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15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渐进过程。一个民族的崛起一般需要五十年左右,美国如此,日本也如此。但中国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却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直到今天,中国迎来了全面和平崛起的局面。
中国全面和平崛起的内涵与结构
中国和平崛起是指中华民族全面崛起,包括经济崛起、政治崛起两个层面及其六个方面的内涵。概括地讲,中国经济层面的崛起包括经济的崛起、自主技术与品牌的崛起、资本与金融的崛起。政治层面的崛起包括文化崛起、军事崛起、政治崛起三个方面。
1、经济的崛起与世界工厂的形成
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1989年的中美蜜月期结束,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形成,全面打开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需要进行产业转移。此时中国恰逢改革开放,而四小龙中有三条龙是华人,于是血缘和文化承担了转移的机制。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工厂。
2、技术、品牌的崛起和产业升级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发展赶上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快车,并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在世界工厂地位确定后,一方面我们要面对印度、越南的竞争,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甘于永远作世界工厂,随着部分制造企业、出口型企业的产业升级,中国必须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的力量,一方面通过购买、改良一些技术,一方面创新形成自己的技术和品牌。产业结构要升级,就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产生越来越多的专利,也就逐渐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获得系统的专利,从而逐渐形成自主品牌,这是一个逻辑的过程。世界工厂一定会创造出自己的品牌,经济崛起一定伴随着科技崛起。
3、资本和金融的崛起
资本是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是整个社会经济核心效益的制度安排。金融的作用就是让好的、高效率的企业更快更容易地得到所需资金,让不好的、低效率的企业更快更方便地被兼并、收购。一方面是输血机制,一方面是淘汰机制,这就是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真谛和真核。资本和金融运行效率决定经济体系的效率。资本和金融运行效率决定经济体系的效率,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指银行、证券、保险机构运行效率,宏观层次指中央银行、财政体系运行效率。
进入21世纪,中国金融改革进程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监管当局强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要求,证券市场改革取得突破进展,中国对金融业进行了根本性改造,金融运行效率将有实质提高。
从宏观金融角度看,财政、中央银行运作效率将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过去是公共产品较好,私人产品匮乏,现在反过来变成人民需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矛盾了。中国将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提高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医疗以及社会保障服务的效率。
4、文化崛起促使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
文化崛起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形的文化,一个是质的文化。形的文化包括电影、艺术、演出、京剧传统等方面。质的文化包括未来社会的价值是什么,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的问题,是基督教文明崛起还是儒家文明崛起的问题。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崛起,本身就意味着一个以儒家文明为核心的新型综合文化体的形成。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自身产生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与引进的佛教文化的混合体,可以称为儒教文化。日本、韩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演绎发展。中国崛起再加上日本、韩国,形成了东亚文化,都可以称为儒教。实际上东亚文化就是儒教文化,中国和平崛起促使东方的儒教文明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交相辉映,互相欣赏,互相融合。
5、军事崛起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保障
中国经济崛起会有两个结果:一是我们从一个净债务国变成一个债权国并开始资本输出,大量在海外投资,企业分布在世界各地;二是需要能源供给持续不断,中国与世界经济更紧密联系在一起。投资利益需要得到保护,能源资源安全需要有保障。中国军事崛起是为了维护中国的经济安全,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中国经济日益跟全球经济融合,军事的崛起为经济崛起提供相应保障,是对中国和平发展的保护。
6、政治的崛起意味着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第三世界的代表,是土地和人口的大国。我们向来是一个政治大国,但不是一个真正的强国。全面崛起就是要从实力上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但我们不谋求做第一。
中国全面和平崛起的发展阶段
经济崛起的结果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技术和品牌的崛起实际是产业升级向高附加价值进军,资本和金融的崛起是打造国家竞争力,文化的崛起是和世界和谐共处,军事崛起是保护我们的利益,再加上政治崛起就是中国的全面崛起。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们的社会转型成功,中国将从此进入我们期待的高度法制、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
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与日美不同,中国从来不谋求做第一
和平崛起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探索、开拓着中华民族崛起之路。从1840年开始到今天,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已经走过150多年的历史,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走过一个复兴与现代化的过程。
1、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过程
第一阶段,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寻求自立、解放和现代化。中国的落后始于明末,西方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同时也是民族自醒的开始。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国家、百姓倍受欺压,仁人志士救亡图新,掀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活动,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建设上大量引进西方思想,“中体西用”原则贯串着中国近代史的演变。
第二阶段,1949-1979年,新中国奠定国民经济基础。中国建立国民经济、工业、大学基础体系,制造出两弹一星。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引进的苏联156个工业项目是新中国引进的第一批外资,众多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到祖国,集中搞重点科研项目。周恩来、毛泽东提出来的四个现代化,发展到改革开放,再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发展到今天的和谐社会,这都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可谓天时,四小龙崛起、产业转移可谓地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可谓人和。社会生产力和活力得到巨大解放,对外开放使港台小额资本进入中国,对于搞活流通、形成全国的商品流发挥重大作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重视教育和人才,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90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出现基础设施建设大高潮。基础建设的资金来自三方面:一是世界银行贷款,20年来中国共获得世界银行260个项目约390亿美元贷款;二是日元贷款,“黑字环流”和特别日元贷款约折合220亿美元;三是有中国特色的收费制度,如机场建设费、电话初装费等,支持完成了通讯网、航空网和交通网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为引进外资奠定了基础,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跨国公司投资也就不会大量涌进。大批80年代初期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大大充实了国内人才。
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突飞猛进。2001年中国加入WTO,加上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基础建设良好,劳动力便宜,跨国公司来中国开厂建厂,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巨额外资与中国廉价、高质量的劳动力结合,在珠三角、长三角形成世界级的产业集群。中国经济大步推进国际化,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活动日趋活跃。
这三个阶段叠加起来,构成中国一幕波澜壮阔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中国崛起的历史画卷。
下一个十年,2010-2020年,是中国技术创新、自主品牌不断发展的十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出现了像海尔、联想、华为等国际知名品牌。经济崛起,需要产业不断升级,需要开发技术专利、自主品牌,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中国金融效率提高,以及将要实行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政策,有利于企业积累资金,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立新品牌。金融企业自身建设相对成熟,经营规范稳健,逐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构。按照国家的战略目标,2020年建设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形成我们的全面崛起。
2、创造大国和平崛起的典范
新中国的发展历史证明中国正在创造和平崛起的典范,中国崛起之路与世界其他强国都不尽相同,大大丰富了大国崛起的模式。美日两国是近现代西方和东方崛起国家的代表,在它们的崛起历程中,既把握了和平的机会,也利用了战争的因素。
(1)美国大发战争财,金融帝国称霸世界
美国的崛起实际是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差不多是50年的时间。这50年是思想的孕育期、外资吸引期、经济的全面繁荣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哲学的全面上升期。
19世纪末期,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产业革命,奠定了经济腾飞的基础。相比于英国、荷兰、西班牙,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积极颁布土地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欧洲移民和“过剩资本”,大量利用欧洲国家的技术成就,开发美国市场和经济。加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从19世纪70年代急剧扩张起来。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在其他参战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严重削弱的背景下,大量出口武器和各种产品,获得了大量收入,由负债累累的债务国一跃成为各国的债主。二战期间,美国继续大发战争财,经济突飞猛进,1939--1945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50%。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本土都没有成为战场,社会财富快速积累,欧亚多个国家的众多人才纷纷流入美国。战争结束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掌握了世界3/4的黄金储备,构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战后美国经济金融发展引领全球,形成了以美元、美国金融机构、美国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帝国称霸世界。
美国的崛起总体上也算是和平崛起,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利用了战争因素,但是基本没有为崛起故意挑起战争。美国崛起也可以看作是英帝国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世界主导权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进行了和平交接。
(2)日本在战争中崛起,在和平中复兴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大力兴办近代工业,推行地税改革,实行“文明开化”教育,奠定了崛起的经济和人才基础。造就了一批大企业如三井、三菱财阀等。
1894年甲午海战,日本占据了台湾、朝鲜、辽东半岛,并得到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政府利用战争赔款主扩充军备、确立金本位制、推行义务教育,成为继英、法、俄之后的第四海军大国,并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1904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并逐步在朝鲜、中国东北推行殖民统治,掠夺资源,国力迅速增强,进入帝国列强行列。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占领和扶持下,大力扶植本国的大企业,人为压低居民消费,增加企业积累;建立主银行制度,将银行和大型生产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大企业可以方便地从银行得到资金支持。日本利用在美国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向美国提供工业品,迅速推进重工业发展。借助电子与汽车等工业,取得了对于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市场的贸易优势地位。20世纪80年代,日本贸易优势地位逐渐演化成日本的金融优势,日元在1985年的广场饭店会议后大幅升值。日本的金融实力跳跃增长,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
(3)中国崛起与日美的对比
中国与美国在市场和外资的引入上是极相似的,中国与日本在价值观、思想上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和崛起一直致力于谋求和平环境与和平手段。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促使大量外国资本流入中国,同时带来先进的国际技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与美国、日本崛起历程都不尽相同,中国将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
一个国家的崛起要有思想指南。日本明治维新的主导思想是“脱亚入欧”和“和魂洋才”。目前中国崛起的主导思想两句话:一是改革开放,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是崭新的文明形态,说中国在走资本主义,这是庸俗的说法,中国是在创造新的文明形态。当年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是罪恶的资本主义,后来资本主义通过科技革命,通过服务业的创新,通过中产阶级的打造,做大了社会的蛋糕,产生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资本主义矛盾,形成了和谐的资本主义。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搞计划经济,之后引进了市场经济体系,但是保住了社会主义基本的特色,所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今天在走向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的资本主义、和谐的社会主义,就是基督教文明和东方儒教文明的复兴。
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推动新世纪中国梦的实现
1、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经济走势
现在中国处在现代化的转型期,工业化的中后期,从新兴工业国向中等或者从新兴工业国向发达国家的过渡期。现代化的转型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工业化的中后期就是服务业要崛起成为主导,新兴工业化向发达社会过渡就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面临转型。党中央“十一五”规划指出,未来五年以致更长时间的发展,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城镇化、服务化发展,将使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扩大,将使越来越多的蓝领阶层转变为白领阶层。从现在起未来十多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宏观上讲,就是要扩大消费内需,培养中产人群;微观上讲,就是要提高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金融和资本的经营效率。
2、中国未来的三大增长要素
劳动力秉赋向立体化、多元化发展。科学家、工程师大量出现,熟练工人取之不尽;世界级企业出现,与世界接轨的CEO和经理人队伍形成;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活跃。
资本由稀缺变为盈余。中国拥有14万亿存款和8000亿的外汇储备。
上两种优势将持续转化为技术优势,形成第三种优势,预计10-20年完成。
3、中国经济未来的区域化布局
中国会出现三个明星城市,北京、上海、香港,或者是说以香港和广州、深圳为一体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天津为纽带的京津冀地区,中国的中产阶级会集中在这三大地区。另外还会形成几个中心城市像武汉、沈阳、成都,形成这种附带。三大经济区域再加上几个附带区域,大概就是中国未来经济区域化的结构。
北京就是中国的巴黎,是文化之都。
香港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市场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主板市场,香港交易所是中国的主板交易所。我们要改变对香港思维方式,不要认为上海比香港更能深入影响大路金融发展,一定要将大陆优质企业在香港上市。香港对大陆思维也要改变,要成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要取代东京,成为与纽约、伦敦平起平坐的金融中心,那就必须依赖大陆。同印度竞争,我们制造业发达,但是服务不行,但是我们有香港,香港应该成为中国服务业的龙头,让香港带动整个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发展,使香港成为中国的纽约。我们可以大胆设想,香港应该把港币和人民币挂钩。中央银行应该在香港设第二总部,中国大公司都应该在香港建第二总部,企业要利用资本还没有开放的时候,主动到香港锻炼;我们的企业在香港立住脚了,再到国际市场竞争。
上海应利用其在中国海岸线中间、长江入海口地理优势,利用其制造技术、长三角民营企业活跃的区位优势,建立制造、航运和区域金融中心地位,上海法律体系不健全,金融人才也不充分,还不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所在地金融要全部开放,大陆还没有达到完全开放的条件。
发展与台经贸关系,支持台湾产品设计、研发优势地位,促进大陆台湾发展融合。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不是台湾当局人为能够割断的。支持东南亚、俄罗斯远东地区、世界各地华人的合法的经济活动。全世界任何一处华人的发展,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
4、和平崛起过程中的价值观问题
我们在崛起过程中面临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究竟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有了这个问题才会有第二个问题:会不会形成基督教文明、新儒教文明两大文明体互相辉映?未来的中国人应该是世界的中国人、中国的世界人。
5、和平崛起必将推动新世纪中国梦的实现
过去我们听到过美国梦,美国梦是什么?十九世纪是淘金梦,二十世纪就是中产梦。特别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为美国人带来了美好生活,出现了新的美国梦,吸引了全世界人才流向美国。新的美国梦就是人们到郊区去,买大房子,买彩电、买冰箱、买空调,然后享受流行音乐、流行的文化,医学的发达,小儿麻痹症也没有了,天花也没有了,健康也上来了,教育也发达了,取消了种族歧视,黑人白人都可以上学了。美国报纸上说,工人和老板的区别看不出来了,中产阶级崛起了,这就是战后的美国梦。战后的美国梦是造就了一批中产阶层,造就了美国人的美好生活。
与美国相似,中国的消费主义也是从中产阶层崛起讲起来的。中产阶级崛起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中国完善民主法制文明的前提条件,中产阶级成为主流社会才会更加稳定;二是中产阶层是消费的主体,最有消费力量的不是有钱人,有钱人更多的是投资而不是消费,真正消费主力是中产阶级。当逐步将扩大消费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的时候,那么就更需要形成中产阶层的消费群体。培养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就是培养一个最主要的消费群体,造就庞大的中产阶层,就是创造和谐社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也开始不停地追求美好生活。中国梦就是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建设和谐社会。人们追求健康的物质与文化享受,就应该到郊区去,买车,买房,买保险,到全国、世界各地去旅游。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为人们建立教育、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扩大消费追求健康享受,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美好生活,这就是21世纪的中国梦:城市生活中产化,农民生活城市化。
中国的落后始于明末,鸦片战争是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同时也是民族自醒的开始。中国从此走上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经过150多年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迎来了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乐观地预言,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将在本世纪中叶完成。
(本文作者为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陈东升)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