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成都市新都区自筹一亿元资金建设的新都蜀龙大道三期正式开通,这条花费了新都人民一亿元修建出来的新路,比现有任何一条从新都到成都的道路都要远。
当记者在这条路上拦下几十辆过往车辆询问时,每位司机都众口一词地回答:“好事,新都区政府做的,是一件为民办的实事好事。 ”
为什么花一亿元财政款修一条绕远儿的路?为什么绕了远路多费油司机还说是好事?难道他们都疯了?当然没有。据报道,原因只在于这条路是目前新都连接成都市区唯一一条免费的公路。
从这个新闻里我们发现,虽然自筹一亿元资金建设一条大道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大工程,但是和拆除收费站比起来,却显然是容易得多了。而这种“容易”的背后,折射出我们公路管理建设工作的诸多弊端。
一是有人把公路建设当作了增加财政收入的一个直接源头。据新华社今年5月的有关报道,目前全世界建有收费公路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建有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约有10万公里在我国。有关专家估计,按现行政策测算,2020年道路的收费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这组数字说明不少单位对公路建设公益性认识的偏差,而这种偏差,无疑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新都的无奈突围就是一个证明。
二是公路建设的投资机制弊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有效地促进了公路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交通拥堵、过往车辆经济负担增加、影响投资环境……而且一些地方还完了贷款还在收费更是惹来民怨纷纷。笔者以为,公路应该是公益设施、政府投资,如今的投资方式肯定会给一些地方提供乱收费的借口。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一个口号。但是,只要“我出钱修路,你过路交买路财”的规则不改变,修绕行路的浪费就还有可能出现。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