行公车改革,是老而又老的话题了,但每每出现,都会引发公众热议,由此可见公车改革的重要性。 近几年,有关公车改革的尝试与报道屡见不鲜,却总难尽如人意。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按照公车改革的基本思路,各地公车的数量应该逐年减少,并且政府用于购买公车的费用也应该逐渐降低,但新华社提供的数据却明确无误地表明,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就高达500亿元。
这一组数据说明什么?我们的直观判断是,虽然各地都有着不同方式的公车改革模式,但公车数量却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政府里坐得起车的官员越来越多呢,还是公车改革并没有达到其根本目的?我想,无论是哪个答案,恐怕都无法解释这一奇特现象。
说到政府的公车改革,我以为关键一点并不在于取消专用公务车限制到哪个级别,这固然是个划线的标准,但并非是绝对因素。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公车改革,其落脚点都应是彻彻底底干干净净,而不是拖泥带水敷衍塞责式。不成功的改革反复出现,只能导致部分官员既拿到车补的实惠,又继续享受着公车待遇。
公车改革的另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是,公务员与一定级别的领导,究竟该享受什么水平的车补?根据媒体的报道,一些地方的局级干部,取消公车之后,仅车补就相当于其一至两个月的工资,这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的补贴,而变成纯粹的个人福利了。我以为,中央出台相应的车补政策,统一车补的标准也非常重要。
在上述两个问题得不到明确政策约束的背景之下,奢谈政府公车改革会给国家省下多少经费,恐怕是天方夜谭。
公车改革已成必然趋势,这是个好迹象。但如何确定取消享受公车待遇的领导干部的级别,如何测算公车改革后的车补,如何保障公车改革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味、不跑调,每一环都相当重要。抛开这些,虚妄清谈公车改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只会贻笑大方。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