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从彩屏、和弦、无线上网、数码拍照到MP3,每一个噱头十足的新功能都带来一个更换手机时代。但相伴而来的是巨大的资源浪费。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字使人震惊,中国平均每年淘汰近7000万部手机。
截至10月底,中国移动电话普及达到29.1部/百人,50%的用户在一年到两年之间更换手机,而有近20%的用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更换一部手机。若按平均每个用户每三年更换一次手机的保守频率,每部手机一般都配有两块电池和一个充电器来算,中国每年就有2亿块手机电池和1亿个手机充电器变为垃圾。
而赛迪网的调查显示,中国近六成的用户有换机需求。高收入或对手机时尚比较敏感的客户半年左右换一次,半年至一年换手机的用户比例为12.8%,一年至两年换手机的用户比例为24.4%。昨天,北京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梁昊光告诉记者,北京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到2006年,北京预计淘汰手机达到234万部,到2010年,北京人淘汰的手机将达到290万部,而到2020年,北京人淘汰的手机就达到439万部。
废弃的手机以及废弃的电脑、电视等等电子废弃物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如果擅自拆卸这些电子废弃物,不但其中的铅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还极其容易对水资源产生破坏。
如此之多的电子废弃物究竟流向了何方?北京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梁昊光告诉记者。目前,全国都没有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体系,只有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自行在市场上进行回收。还有一少部分流向了“回收旧手机”的小商小贩。这些小商小贩背后有一些拆解的小作坊,把回收的手机拆解,重新利用。对消费者来讲,重新拆装又未经严格检验的二手家电没有安全和质量保障。
梁昊光透露,北京目前有一家京环电子废弃物处理站,但处理能力有限,技术手段也无法达到一些家电的拆解再利用的标准。中国的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存在着巨大的空白。而国外,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在一些国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处长黄建忠昨天表示,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产品生产商、进口商、销售商、消费者、回收处理企业各方的责任和利益,建立一个有效的回收处理体系十分重要。最理想的方式是从生产环节,生产厂家少用污染材料,在设计时使产品易于拆解。
业界反应
索爱:测试“蔬菜塑料手机”
昨天,索爱(中国)公司对记者透露,索爱在研发领域已经加强研发环保成分,索爱本身就对其供应商有一套完整的环保要求,索爱的零配件和材料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使用。现在索爱正在测试一款手机,其材料是用蔬菜中提取合成的塑料制成的,体现了其环保的要求。目前,索爱还没有全线开展手机回收系统,但是索爱会响应中国政府的要求,在环保领域继续努力。
第一访谈
电子垃圾处理将有规范
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体制改革与市场处处长黄建忠
问:信产部在推进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信产部门已经制定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尽量支持好的生产回收方案,使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就考虑拆解的方案。二是在电子产品生产时,对有害物质,安全使用期限贴上标识,方便将来回收利用时的识别。三是制定污染重点管理目标,对生产电子产品的有害物质的生产进行监管。这样一来,规范了市场准入,使很多不符合规定的电子产品无法上市。黄建忠透露,我国已经就该《办法》向WTO组织做了通报。如果得到认可,将很快付诸实施。
问:除了信息产业部,还有哪些部门对电子废弃物的立法工作做着努力?
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制定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也正在研究过程中。经过几年的酝酿,国家环保总局开始了《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这个《办法》将主要针对电子废弃物的拆解和利用企业,对废弃物的回收技术和流程加以具体规定。
新闻链接
各国关于电子废弃物回收的规定
美国:加州立法要求顾客在购买新的电脑或电视机时,交纳每件10美元的“电子垃圾回收费”,旨在为环保提供额外资金。
欧盟:起草制定了相关法律保证制造商对电脑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并要求他们将回收电脑及配件的费用加到产品成本中。同时,制造商必须同意不添加任何有毒原料。
日本:规定制造商和进口商负责自己生产和进口产品的回收和处理。
瑞典:规定处理费用由制造商和政府承担。
法国:更强调全社会共同尽责,规定每人每年要回收4公斤电子垃圾。
德国:正在根据欧盟指令着手制定本国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法。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