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第四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嘉宾发言集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给第四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的贺信
深圳证券交易所、第四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
欣闻第四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 我因公务繁忙无法出席,在此,谨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全面实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必须加快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机制,而一个强大、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关键环节。要通过创新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为更多的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尽快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便利。
中小企业板启动一年多来,运行平稳,交投活跃,开始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当前《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订已获通过,即将实施,我希望相关部门抓紧配套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同时希望深交所不断推动中小企业板的创新和发展,在扎扎实实做好、做大、做强中小企业板的基础上,适应不同类别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抓紧创业板的研究与试点工作,努力把深交所建设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
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周正庆:拓宽科技型企业通往资本市场之门
我国科技型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其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法律环境之下,资本市场应该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迈出更加实质性的步伐,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以“十一五规划”和即将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为契机,结合贯彻落实“两法”,抓紧研究配套措施,为解决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所作为,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中小企业板已经率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股份的全流通,依托中小企业板来解决科技型企业的上市融资问题成为当前现实而有效的选择。首先,中小企业板的自身定位和基本使命就是为具有较好成长性和较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目前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中,虽然普遍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含量,但是从总体上看,其高科技的特点并不鲜明,有必要加大科技型企业上市的规模数量,以改善其上市公司结构,保证其未来的健康发展与活力。其次,在股份全流通的条件下,中小企业板具备了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通道的良好条件。在中小企业板率先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引导民间资本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和高消耗的产品和产业中转移出来并投向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从而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第三,中小企业板是资本市场创新的“试验田”,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其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将稳步推进,非常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这些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这一平台做优做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借鉴海外经验加快中小企业板发展
进入新世纪,海外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经历了调整、改革和转折。近两年来,全球创业板市场数量有增无减,新的中小企业市场不断产生。海外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我国中小企业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一,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的任务。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最近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未来20年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能否培育出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企业。2003年福布斯最佳200家小企业中,有18家印度企业上榜,而中国上榜企业只有1家。我国中小企业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应把服务于中小企业作为一个长期性的战略任务。
第二,未来中小企业板IPO家数远远超过主板符合国际惯例。中小企业市场IPO远比主板市场活跃,是由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特点决定的。对我国中小企业板而言,由于上市企业单个融资额低,不会给市场带来扩容的压力和影响。因此,应放开中小企业板IPO的速度和家数限制,加快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步伐,尽快形成中小企业板的规模效应。
第三,建立资本市场与创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海外高新技术依托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有许多案例,其中微软公司最为经典。我国《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刚刚颁布,如果营造促进科技与资本相结合的政策环境,实现资本市场与创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证监会前主席、PECC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主席周道炯:鼓励多渠道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就目前来说,我们应该鼓励从多渠道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除了根据自身条件采取多种合作方式继续利用外资外,利用内资即通过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的潜力也很大,目前银行存差已达9万亿元。应该说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是做出了贡献的,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不争的事实。我觉得,银行在抓大客户、大项目的同时,不能把小企业、小项目放掉,应该是“抓大不放小”。要在认真评估、自主决策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小企业虽然贷款少、收息少,但风险低、周期短、调头快又是优势,“积少也可以成多”。最近中央银行、中国银监会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贷款服务,加快小企业贷款产品创新的意见是非常适时的,关键在具体落实。另一种就是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方式融资。这种直接融资方式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刚起步,数量很小,需要下大力发展。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只占15%左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直接融资占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差距很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达18万亿元,储蓄率过高,直接融资比重过低,是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增加金融风险的一个因素,但同时也说明直接融资的潜力很大。发展直接融资就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创办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在50家上市公司中有自主专利技术的占90%左右,有33家是高新技术产业。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推开。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服务自主创新战略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资本市场在发达国家的巨大作用有目共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处于转型期的最大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也应该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首先,创新是一项资本高度密集型活动,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资金投入,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孵化器”。其次,健全的资本市场是分散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的主要渠道。创新型企业一般都具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所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难度较大。科技开发周期较长、投资较大、风险较大,财政巨额投入也使政府难以承受。而创业投资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资本性融资,既可以满足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需求,又可以达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目标。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难以适应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推动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促进科技与资本的有效结合,必须加快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小企业板的发展,加快适应自主创新战略需要的资本市场制度创新。对此,我认为当前需要尽快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加大对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在此基础上,对改革进展较快的地区和公司实行政策倾斜,择机恢复中小企业板的融资功能。
二是认真做好两法的实施准备工作。全行业都要认真学习《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学习活动,认真做好面向广大投资者的普法工作;抓紧全面清理现行证券法规、规章和制度规则,做好两法配套文件的起草、修改工作,完善证券法律规章规则体系,使中国资本市场的法治环境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推进监管制度创新。结合贯彻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使诚实守信、锐意进取的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市场理性投资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同时,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落实给予中国证监会对市场参与者的各项监管权力,提高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快速应对能力,使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及时而有效的保护。
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的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各项要求化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际行动,进而变成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的现实,使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是继续深化发行制度的改革。提高市场融资的效率,使资本市场成为投资者和融资者互利互惠、和谐双赢的舞台。
六是加快中小企业板的发展,抓紧创业板的筹备工作,推进多层次市场建设。
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发展中小企业板支持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实施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从2002年6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到十六大《报告》和三中全会《决定》,均要求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注重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从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最近出台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都提出要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四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布局,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政策环境和历史条件。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关键环节。
首先,强大的资本市场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在各种要素市场中,资本市场处于关键和核心地位,是调动、配置和配合其他要素的桥梁和纽带。如果没有充分、有效的资本市场作支撑,国家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就可能失效或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更充分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引导、示范和资源配置作用,才能够真正带动整个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企业创新活动从基础研究、实验开发,再到成果转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亟需资本市场的支持。只有更多地依靠资本市场,才能更有利于突破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融资瓶颈约束,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分担与规范运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推动科技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完善、高效的资本市场是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创业投资整个行业的兴起首先必须建立退出渠道,而只有借助资本市场才能建立起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促使创业投资不断循环增值,从而形成资本市场与创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进程中,资本市场将大有作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是深交所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以此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使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尽快与资本市场接轨。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加快中小板建设是自主创新战略的根本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技术水平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所以,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日益突出的矛盾,迫切需要形成一个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增长的机制。
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关键是要有强大、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向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强大的资本市场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是推动创业投资的根本所在。加强科技与资本的结合,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与传统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信息传递快、运营周期短、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其融资需求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一是资金需求持续性强,频率高。二是融资需求时效性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具有市场垄断地位,对于市场变化敏感度较高,投资项目有较强的时效性。三是单次融资量相对较小。资本市场作为最具市场化特点的要素市场,是调动、配置和配合其它要素的桥梁和纽带,其独特的市场配置功能可以达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目标。现行资本市场制度在适应科技企业的特点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或失灵。
从各国的资本市场体系来看,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发展需要5方面的支持:直接融资环境与间接融资环境,资本市场结构的多层次性,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和天使资本的足够强大,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体系包括税收、财政、金融的健全等等。整合政府与市场各方资源,共同营造促进科技与资本紧密结合的政策环境,应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成长阶段,建立一套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综合配套机制和多层次融资体系。在围绕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优化过程中,资本市场制度与支持体系是最薄弱的环节。唯有功能更多、充分有效的资本市场制度才能使各项公共政策发挥效用,达到预期效果。
加快中小企业板建设是当前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根本举措。因此,要加快发展、做优做强中小企业板。尽快恢复中小企业板的融资功能,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设立“绿色通道”,使中小企业板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摇篮”。还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推进上市准入制度创新,加大中小企业上市资源的培育力度。
首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资本市场研究会主席刘鸿儒:建立发审“绿色通道”做大中小企业板
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已取得了宝贵成果,它对于企业融资、企业改制、扩大海外影响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体现,是完全正确的。但近年来我国企业大量赴海外交易所上市,不仅大中型企业,甚至中小企业也纷纷飘洋过海。优秀企业到海外上市,国内形成次级市场,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引发了如何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新问题。我作为H股的创始人之一,甚为关注,感到不安。大量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亟待完善。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国内资本市场将面临被边缘化、空心化的危险。
新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为健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契机,其中完善我国股市融资制度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建设,应从中小企业板开始,摸索经验。
一、改革发行审核制度。中小企业板只有50家上市公司,与我国1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规模不相称,与已达到或基本达到现行上市标准的2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上市资源储备量不相称,也与近年来海外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不相称。要建立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发行审核制度。科技部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科技企业认定标准,认定企业可以通过“专场发审会”等发审“绿色通道”进行形式审核,快速上市,做大中小企业板。
二、调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行上市门槛。根据新《公司法》和《证券法》,在总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发行上市门槛,重点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科技含量、获利能力和成长潜力。
三、推出中小企业小额再融资便利。中小企业具有小额度、高频率的融资需求,提供小额再融资便利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再融资需求。在中小企业板实行小额公募再融资便利,对1000万以下的小额再融资可以大大简化程序,并且允许其“储架”发行。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马颂德:加强科技金融合作构建自主创新市场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高效率的经济群体,在技术创新、就业、经济增长贡献等诸多方面正在显现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来自欧盟的统计表明,中小企业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单位R&D投入产生的新成果是大企业的3-5倍;而美国中小企业在1953-1973年间的创新成果几乎占同期全国创新成果的50%。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在资金供给、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管理粗放等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数据表明,约有50%的中小企业在创立的3年内死亡了,在剩下的50%企业中又有50%的企业熬不到5年又消失了,即使剩下的这1/4企业也只有少数能够熬过经济萧条的严冬。中小企业大量夭折,既是技术创新资源的大量浪费,也是对创业精神的巨大打击,更是导致一国经济剧烈波动的重要源头。
我国在发展中小企业战略上,特别是在有效地解决其发展过程中资金链问题上,还缺乏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小企业只有36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还不到15万家,且多数还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如资金短缺、技术升级困难、市场拓展缓慢、管理粗放等,但根本原因在于资金供应链的衔接失效。
第一,建立以国家创新基金为核心的政府种子资金支持体系。我国1999年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第一个政府种子资金。该资金设立以来,通过无偿资助等方式,对优化种子阶段企业资金供给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作用非常显著,在已经资助的5000多个项目中,获得专利2489项,其中发明专利占35%。科技部、财政部正在与相关部门协商,准备在创新基金内部设立创业辅导资金、创业风险补偿资金等,真正把创业活动和创新活动纳入政府种子资金支持系统中来。
第二,建立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基础的创业投资资金支持体系,解决创业企业起步期的资金供给问题。发展创业投资的成功经验是建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境内外创业投资资本共同组建创业投资公司或基金。
第三,建立以开发性金融为平台的政策性资金支持体系,重点解决成长期企业的资金供给问题。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看,开发性金融是这个阶段最好的资金供给者。目前,我们正在和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建设等方式构建政策性资金支持体系。
第四,通过政府贴息、担保、采购、税收减免等方式,提升企业信用等级,吸引商业金融资本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满足企业迅速扩张的需要。商业金融资本是社会上最大量、最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金,政府只能引导而不能强制其支持中小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中国证券市场提供长期、稳定和规范化的直接融资支持,通过证券市场形成对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作用;同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高素质企业。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完善创业投资体系落实自主创新
资本市场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下大力气需要推动创业体系的投资建设。
我国创业投资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经有217家创投机构,各类创业投资资金近500亿。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支持还不够,不少问题依然存在,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随着两法的修订与实施,与股权分置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要加快创业板体系建设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通过自主创新从资本市场私募,39号令为创业投资运作提供法规依据,为创投企业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自39号令发布以来,产业司在创投机制方面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研究设立创投资金市场;二是引导各地创投资金的规范与管理运作;三是加紧研究创投机构合理合法的税收减免政策。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在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接下来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对企业自主创新给予大力度的支持。
2、加速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产业化在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肩负历史使命。
3、推动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十五期间,发改委先后建设了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这些产业基地的效果正在显现,还将通过政策倾斜,建设医药等基地,为中小企业板提供更多的项目资源。未来几年,自主型企业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