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国家物资储备局2万吨国家储备铜第二次公开竞价销售,昨日上午在北京结束。与16日举行竞价销售结果不同的是,受国内外铜价大幅下挫的影响,有6629吨因无人竞买而流拍。
部分流标不改国储局继续抛铜决心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国宏大厦进行的此次竞价销售会,并没有受到参与者的追捧,2万吨铜只拍出了12500吨,价格大约为37000~37500元,往往是底价加一个最小变动单位就成交。 一名在会场的贸易商告诉记者,“气氛不太热烈,前四标基本上都流拍了。”
这与一周前的竞卖形成了鲜明对比。11月16日,国储局第一次竞卖2万吨储备铜,引来近50家企业的追捧,在37850元的价位上很快销售一空。
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贸易商告诉记者,此次拍卖价格不高并且流拍很多,是由于“担心铜价进一步下跌。”受国际铜价回落及国储局昨天拍卖2万吨储备铜的影响,伦敦期铜周二收低,三月期铜收报4110美元/吨,较周一收盘跌105美元。上海铜市在多头平仓盘和抛盘的冲击下大幅下挫,盘中一度纷纷达到跌停板价位,尾市虽有回升,但收盘跌幅仍深达1170~1420元不等,其中主力0601合约收报35610元/吨,跌1420元。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国储局的决心显然已经震撼了市场。
果然,几个小时后,国储局再度发布措辞如出一辙的公告,宣称还将在一周后公开销售2万吨铜。
市场空头传言纷飞
最近市场一直流传,国储局不断高调抛铜的原因是,其一名交易员刘其兵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执行的期铜交易造成了巨大损失。刘其兵是一个交易小组的成员,在过去两年里一直执行在伦敦卖出铜,在上海买入的市场操作策略。
传言说,刘其兵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持有的空头头寸达20万吨,12月21日将交割,如果铜价不下来,将遭受可能达到上亿美元的损失。因而,有分析认为,这一个月以来,国家物资储备局想方设法进行平仓。
北京国宏大厦的21层是国储物资调节中心,这里现在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许多分析人士的眼里,铜价最近“没有理由地持续上涨”。他们相信,这一轮上涨与刘其兵的身份及其下落的传言相关。
有交易员称,国储局的铜交易策略从2003年左右即开始采用,这套策略被称为负套利,主要是利用了伦敦和上海两地交易所的差价。在中国的期货交易员中,这种做法非常普遍。
交易员说,交易的利润取决于两个市场的价差有多大,以及上海市场不允许海外交易者参与的基础上。
在市场沸沸扬扬的传言中,国储局一度保持沉默,但随后通过中国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表示,中国有关部门开展的调查认定,刘其兵是以个人名义进行的交易,与政府部门无关。
多头正纷纷离场
国际基金最近一直在努力抬高铜价,因为如果真的存在这些空头头寸,中国政府可能必须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铜以便交割———他们相信,中国缺乏足够的库存储备。
此前国储局透露的130万吨铜储备,并没有多少国际基金愿意相信,“我们根本不相信他们有这么多铜。”国际基金一度认为,中国的储备铜大约为10万~20万吨左右。
这种“中国必须从国际市场购买铜”的心理预期,使得国际基金乐于进一步抬高铜价,以便造成中国高买低卖的局面,自己则从中获利。
期货交易人士告诉记者,如果20万吨的期货空头需要交割,亏损多少取决于升贴水和实际价差。中期期货的交易员段建国对记者表示,估计刘其兵做空是在今年8月左右,“那时价格在3500美元左右,市场都认为铜的牛市到头了,但最终铜价还是继续莫名其妙地涨起来。”
段建国计算说,一吨铜每月的升贴水约为60美元,四个月来达到了近250美元,而当前与8月份的价差一度达到了800美元,“每吨损失1000美元左右,20万吨的规模损失大约为2亿美元。”
显而易见,实际价差成为决定损失规模的不确定因素。对于日渐高趋的铜价,国储局决心予以打压。国储局透露,中国有130万吨的铜储备,能抛出的铜的数量将远高于市场预期,随后又宣布了一系列的拍卖计划。
国储局抛铜的行动,被市场认为是撬动国际铜价的手段。“中国是铜净进口国,依存度达40%。每月进口约10万吨,国储局抛铜的力度能够满足部分现货需求,压制进口。这样伦敦铜的价格就没必要那么高了。”世洋期货的淳利对记者解释说。
在国储局抛铜之后,市场人士发现,中国国内的多头正纷纷离场。“现在国内没人敢买多头了。”一名交易员对记者说。
一名交易员对记者说,“现在铜市是高投机市场,我已经建议我的客户,不要再参与其中了。”
这印证了国储局昨天公开销售铜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也是国储局乐于见到的。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