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监部门抽检结果,2004年该省的几大电信运营商计费话单差错率达到了12.2%,超出国家标准上千倍,一年至少多收费1亿元,铁通、联通、网通、移动,无一例外都有问题。如此高的差错率想必绝非河南独有!
面对“高差错率”这么一个天大的漏洞,很多人立刻想到了“第三方监督”:电信行业长期以来都是自己监督自己,不出问题才怪,只有引入第三方监督才能彻底创造一个透明的电信消费市场——笔者觉得,不能什么问题都推到“外在监督”上,如果无论什么行为都设一个“外在监督”,那需要多大的制度成本,而且还逃不出“谁来监督监督者”的本体承诺怪圈。
又是分拆,又是重组,又是民营化,电信部门不是早就进行市场化改革了吗?市场本身就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在监督依赖”的制度安排,因为内在的行业竞争能起到最好的“互相监督”作用。竞争是最好、最有效率的监督机制——可我们看到,在话单高差错率上,铁通、联通、网通、移动,无一例外都有问题,也就是说,电信运营商在计费上形成了一种“作弊联盟”。如果电信领域是一个健康的市场,是不可能出现这种联盟的。
电信部门整天说自己如今多么市场化,消费者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可高差错率暴露出的“作弊联盟”的存在,折射出电信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其实非常低,也说明市场化改革还有很多弊端。
如果电信运营是一个真正的市场,基于信用方面的竞争,“话单透明”肯定早就成为一个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竞相掌握的“卖点”:通过技术创新,尽最大限度地让消费者电话打得透明、用得放心。
可我们通过整体行业的高差错率看到的是,各大企业不但没有就“话单透明”形成竞争,甚至结成了一种“作弊联盟”,集体以电信技术复杂为借口拒绝向消费者提供透明的话费账单。由于市场化水平非常低,垄断利润的富足,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竞争惰性”,这种伪市场,必然结出“有弊一起作”的恶果。
如果电信市场改革成功的话,那么市场竞争的作用下会自然形成一种内在监督机制,消除诸种作弊现象。在竞争完全的市场上,我们会常常看到这家企业揭那个企业的短,那个企业批这个企业的弱点等等,竞争的作用会使诸种阴暗面都暴露在阳光下,这自然是一种很强大的约束机制。可是,在高差错率问题上,“铁通、联通、网通、移动,无一例外都有问题”,有问题大家一起蒙着,这算什么市场啊?
所以,在这个“天大的秘密”面前,首先别想什么“第三方监督”,而是应该先问问那些整天自夸“电信市场化改革多么成功”的人:你们热衷的“市场”,孵出的就是这种蛋啊?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