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特约评论员 陆志明
全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长三角地区是否陷入经济增长放缓的“泥潭”,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11月15日,江苏省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局相继公布了长三角地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数据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6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增幅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73亿元,仅增长3%;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2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增幅同比回落12.2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似乎印证了此前一些经济学家的担忧,长三角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内忧外患”。从内部来看,产业结构的趋同造成不必要的同质竞争。近年来,江浙沪三地在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培育高科技产业方面竟争日益激烈;从外部来看,由于区域内部竞争激烈,各个城市都希望在规模化竞争中占据优势,有些项目的盲目性客观上导致近年来煤炭、电力、石油等资源出现供给紧张的局面,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显现的效应,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紧缩,长三角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大幅滑坡。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影响长三角经济增幅的因素除了产业结构趋同以外,大多是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产生的。尤其是信贷、资源、能源方面,对国家的政策变化十分敏感;在国际方面,随着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解决,一度受阻的出口将会重现生机,同时进口也会随之复苏。
另外,看待经济数据切忌“以偏概全”。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放缓以外,其他两台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消费和出口并未出现明显的收缩迹象。在消费方面,1-3季度长三角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71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零售额高速增长表明消费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明显增强。国家最近一直在倡导拉动内需,降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长三角内需扩大无论是对该区域,还是全国来说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出口方面,1-3季度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呈现出口增长快于进口的特点,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3665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出口累计达到2010亿美元,增长35.9%,实现贸易顺差355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虽然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但长三角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根基并未受到动摇,整个产业群体还是具有相当生命力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毕竟工业产出和经济增幅出现“双瓶颈”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应把目前面临的困难视作一次改革的机遇。事实上,长三角地区的政府也早已关注到这些问题。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趋同与无谓竞争上。毕竟哪个区域该做哪个产业,是由其自身的比较优势决定的,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应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规划。产业集群规模一旦突破该区域的可承受的容量,必然会带来资源的紧张和竞争的加剧,从而导致集群产生的规模优势消失。长三角内的城市应该看到这一客观的经济规律,政府可以起到的作用是依据这一规律办事,提前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改变自身的产业结构。与其同质竞争,不如大家分工合作,上海作为龙头,应着力发展物流、金融、高科技等服务业和尖端产业,为其他城市提供辐射;而其他城市则应加强产业分工,为上海提供产业支持。
此外,增强民众对经济增长的认同度,提高幸福指数,也是政府应当关注的要点。这其中提高就业水平应该是关键问题,毕竟没有就业,居民收入水平无法提高,生活水平也无法改善。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的着眼点应该是经济增长的健康度和贡献度,包括减少房地产泡沫、在不放松引进外资的同时发展本地民营经济都是良策。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