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邀请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亚太区总裁Von Keller博士(中文名:冯凯乐)、中国驻孟买前总领事郑瑞祥先生、商务部贸研院亚太部徐长文主任、外交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华碧云研究员,共聚“天下论衡”,畅谈中印对比。
本报记者 马娟 胡敬艳 刘巍 李振华;见习记者 陈中 北京报道
“印度制造”的后发优势
主持人:最近,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与印度的差距更小。中国和印度分别排在第49位与第50位。印度正在为提高国家竞争力而努力,其中重要表现就是发展制造业。今年9月26日,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显示其发展“世界制造工厂”的决心。目前,印度制造业与中国相比如何?
Von Keller:制造业的范围很广,但总的来说,中国要具有更多的优势。印度虽然在某些制造业上比较成功,比如纺织业,但中国的电子消费产品的生产能力更有优势。中国的外资投入很多,资金不是太大的问题,所以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中国的生产能力更强一些。
郑瑞祥:中印两国独立时间相近,分别是1949年和1947 年。独立之初,两国制造业起点都很低。就一些所谓的洋货而言,印度比中国稍强。例如,印度生产轿车比中国早。在1957年,印度最大的家族公司,就生产奔驰大卡车,出口南亚地区,在非洲也有市场。“高露洁牙膏”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在印度销售,还有吉列剃须刀。
印度从来没有封闭过,是半开半关的混合经济,而中国是从极端的封闭到开放,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就比印度快了许多。目前,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印度强,价廉物美。中国制造业所占比重高,而印度的服务业比较发达,这两种产业结构各有利弊。
主持人: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对该行业采取了保护政策,国外汽车制造商只能通过建立合资企业进行投资,多数企业对轿车生产的核心技术并未掌握。而印度汽车产业的成功并非依赖于跨国集团大量的资本投入,而是依靠智能化的设计开发出造价低廉的本土化车型,且价格低廉。这两种模式哪一种更有潜力?
华碧云:印度汽车业较早就自主开发了。过去印度汽车业主要靠与德国汽车公司合作,过了合同期限,可以在既有基础上向前发展,变成自主开发。印度汽车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比中国强。中国汽车行业有时候是一拥而上,或者重复引进,这些情况都应该尽量避免,印度在此也有教训,但是它注意了这个问题。
徐长文:过去,中国在汽车产业发展上存在很多问题,政策改变直接影响了行业发展。有人说,外资进来,在我国生产汽车再销售出口,中国可以赚取税收收入,这种认识都是有缺陷的。
主持人:印度的纺织业发展迅速,印度有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更为宽松的贸易条件,这样印度纺织业的发展会不会成为中国有力的竞争对手?
Von Keller:中国在某些纺织品上目前产量较大,比如服装,羊毛衫等。问题是中国的成本优势还能持续多久。中国的某些地区,已经不具备成本优势了。有些采购商已经向印度,孟加拉,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采购。如果中国的人力成本仍然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长,就有可能失去与印度竞争的优势。但另外一方面,中国以往几年在纺织品产品质量方面表现出色,仍会保持一定竞争力。
华碧云:印度是有这个想法,现在他们有专门的纺织基金,数额达到了几百亿,是专门用于支持技术创新的。但是中国的纺织品贸易是有优势的,比如属于机器纺织的部分,印度比我国薄弱很多,其技术没有我国精良,因为过去印度国内家庭作坊式生产比较多。它的纯手工纺织品在海外还是有市场的,但是大部分产品的品质比如丝绸,是不能跟中国产品相提并论。
郑瑞祥:我国的纺织品对发达国家出口是有优势的,发达国家比较青睐我们的产品,比如牛仔服。印度出产的纺织品在图案和风格上则比较适合非洲国家。但发达国家对我国贸易设限,对印度的限制就比较弱。不过我国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
主持人:关于中印两国的人力资本上,根据 MERCER公司发布的报告,对中国的北京和印度的孟买、新德里做了一个对比,发现中国的工资成本明显高于印度。随着中国人力资本成本不断提高,中国在与印度竞争中,会不会丧失吸引外资的优势?
华碧云:中国人均收入比印度高,造成工资成本明显高于印度。但企业不是单凭这一项决定投资意向,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基础设施、行业竞争力、投资外部环境等,但最根本的是企业投资能否赚到钱——利润率决定投资意向。
印度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路、港口等效率低下,很难吸引投资者进入,至少短期内难以全面改善。如果印度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甚至比中国的条件还好,那印度的优势就比较突出了。
徐长文:印度曾经是英属殖民地,因此在语言上具有优势。中国人发表的信息基本都是中文,而印度的官方语言为英文。
郑瑞祥:德国和美国驻印大使和参赞曾和我比较过中印投资环境问题,他们认为印度有三条优势:民主制度、司法制度和英文普及程度。最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最终只有语言一条是真正优势。至于印度的民主制度,政府领导人更替频繁,政策不稳。比如美国安隆公司曾在孟买投资三亿美元建设电厂,后因政府更迭,印度要求重新谈判,项目因此停滞,严重影响了美国公司的利益。
就印度的司法制度而言,其办案效率很低,一个官司可能要花几年。所以外企的投资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这前两条优势,实际都不如中国。所以,印度从1991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引进外资累计仅327亿美元,不及中国的一个省。
不过,印度具有人才优势,包括管理人才。比如,管理全国44个软件中心的公务员只有500个,管理团队相当精干,效率高,而且训练有素。
主持人:印度政府已经看到了制造业对解决就业的重要意义,正在实施一系列的改革, 希望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印度制造”已经暂露头角, 很多人也对 “印度制造” 充满了期待。在很多亚洲国家已比较成熟的情况下, “印度制造”发展的空间有多大?与中国相比前景如何?
Von Keller:中国和印度在制造业上有两个很大的不同。首先,中国在基础设施上占有很大优势。中国的交通更为发达,这样就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这也是中国产品更为便宜的一个原因。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总的来说要好于印度。中国每年从大学毕业的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远远多于印度。中国的基础教育也要好一些。而印度的教育差别很大,乡村有很多人从未受过学校教育,而另外一些人却受到很好的高等教育。这两个重要原因,令我认为中国在制造业上仍会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华碧云:印度短期内不太可能超过中国。因为中国发展基础比它好,基础设施比较强。目前,尽管印度很想在制造业领域替代中国,特别是出现了中美、中欧纺织贸易摩擦,印度觉得有了可乘之机。但印度要想超过中国,首先要看印度自己是否具有竞争实力。
在某些方面,印度确有优势。印度的私营企业发展比中国早,在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印度已经与外资合作,比如汽车业,1991年印度开放以后,十几家世界著名的外资汽车企业,如福特、通用、丰田等都进入印度,因此它的汽车制造业能打入世界市场。现在,美国的主要汽车制造零件大部分从印度进口,因为现在汽车制造业已经跨国经营,而且也形成了一两家很有竞争力的公司,而中国的汽车行业开放较晚。
印度模式的思考
主持人:中印两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不同的作用。中国政府对整个经济活动深入参与,而印度政府对市场干涉较少,为创业者提供了空间。由此,两国的企业呈现不同的特点,中国国企实力强大,印度私营企业蓬勃发展。长远来看,这两种政府模式,哪种更具有潜力?
Von Keller:在我看来,两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的影响作用都很大,但所采用的方式不太一样。中国政府以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为第一任务。但是在印度,政府很长时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印度的政府更为官僚。在印度成立一间公司要花很长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要低于中国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印度的私有化步伐也落后于中国。
郑瑞祥:我国国企实力要比印度国企强,但印度私营企业远比我国民营企业强大。印度的家族企业在独立前就很具规模,独立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独立以后,印度全国实力排名前三位的私营企业越发展越庞大。比如塔塔家族就涉足了很多领域,拥有80多家分公司,覆盖汽车业、发电业、IT业等,影响力很大。它的模式已经相当成熟,效率非常高,生命力很强。而我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三年半,经常是靠不正当的手段或投机方式一夜起家,这种暴发户模式是很不成熟的。
徐长文:现在我国私营企业很多,虽然寿命不长,但是发展还是很快的。随着今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今后可能要扩大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利和范围。我国民营企业做强有一定难度,但也必须承认,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没有政府强力的措施,民营企业也不能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华碧云:印度的私营企业主要由政策来引导,经常通过税收和贷款的调节来实现政策上的优惠,从而引导私营企业的发展,这是比较适合自由经济的措施。中印两国都在主张政企分开,但解决得都不太好。印度的国企常常是政企不分,公司的董事长由一些官员担任,而且轮换频繁,这容易导致他们缺乏对企业长期负责的精神,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获得很大的改观。
主持人:印度绕过工业化阶段,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这种发展路线就避开了印度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所带来的局限。而中国选择的是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发展工业化的路径,在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相比来看,这两种路径各自的效果如何?哪种更有可持续性?
徐长文:在中国,政府起主导作用,所以才有资金来做基础领域投资,不考虑回报问题。而在印度,这些就很难实现,私人在基础领域投资,如修道路和港口,短期内收不回投资。所以印度政府在缺乏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只能先走软件行业的发展道路。
郑瑞祥:印度领导人确实有一些很有远见,1985年就提出用电子经济将印度带入21世纪。它的IT产业发展以后,确实得到了世界的关注。但是印度企图绕过工业化,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我觉得是行不通的。
华碧云:印度的基础设施与是否选择后工业化道路并没有一定的关系,哪个国家都应该搞基础建设,但是印度没有做到,它是不自觉地走上后工业化发展道路。不过目前其基础设施也在改善,最近在建设两条国家级的公路。印度的一些官员素质是很高的,他们的信息技术产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抓开发软件的负责人功不可没。再比如印度的能源短缺是其致命伤,自给能源不足30%,但印度石油部长每天都到处出访,展开石油外交,为国家寻找油源。印度有一批高效率的专业知识的官员,只要这批人进行长期努力,我觉得印度发展前景会很好的。
主持人:印度企业治理机制更完善,而且国际化更成功,很多国外的投资者在印度股市上购买印度企业的股票。而且印度的金融体系比较健全,其商业银行和股市都远优于中国。从长久看,这方面的差距是否会削弱中国吸引力?
Von Keller:印度的一些私人企业,尤其在IT行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中国企业的一个优势是,政府非常支持它们的国际化。很难讲印度和中国谁的国际化进程做得更成功,两国各有长处。我预见未来的十年,两国会有更多的企业出现在Fortune 500 中。
华碧云:我觉得会有影响。印度银行业不良资产非常少,2003-2004年度,商业银行的净不良资产率只有1.2%。这么低的不良资产,中国做不到。就证券投资而言,即股票市场、金融保险方面的投资,印度吸引的外资可能现在就超过了中国。中国股票市场赚不到钱,但是印度的股票市场是盈利的。
郑瑞祥:印度两大股票交易所——孟买交易所与国家交易所(NSE)都在孟买,其中NSE的交易量仅次于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列全世界第三。因为印度股市的国际交往多,机构投资多,回报率高,所以投资者在印度更愿意投资于证券市场,而不愿意投资办厂。
有一条值得我们学习,即印度通常是小步走、慢慢的开门,所以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印度的外汇管制很严,防范金融风险有一套特有的措施。
“龙象携手”的可能
主持人:中印产业具有互补性,中印“车间模式”已经初见雏形,汽车产业中,就已经有中国生产配件,印度装配整车出口的案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长于硬件,印度长于软件,结合起来,两国的IT就能进入世界领先地位”。这看起来是比较好的愿望,那么究竟两国有没有这种合作的可能?
华碧云:中印是可以合作的,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印度很多东西都是自主研发的,具有专利权。在不损害到印度利益的情况下,可以合作,但若强求其最关键的、最赚钱的部分开放是不可能的。比如软件业的世界前五名都进入中国,但核心技术还是控制在人家手中。同样,中国也不可能把航天中的某一个关键技术开放。
徐长文:中印两国今后的合作应该会持续下去。现在两国贸易额保持每年40%的增长,这是很少见的,今年两国贸易额已达到153亿美元。中国的铁矿大部分从印度进口,今后也不会减少;而印度的很多电器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印度的穷人比较多,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所以印度对中国产品的需要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印未来在能源消费、生产以及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也会有。印度已经提出来要跟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作问题,为投资提供便利,如果能取得较大进展,两国的合作会更大一些。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印两国的贸易额会翻一番。
郑瑞祥:中印商品贸易的前景更好一些。现在贸易结构已有一定改善,过去以原材料为主,而现在多是高附加值的产品。但是除了商品贸易以外,两国还应该寻求广泛的经济合作。迄今为止,中国在印度投资办厂的规模还不足一亿美元,印度在中国的略多一点儿。其实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比如中国的发电机械设备、输电网都比印度强,而且印度也很需要。印度非常缺电,即使是首都新德里也经常停电。印度的很多企业都备有发电设备,甚至小卖部都有一个发电机。中国帮他们发电是很好的构想,而且确实也有中国企业进入,但碍于印度政府的办事效率低,仅搞了一两个小项目。再如华为在印度的前期投资很顺利,但后期就遇到了障碍,没有获得批准。从1996年中国就提出要与印度签投资双方保护协定,到明年就十年了,却依然没谈成。
主持人:在石油输出国方面,一直有欧佩克组织,就是防止各国在出售石油时,打价格战;但是,在石油进口方面,却没有一个输入国组织机制。尤其是亚洲一些石油需求大国,包括中印,都是油价高涨的受害者。中印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前景如何?
郑瑞祥:印度一般性的资源丰富,唯独战略资源石油短缺,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高,所以将来的竞争会比较激烈。为此,印度石油部长一天到晚在外头跑,满世界的找石油。但我认为印度竞争不过中国,他们的经济实力不如中国。比如竞购哈萨克斯坦油田,我们出得起高价。很多时候竞争是正常的,但是要适当。
华碧云:在能源问题上,中印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竞争恐怕要大于合作。在寻找石油的时候,通常是谁能够谈判成功,谁就先占了,除非两方加强透明度,互通信息,便于合作的时候大家合作。现在一些会议上,比如召开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对话,中印都有参加,也参与了一些合作。
举例而言,印度在尼日利亚得到了一个油田,可并没有说要跟中国分享。但另一方面,之前提出的修建中印俄石油管线,方便中印两国从俄罗斯引进石油,就得到了印度的支持。其实印度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并不是空谈,而是做了一些初期的研究,衡量可行性。所以说,印度并不是完全拒绝合作,还是避免恶性竞争的。
徐长文:我觉得在能源方面合作是很难的。能源有量的限制,一旦石油供应出现中断,对中印的打击都很大,所以竞争肯定存在。今后的合作可能更多的在一些会议上,一些意向的讨论方面,实质性、机制性的合作恐怕很难。所以我们在能源问题上,比如共同开发和利用上应该留一手。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