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晓华发自北京
在应对SARS和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裂痕较大,这是目前疾病防治,尤其是传染病防治体系难以高效运转的主要原因之一。
著名流行病学研究专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黄建始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这样表示。
黄建始,曾任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卫生局流行病部主任和首席流行病专家,并任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力开发遗传能力培训计划专家小组成员。2003年5月4日,受我国卫生部和科技部领导邀请回国参与预防“非典”工作。
《第一财经日报》:禽流感疫情,再次将公共卫生的问题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您看来,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如何?
黄建始: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认识上、法制上、体制上和硬件上解决了一系列多年来一直严重阻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
SARS危机之后,全国上下达成共识,认为公共卫生安全是和国防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同等重要的国家安全;健全了公共卫生法律,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加强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投资114亿元建设医疗救治网、投资117亿元解决国家级和省级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的硬件问题等。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存在“六个不够”,即信息不够灵敏、反应不够迅速、处置不够合理、体系不够完善、队伍不够健全、基础不够扎实。这“六个不够”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两年多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缺乏系统全面的新思维。长期以来,建设公共卫生应对体系的工作几乎还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一家承包,医疗预防体制分家、条块分割、部门封锁、医疗预防资源不能整合的局面还是继续存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健康教育,依然没有列入重要议程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新思维就是,实现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整合,这是有效应对体系能否真正建成的保证。
《第一财经日报》:您为什么认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裂痕较大?具体表现是什么?
黄建始:在应对SARS和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临床医师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防控疾病促进健康方面基本上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是目前疾病防治,尤其是传染病防治体系难以高效运转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年来,在我国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存在早期分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早期固化,对非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在预防与临床的实践工作中,各专业学生恪守各自知识堡垒,加之继续教育的欠缺,就必然形成裂痕。许多病例和疫情的控制时机就是因为这种裂痕而丧失。
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本是公共卫生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自己承担传染病治疗任务,而传染病的预防纯粹是公共卫生医师的责任,与己无关。事实上,临床医生在传染病的“防”与“治”两个方面均承担重要的作用。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病人的隔离控制等工作均由临床医生完成。另外,临床医生隔离控制病人并开展相应治疗,是疾病控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
虽然SARS期间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一起工作,但是彼此间的协调不理想。比如对SARS的诊断权问题,2003年临床医生提出诊断标准,后来诊断权却不在临床医生手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同志对临床诊断并不在行,但他们说不是就不能转诊。结果一方面延误转诊,另一方面造成许多医生情绪的破坏。在信息沟通方面,临床医生有向CDC报告的责任,但CDC却忽略了告诉医生疫情全面的发展情况,缺少对宏观信息的把握对临床诊断有重大影响。
可见,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分离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最根本的是不能适应21世纪人类对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的需要。本世纪以来科技经济发展迅猛,生活工作方式变化巨大,人口谱、疾病谱和死因谱改变明显,以传统的卫生服务模式来应对变化将导致本来就不丰富的卫生资源更加短缺。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路,整合医药卫生系统,从围绕疾病诊治转移到全面关注生命全过程的健康与疾病;从只专注人体本身转移到系统关注环境、社会、心理与人体的交互作用。
《第一财经日报》:在传染病和疫情的防治中,您如何看待信息的作用?
黄建始:疫情是指传染病超出基线的情况,如一个城市每年都有1000例感冒,年年在1000例上下,这就是基线。如果今年增加到2000例,远远超过基线,即为疫情。但无论是传染病还是疫情,其监测数字都该相同对待,一概保密是不科学的。
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传染病信息告诉每个人。每个个体知道如何科学地保护好自己,就自然地切断了传播途径。对于SARS、AIDS这样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疾病,最迅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健康教育去改变人的行为,有效地阻断传播。插图/苏益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010—58685776(北京)020—34254460(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