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8之后,短期和中长期走势会如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亚洲其他货币有何影响?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部分汇率研究专家。
上海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教授向记者表示,人民币近期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的脉博。 他认为,自从去年7月以来,我国汇率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从最初的定价机制发展到做市商询价机制,继而强调做市商的规模,再到强调做市商的专业化,又引入经纪公司。现在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已基本上按照市场化操作模式运行,相关数据能够反映市场的变化。
升值过快将增大就业压力
有关专家指出,近期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速度不会太快,因为中国暂时还摆脱不了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该专家认为,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太大,中国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出口。加工贸易的特点是技术成份不高、加工费低,这造成了大量从事加工贸易的从业人员工资长期升不上去,成为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中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对就业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中国短期内还不得不依赖于出口加工贸易,依赖美国和欧洲的市场,预期人民币兑美元会大幅升值是不现实的。
GDP增幅低于7%
人民币将贬值
关于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走势,丁剑平教授认为,这取决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取决于中国能否快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在世界市场上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他对记者说,如果中国能保持不低于7%的GDP增长速度,人民币汇率不会过分走软。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强有力的货币,假如中国的GDP能保持正常平稳的增长,长期人民币汇率会处于缓慢升值的通道。
“但若低于7%的话,则存在贬值预期。”丁剑平还表示,假如中国不能在世界市场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核心企业队伍,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也会是一个贬值因素。因此,中长期走势将改变短期单方向波动的趋势,存在双向波动的可能。
开始走出国门
人民币正在开始走向世界。我国正积极推动人民币区域化,推动亚洲货币一体化。
丁剑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他告诉记者,人民币走出国门,成为海外支付流通体系中重要的货币之一,是充分利用海外资源的一种方式。美国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利用了各国的生产资源,创造了发达的生产力。中国目前也正在亚洲范围内采取这一方式,用人民币这一价格符号去换取其他国家的实际生产资源。
有专家分析指出,当一区域内部贸易超过50%时,区域内不同经济体的货币之间存在联动性,而目前亚洲区域性贸易已占到其贸易总量50%,所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带动日元、韩元等其他亚洲货币升值。美国人深知这一点,因此对中国频频施压,这也就相当于对亚洲其他国家施压。
保持对东亚货币竞争力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陈志昂教授则认为,比我国产业结构层次高的日本、韩国等国,其货币相对于美元被低估,而比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低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其货币相对于美元也是被低估的,其中有的货币比人民币低估情况还严重。
目前人民币区域化、亚洲化才刚起步。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太多。丁剑平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只能说是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太大。他表示,世界各国之所以如此关注中国,并不是因为中国经济的总量大(事实上中国经济总量在绝对值上还是较小的),而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很快。
丁剑平告诉记者,中国多年来保持每年8%左右的GDP增长速度,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水平已经大致与世界人均GDP水平相当。如果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量变必然会累积为质变,速度会带来规模,中国进入世界市场的话语权将大大增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紧盯中国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毕博) |