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大火电机组助推贵州“十一五”节能
 BUSINESS.SOHU.COM   时间:2005年12月02日14:22   来源:上海万得资讯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Stock Code:1A0001
     (行情-论坛)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这个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贵州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的实际,经过反复测算后明确的,突出体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要实现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节能目标,电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是贵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禀赋和特色经济的构建,决定了以能源和优势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长期以来,而贵州单位产值能耗明显高于全国水平。1990年至2000年,贵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能源消费年均增长6.4%;但2001年至2003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一度达到9.8%,超过了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有关人士分析,要实现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节能目标,首先,要保证各方面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现有能耗水平不再上升并逐步下降。督促企业健全能耗考核制度;括发挥价格杠杆促进节能的调节作用,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差别电价,落实鼓励节能的财税和产业政策,鼓励使用节能产品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加快技术改造,推进余热利用,采用低能耗生产设备等,使单位能耗逐步降下来。其次,严格实行新上项目尤其是高耗能项目的高起点准入。要求产业技术的高起点,严格执行铁合金、电石、焦化、水泥、火电等项目的高起点准入,明确必须采用高新技术和设备,直接减少能耗,提高产业效率。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贵州电网统调火电机组在1994年——2004年的10年间,坚持不懈地依靠技术进步,平均供电煤耗已由459克/千瓦时降低到371克/千瓦时,减少88克,降幅高达20%。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了高温高压、超高压、亚临界、高效率的12.5万、20万、30万千瓦的大机组,最大单机容量已发展到60万千瓦;10万千瓦以上大机组已由6台发展到35台,占电网统调容量的97%。以全省统调火电2004年发电475.0799亿千瓦时计,当年就相当少耗煤41.8万吨,相当于降低企业成本6000万元左右。

    全省第三批电源项目如果基本上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煤耗可由目前平均每千瓦时371千克标准煤降至310千克标准煤,按照总增量1500万千瓦计算,每年可以节省600万吨标准煤。

    我国是世界上对能源依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煤炭占了能源资源总量的75.2%,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于有“江南煤海”之称的贵州来说,要建“能源大省”, 保证贵州“十一五”期间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水平,实现生产总值到2010年比2000年增加两倍、比2005年增长60%以上的目标。依靠电力科技进步,建设一批发电量大、能耗低、环保型的大火电网机组的意义更加深远、更加巨大。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