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和社会格局的基本法律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制定。随着全国“两会”召开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关注中国法治建设的人们心情逐渐开始兴奋。人们企盼今年的“两会”能够有法治建设重大的成果产生。
不过,长期致力于物权法建设的人们目前的心情却是相当复杂。因为物权法不在此次会议表决之列。对于写了公开信反对物权法草案的北大教授巩献田的议论再次兴起。巩献田的公开信是去年8月发表在网上的,巩教授指责起草者用十年之功筑就的物权法草案“基本原则违背了宪法,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开了历史倒车”。
既然物权法不上今年的两会的结果已经注定,愤怒的表达也已经经过了几个轮回,为什么理性的精英们在“两会”前仍然不放弃这场论争呢?这个事实要求人们要承认,巩献田反对的理由确实触及了法律的实质问题,它把问题从先前的纯粹法律技术方面的宣传和讨论引向了深入,单从这一点上说,巩献田的反对自有他的价值。
物权是什么,物权说的是人们对有形财产的占有,和知识产权、债权并列构成一个完成的财产权。对有形财产应当如何占有,如何保护,这是社会的基本问题。先前,我们的重点一直集中于法律技术层面,甚至可以推测,很多法律工作者也有意回避敏感而重大的实质性问题的探讨,他们向公众解释私房土地70年的使用期问题,解释拾得物的占有和返还,解释物业纠纷在法律上应当如何解决等等,这些当然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不过,十多年来讨论一直停留在这个层次上确实说不通。
物权在法律上的实质是对有形物的占有和保护,那么在当今的中国,它的现实实质意义是什么呢?说到家,最本质的意义就是对中国二十五年改革进程所形成的结果给予一个法律上的评判。确认还是不确认?这是个根本。
二十五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不要说新长成的1980后一代,即使是1960、1970年代的人也有不少人都忘记了当年的贫穷程度。不是因为人们健忘,而是社会剧变,财富迅速增加,历史在这二十五年当中装了加速器,纷纭事物一日千里。
如果只是财富的迅速增加和累积,那么社会根本称不上有变化,财富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诸多社会制度改革的成果,而社会制度的改革必然催促原有结构的裂变,现在中国已变得多元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的区分越来越细微。
我们若是从内心里赞颂中国改革的成就,就意味着我们赞同整个的改革过程,我们若要为今天中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进步而高兴,就要对相伴而生的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一同接受,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今天的结果。
物权法草案的设计者们需要,而且人们也希望他们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认中国二十五年剧变的结果,肯定物权法对各阶层私有财产的保护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此便是肯定历史本身,便是肯定新社会和新成果,而非什么开倒车。
所有不适应历史前进的事物都不会自动让路,物权法是基本法,正如罗马不能一天建成一样,必要经过坎坷。今年两会虽然不能表决物权法,但是物权法终将通过,甚至可以更乐观地说,经过了对法的实质的讨论,人们可以相信,它会变得更加完美。人们对历史的进步的力量会更加尊重,法律理性的灵光会更加耀眼。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