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污染是如何发生的?哈尔滨市政府曾经三次发出公告通知停水,但为何每次口径不一?昨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红楼”大教室里,该校博士生导师、此次水污染事件前线专家孙德智公开做了一场《谁动了我的水———前线专家透析近期水污染》的报告。
在与记者、大学生们近两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中,孙德智讲述了他参与处理此次水污染事件的整个过程,也首次正面回答了本次水污染事件中诸多“悬疑”。
悬疑一 污水是如何进入松花江?
“毒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出排污口
据孙德智讲,他最早知道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将对哈尔滨造成水污染是在11月18日晚,说吉林省环保局告知黑龙江省环保局已经出现水污染。
当夜,孙德智和哈工大的几位院士、教授就被召集到哈尔滨市政府开会。当时与会专家在等待吉林方面提供数据时,没想到会如此严重,只是建议加紧监测。
孙德智说,根据他了解的当时中石油吉化公司爆炸状况,是两个硝基苯储罐爆炸后又导致另外一个硝基苯储罐和两个苯储罐燃烧,消防队在救火时要向爆炸物喷射大量的水。
他说,这些被污染的水和爆炸液体就一起进入松花江,当时吉化公司的确采取了排污措施,将污染水排入10号和12号两个排污口,结果其中一个排污口的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松花江,而另一个排污口虽然起了作用。但由于水大多溢了出来,也没有完全起到排污作用,所以造成了此次大污染。
悬疑二 水质能不能基本消除污染?
1400吨活性炭沉降3个月才能基本消除
到了11月19日,孙德智和其他几位教授得到通知,污染水已经到了松原地区,而那里距离哈尔滨的水面距离只有230多公里,几天后就会到达。哈尔滨环保局和孙德智等人连夜赶到松原取水样,加紧做实验,讨论如何躲过这场灾难。
到了11月20日晚上,孙德智等5位院士、教授被连夜召集开会,此时情况已经非常严重。
孙德智讲,根据专家计算,要想继续降低污染水带的污染程度,不给下游造成太大影响,并在污染水带离开哈尔滨后消除污染澄清水质,前后大概需要1400吨活性炭,而且要用3个月时间反复沉降才可基本消除污染。
而这1400吨活性炭根本不是黑龙江一省能够负担得了的,因为在这3个月里,每天都要供应10吨左右活性炭,没有哪个厂能供应得起,因此黑龙江省政府已经紧急向国务院申请,预计一批1000余吨的活性炭马上就能运抵哈尔滨。
悬疑三 松花江水质能恢复如前吗?
苯和硝基苯的影响将是很长时间
江底泥污染将持续很长时间,即使污染水流过去,这些曾被污染的河带还能和未被污染前一样吗?
孙德智回答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水质监测完全合格,但这些沉淀的苯和硝基苯会对底泥产生很长时间的影响,现在还不好说过多长时间会再次释放出来。
他说,松花江以前曾发生过汞污染事件,持续了很多年,即使到10年后检测还发现底泥里有污染物,更何况苯和硝基苯也许会因化合作用,生成别的化合物,这种影响必将是长时间的。只有时时监测,长时间检测,才能真正保证市民用水安全。
悬疑四 大停水能否避免?
停水事件反映城市应急机制不健全
哈工大博士生导师孙德智分析,此次哈尔滨停水事件,非常明显地反映出我国目前很多城市应急机制很不健全,他说如果做到两点,这次停水事件很可能会被避免:
第一,我们现在的监测水平还不能实现随时在线检测,只能是隔一段时间监测一次,
如果能随时知道污染水带到哪了,就可以提前预防到。
第二,哈尔滨市没有自己的备用水源,85%的市民只能靠饮用松花江水,而哈尔滨正在修建的磨盘山水库要到明年才能修成,如果早已建有备用水库,这次只需要替换一下水源,根本不会引起惊慌。
悬疑五 三次公告为何口径不一?
担心界河受污染引起恐慌
在23日正式停水之前,哈尔滨市政府曾经三次发出公告通知停水,但口径却很不统一。
据孙德智解释,当时第一次发公告声称因为检修管道而停水,一是因为怕引起市民恐慌,二是因为黑龙江处在中国最北边,松花江同时是一条界河,所以采用了这个原因;第二次公告本来是宣布4天后来水,但由于污染水在哈尔滨段处理工程十分浩大,而且哈尔滨是个慢滩区,流速较缓,流域面积就会相应增大,因此再次发表新的公告,表示重新供水时间再另行通知。
悬疑六 为何确定停水四天?
完成净化程序至少要3天
孙德智说,当时哈市政府把停水时间定为4天,是经过充分考虑和严格论证的,因为这些活性炭即使按时运到也无法立即使用,需要先浸泡24小时,再反复冲洗两次,才可以使用,而完成这些程序最少要3天时间。
昨晚开始,大批武警就已开到松花江沿线,争取在6个小时内挖出100多个池子,然后开始活性炭沉降污染物工作。此前几个城市污染了,都没有报告出来。为何直到哈尔滨才知道污染?
对于这个问题,孙德智也感觉很难回答,他说,吉林下游的松原已经停水7天,再下游的肇源现在还在打深水井,他们的污染也很严重,也许是因为哈尔滨是一个有400万市民的大城市,又是全城停水4天这样的重大事件,才会反响那么大。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