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京2月26日电 随着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执政党和政府大臣级高官相继前往中国访问,中日交流突然的频密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重点关注,而作为当事一方的日本,近几天有关分析日中关系的文章也开始以较大的篇幅占据日本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
日本共同社在分析文章中指出,进入2006年后,中国相继邀请亲华派议员访华,首先是本月8日自民党前自治相野田毅在北京和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进行会谈,接下去是19日以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秀直为首的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并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分别进行了会谈,而22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访华时更受到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接见,显示中国已积极开始摸索“后小泉”时代的日本政局。
日本经济新闻也在报道中指出,因去年10月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而断绝的政府、执政党干部级别交流暂且重新开始了。不过,由于目前中国对靖国神社问题态度强硬,尽管通过上述交流日中间开始探讨修复两国关系,但是双方的认识相去甚远。目前有的自民党官员认为,坚持强硬姿态的中国“可能是想在9月首相小泉任期届满、新首相继任后,再考虑打破僵局的具体措施”。
朝日新闻则发表文章认为,今年秋天首相小泉任期将满,目前自民党内的小泉接班人之争已日趋激烈,而成为小泉政府重大外交挫折的中日关系,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小泉继承者日后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由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是呼声最高的首相接班人,而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秀直仿佛是安倍的“监护人”,因此中川的访华有投石问路的作用,可藉以探知未来安倍的对华态度。
尽管日本各大媒体对近期日中关系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却基本得出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即由于首相小泉纯一郎一再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导致日中间首脑、外长级会晤无法举行,中国的外交战略重点放在了小泉继任者身上,原应为外交中心的首相和外相却被“冷落一边”,失去了话语权。
也许是不甘于被日本媒体如此定位,日本首相小泉24日在相继听完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和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秀直的访华汇报后在首相官邸对记者们再次强调了其重视日中友好的论调。而日本外相麻生太郎25日则在横滨市内发表演讲时声称,“受命外务大臣已有四个月,自己所说的话的真意总是得不到理解,(战后)已过60年,难道还不到能够堂堂正正地发表日本所持的价值观和想法的时候吗?”,以此表达自己在亚洲外交上的发言不断遭到各国舆论批评的不满,完全还是一副“狂言”的模样。
有日本分析人士也指出,近期中日的交往态势表明,日方有意修补已处于僵冷状态的中日关系,希望保持沟通渠道,寻找处理危机的机制,防止中日关系继续破裂和恶化。而中国政府也一贯坚持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对日政策,以此为基础,日本政要的相继访华确实可能会取得一定成果。 ■驻东京记者丛云峰 报道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