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外资来华呈双向趋势 印度成引资“第二股力量”
 BUSINESS.SOHU.COM   时间:2005年12月13日09:21   来源:新京报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外资本既帮助外国公司进入中国,也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印度追击中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第二股力量”

  通过分析2005年外国资本在中国几笔大的投资、收购情况,不难看出今年国外资本在华投资在行业、政策和金额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外资进入中国不单单采用以往那种跟随跨国公司资产进入的形式,而是更为独立地直接收购中国大型公司的股权,成为公司的股东。在以往限制外资、进入门槛较高的银行、证券业方面,这一情况尤为突出。随着外国资本的直接进入,他们所面临的任务不再是突破政策方面的门槛限制。在外资真正成为中国市场中的一部分的时候,他们开始切身体会到中国企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本报讯(记者乔晓会)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里,外资在中国的投资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政策上,都较以往有历史性的突破,注定将会成为一个“外资投资年”。昨天,参加《财经》年会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孙强指出,国外资本在中国目前表现出双向投资的趋势,既帮助外国公司进入中国,也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经济增长强劲中国成为外资首选

  前日本经济产业省审议官佐野忠克认为,日本投资界都相信中国经济在不断增长。目前在日本,已经可以看到整个行业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转移的现象,包括电子、制造业等方面,中国成为日本公司运营地的首选。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孙强总结目前国外资本在中国出现的新现象时说,国外资本在中国的投资方式,短期是通过股市,长期则是通过基金。战略资本在十几年前,还将“投资中国”当成一个远景。但到了现在,可以通过并购非常直接地进入这个市场。

  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劳元一说,海外资本最初是随着跨国公司资产而进入中国的。

  现在,则与知识产权等一起进来。同时,也会有纯粹的资本进入,直接购买股权,同时还与民营资本相结合。

  不惧印度挑战基础设施中国占优

  毫无疑问,中国在吸引国外投资方面具备优势。但是随着国内福利保障和工资等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某些不利因素也在增加。

  一项最新的权威调查显示,继中国之后,印度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对外资具有吸引力的“第二股力量”。在最近两年,印度吸引外资的增长势头强劲。人们担心,在这方面印度将超过中国。

  对此,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中国区总裁罗逸强表示,摩根过去几年在中国的投资增加了不少。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非中国公司在中国运营,另外一种是直接投资中国公司。摩根之所以选择中国,原因是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同时成本具备优势。但最吸引摩根的,还是中国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

  汇丰银行企业策划及发展部亚太区主管CHAN鄄DRASEKAR认同此种说法:“我们都知道中国最根本的吸引力就是成本低,并且有良好的经济增长潜力。中国有非常良好的基础设施,这是在吸引外资方面中国相对于印度的最大优势。”

  与会专家建议:增加政策透明度

  本报讯(记者乔晓会)在《财经》年会上,谈及吸引外资的政策透明等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应该进一步增加透明度。

  罗逸强表示,国有企业具有吸引力。摩根现在正在考察一些国有企业,并且准备收购。但是,摩根在收购中国国有企业的时候,还有一些顾虑、担忧,就是收购国企是一个复杂而费时的过程,有监管方面的障碍。

  对此,孙强直言不讳地指出,政府目前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监管方,又是卖方,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象。

  佐野忠克说,关注中国如何调整政策。日本投资者注重的是风险问题,包括监管和投资环境,政策执行有没有力度。现在的问题是,政策运作有很多低效率的现象。他同时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对有要求的投资者往往能够放宽政策,对没有要求的投资者则不会放宽。”

  2005年是外国资本在中国国有资产收购上手笔最大的一年,也是外国资本在国有企业管理层地位方面认识最深刻的一年。孙强在谈到国有企业管理层问题时说,“要把股东的利益和监管层的利益放到一致的位置。”这样做,才能让管理层带领企业向与股东一致的方向发展。

  罗逸强建议,目前要在政策方面为国有企业管理层提供方便,让其有必要为企业创造价值,并有机会成为股东。他建议,中国应该更好地利用大型投资银行,这样政府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并有效率。

  ■背景链接

  2005年外资进入中国大事记

  2005年7月1日,淡马锡旗下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和建设银行签署关于战略投资的最终协议。

  2005年8月18日,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宣布将出资总计31亿美元,购入中国银行10%的股权。

  2005年8月31日,新加坡淡马锡宣布将通过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中国银行31亿美元,购买中国银行10%股份。

  2005年9月27日,瑞士银行集团向中国银行投资5亿美元,买入后者1.6%的股份,同时双方计划在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领域开展合作。

  2005年9月29日,瑞士银行集团(UBS,简称“瑞银集团”)出资17亿元人民币,获得重组后持股北京证券20%的股份。

  2005年10月18日,全球最大的钢铁集团米塔尔钢铁公司以3.38亿美元的代价,正式购买湖南华菱钢铁集团上市公司“华菱管线(行情 - 留言)(000932)”36.67%的股份。

  2005年10月10日,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银行共同宣布,亚行投资中国银行7500万美元。

  2005年10月25日,全球最大直接投资集团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投资3.75亿美元(30亿元人民币),入主徐工集团全资子公司徐工机械。

  2005年12月1日,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出口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将认购石家庄三鹿集团43%的股份,注资额为8.64亿元人民币(1.07亿美元)。

(责任编辑:毕博)



共找到 364 个相关新闻.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印度吸引外资更加强势 明年经济增长可能超中国(12/10 11:18)
·农业将成为吸引外资新热点(10/21 10:32)
·顺差猛增折射内需不振 吸引外资增幅已经下降了(10/14 11:22)
·2004年我国吸引外资全球第三 610亿美元投中国(09/29 07:22)
·2004年我国吸引外资全球第三 610亿美元投中国(09/29 07:22)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