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之前,“国资流失论”还是颗脆嫩咸鲜的莲花豆,富有正义感的盐加上嘎嘣脆的口感,嚼着都有种畅快淋漓的惬意。这以香港教授郎咸平的“MBO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论”为典型代表,虽然这时候通过MBO已完成了国内绝大多数中小国企和小部分规模企业的改制,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国资流失论”的积极意义: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黑箱操作问题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引起各方高度关注,缺乏约束和监督的国企MBO最终被送进了历史。
但是进入2005年后,当一些“国资流失论”再次频频出现的时候,却让笔者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国资流失论”已经逐渐开始变成“怪味豆”了。
在年初有关固定电话月租费是否该取消的讨论中,“国资流失论”开始变得发霉僵硬了。有监管部门的人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些固话运营商都是国有企业,现在互相之间争得头破血流,对谁都没有好处,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在电信等垄断行业,固定电话月租、手机双向收费等居然都能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旗号下铿锵有辞,当小集团的利益打着“防止国资流失”的大旗时,占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似乎已经在他们的思维中被摆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
在有关股改对价的讨论中,“国资流失论”开始变得刺激霸道了。某教授甚至公开撰文提出了“对价严重高估,股改令国资流失达5000亿”的骇人观点。实际上,这个“国资流失5000亿”居然是建立在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等价基础上的。把数据建立在否认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股票的基础上,怎么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呢?而且这种建立在否认股市历史和国家信誉基础上的荒谬数据,似乎也把处于弱势的流通股东完全假想成一群贪婪的想吞噬大象的豺狼虎豹了。
在有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因为银行上市等而产生的“国资流失论”也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了。在没有数据支持的“国有银行贱卖”臆断下,似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初衷和背景也完全被遗忘了:法人治理结构的严重失衡导致的银行行长官员化现象、薄弱的内部监管、内外勾结造成巨额的不良贷款、政府不断为国有银行“大输血”……还是国家审计署李金华说的实在:“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我们还没有介入审计,因此目前我不好评价‘国有银行贱卖’问题。”
在2005年,当“国资流失论”已经渐渐成为包裹在僵硬变质蚕豆外面的那层怪味糖衣时,这颗“怪味豆”已从骨子里失去了往日的脆嫩咸鲜。这不禁令人怀念起曾经的那颗表里如一的莲花豆。 (责任编辑:刘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