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外管局决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那么,这一举措会对银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有关专家分析,引入外汇做市商制度有助于改变目前央行作为中国外汇市场上唯一买家(实际做市商)的尴尬局面,央行将逐渐退出外汇市场的日常交易,即不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过多的干预,这一市场的流动性(包括国际支付清算等)将交由商业银行和其它指定金融机构来维持,从而使得银行间外汇市场能反映各商业银行的真实交易意愿及真实的外汇供求状况真实的供需状况。 并且,通过外汇做市商这一环节,也可以逐渐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由此给外汇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因而,引入外汇做市商制度将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出外汇做市商制度是中国汇改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但是,引入外汇做市商制度也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外汇管理风险,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过去央行是中国外汇市场上唯一的实际做市商,央行也只能被动地吸收外汇。因为,当外贸进出口额及外商直接投资额双双持续增加时,外汇占款大量增加,挤占了基础货币供应渠道,并影响到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由此迫使央行不得不频繁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结果是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现在,随着引入外汇做市商制度,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将分散或承担原来央行因持有大量外汇储备所承受的压力与风险,由此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外汇管理风险。
    在今年7月份我国实施汇改后,商业银行的外汇管理风险问题更加突出。这种外汇管理风险不仅体现在商业银行自身对利率与汇率趋势的预期上,而且还体现在如何为客户开发出适应新形势下回避外汇风险的诸多工具等方面上。从目前看,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已推出了远期结售汇和外汇掉期业务等风险管理工具,今后外汇市场上还会出现如期权和期货等其他外汇衍生工具,所以商业银行如何锻炼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如何学会运用衍生工具来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然后向企业提供更多和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都是眼下面临的诸多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