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对中国银行的上市申请进行初步聆讯,集中讨论中行策略股东的持股量、会否构成关联交易以及事先授予企业或基金大户的股份应否计算在公众持股量部分等技术问题。中行如能顺利通过初步和正式的聆讯,预计5月中旬就能进行公开招股,并将在6月初挂牌。
全流通仍是悬念
相关消息显示,中国银行的融资规模可能将在60-80亿美元(约468亿至624亿港元)间。虽是一只重磅股份,但在近年来的H股市场中,既非融资规模最大的股份,也非第一只银行类H股。不过,中国银行选择在目前这个较为敏感的时机上市,还是能给市场带来不少的兴奋点。
对于中国银行的上市,全流通问题仍是不少投资者关心的重中之重。尽管在去年10月底全流通的建设银行(3328)在H股市场挂牌后,陆续上市的东风汽车(0489)、厦门港务(3378)以及中国建材(3323)等H股公司都未能效仿这种模式,但这些公司在规模和重要级别上可能都会有所逊色。中行则和建行地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认为中行的上市应有全流通的待遇。
全流通的好处不言自明。这种模式除能在股权结构方面做到和国际充分接轨之外,还能有效避免未来做全流通股改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麻烦,也更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今年两会期间,内地三大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官对中行全流通上市一致肯定,与这方面原因不无关系。
不过,近日坊间也有消息称,中行可能将最终放弃全流通的上市模式,融资规模可能也有一定缩减,原因是为其今后在内地A股市场的二次上市作铺垫。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士认为,由于内地A股市场的股价大多高于H股,若中行未来在国内溢价发行A股,大股东持股转变为A股之后,可获得更多的增值。
结构性变化再度出现
不过,笔者之见,对中国银行的这种坊间观点颇有一厢情愿的嫌疑。在两地市场对比差异愈加缩小的情况之下,这种长期预期毕竟还有不少变数。对于中行而言,摆在目前的变数却在于其招股价格的高低。
目前,在港上市的两只银行类H股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3328)表现不俗,估值较香港同业蓝筹股份明显为高。但中行如果参照建行、交行目前的估值水平进行定价,却需面对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而且,中行之后,中国工商银行等内地银行企业还将来港上市。另外,香港市值最大的银行股汇丰控股和中国银行在港上市的控股子公司中银香港目前的市盈率均不足13倍,具有一定的标竿作用。
一系列内地银行企业来港上市,将给H股市场带来愈加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中国银行上市之后,必定成为H股指数成分股。无论其是否采取全流通的上市模式,未来六只金融H股都不可避免地会在H股市场占据支配性地位。目前,这类公司偏高的估值状况已经受到较多非议,股息回报率偏低也是不容质疑的事实。金融股在H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意味着H股指数整体估值的升高以及整体回报率的降低。
外资争相入股为哪般
如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一样,即将上市的中国银行也受到了境外策略投资者的多方追捧。早在中行申请上市之前,就已引入多名策略股东,包括新加坡淡马锡、苏格兰皇家银行、美林、瑞银以及香港富豪李嘉诚基金会等。另有消息称,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0001)及和记黄埔(0013),亦有望成为中国银行的策略投资者。
多年来赴港上市的内地大型企业一直是海外投资者追捧的焦点,其中原因并不难以理解。回头看看中石油(0857)和中石化(0386)这两家公司历年的分红和股价增值状况就会明白。不过,行业因素毕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最近多年的情况来看,内地基础行业的龙头股份因遭遇过分炒作,导致多数股东深套其中的情况并不鲜见。
此外,对于诸多投资者来说,虽然数月来香港新股的赚钱效应再度显现,但投资者对于新股的选择亦需谨慎。并不是拥有大量外资策略投资者的股份都值得不顾价格而大手买入,原因很简单。首先,巴菲特只有一个。从香港股市近年来的情况看,知名外资机构出现投资失误的情况比比皆是;其次,外资作为策略投资者的持股成本通常较低,这种优势是一般的投资者无法比拟的。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